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反思性高中物理教学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反思性教学的内涵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为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做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波斯纳曾经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通过不同的词汇去对教学有关的反思的含义进行表述和诠释。有的学者认为教学反思就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活动,它是在教师教学实践中,对教师自我的主体行为以及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等背后的更为广泛的社会历史、伦理道德意义进行批判地考察、反思、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还有的学者认为教学反思应该是一种协作活动,它是讲课教师们与听课教师在一起对课堂上的教学亮点、独特的方法以及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回顾,并通过分析、研究、探讨,进行相互交流、经验分享,以达到整体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笔者认为教学反思应该是教师教育与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
二、反思性教学具有的特征
总的来说反思性教学具有如下特征:(1)反思性教学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的;(2)反思性教学是以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为动力的,有许多的反思性教学专家都认为,反思性教学之所以能够兴起是因为“人们通常假定,反思在本质上是教学与师范教育的好的和合理的方面,而且教师越能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越是好的教师”;(3)反思性教学强调学会学习与学会教学两个方面,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学会学习具有技术的意义与人格的意义,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的含义类似,它要求教师能够将整个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学习教学的技术、教学伦理以及道德知识;(4)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缺乏足够的道德感的教师通常情况下不会自觉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三、反思性教学的实施
想要有效的实施反思性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对教材反思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挖掘,尽可能的多加入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素材,让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还能够联系实际。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中“熔化和凝固”的内容时,抛出了一道题目引导学生课堂辩论反思:“质量都为500克的零下10摄氏度的冰、零摄氏度的冰和10摄氏度的水如果都吸热温度上升5摄氏度,那么谁吸收的热量最多?”学生赵某说:“是零下10摄氏度的冰吸收的热量最多,因为它原来的温度最低”;学生李某说:“三者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因为他们升高的温度相同,而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小蕾说:“我认为零摄氏度的冰吸收的热量最多,因为它先要熔化并且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然后温度才能上升,就算它上升5摄氏度需要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是它还是多了一个熔化的物态变化过程”,听到这时,全班响起热烈鼓掌,透过这阵掌声,全班同学对于“晶体熔化实需要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这一知识点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二)教学前的反思
在教学前,教师必须要明确所教课程的内容、学生需要和满足需要的目的和目标,并要对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调查,同时还需对达到这目的和目标所需的动机、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策略等做出反思,并需要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预期效果进行预测。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的自问:需要给学生哪些关键的概念、结论和事实?这节课对我来说重要的是什么?哪些活动有助于学生达到我的目标?哪些条件会影响教学的效果?等等现在的高中物理基本都是先提出概念和规律,然后通过演示实验来验证其正确性,但是学生却也因此缺少了对概念和规律发现过程的体验,因此很多时候对规律与概念的理解并不是很通透,当然也就不能灵活运用,也就更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因此笔者在教学《楞次定律》时作了思考,考虑是否可以用“实验观察—反思—假设—观察—反思——结论”这一思维方法来处理问题。因为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能够自己亲历新知识的生成过程,有助于他们掌握新知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逐渐提升科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教学中的反思指的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反思。教学就包括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学中反思是区分新教师与专家型教师能力的要素之一,专家型教师运用自如,新教师往往步履艰难。因此,新教师应以教学技能的反思为切入点,尽可能的熟悉教学实践环节,反思性教学技能包括经验技能、分析技能、评价技能、策略技能、实践技能和交往技能,要想使得这些技能得以提高,就应该做好教学中的反思。例如在教学《波的形成和传播》时,对学生的反思:波的形成原因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学生理解不好,那么就会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率。为此在进行探究式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能够自己寻找到波的形成原因,为下一节课打好基础。然后是对教学策略及组织形式的反思:采用学生探究、自己动手得出结论的做法很好,学生能够很好的动起来,但是不足之处却是没有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会固化学生的思维,对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养成不利。根据这样的反思,将有助于调整下一步的教学,例如在画波的形成图上,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去体会波的形成原因,并切实的感受到这个波形在向前传播,而不是质点在传播。
(四)教学后的反思
在教学后,教师还需要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之处等进行分析。例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哪些教学环节没有能够按计划施行?为什么会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出现了让人感到惊喜的环节?这个环节产生的原因是又什么?可以根据反思的结果,写好相应的课后回顾,并写出这节课新的教学设计,同时对以后的相关课节中应该如何设计、避免什么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反思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教师的双重角色:引导者与评论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通过不断的反思和研究,教师能够不断的对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并积极的改善教学的行为,提升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