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基于创新能力的物理教学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巧设情境疑问——营造课堂良好创新氛围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未来对文盲的定义不会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去学习的人。物理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物理知识,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与获得物理知识。其实物理教学今天的教是为了以后的不教,物理教师通过自身多年形成的一套特有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去发现周围的物理现象,挖掘物理知识,感受物理无处不在的美感。想要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去提问,就十分考验教师的能力。笔者在课堂上一般是巧设情境疑问,以便营造课堂良好创新氛围。比如,在教授《电源输出功率》这一章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了一个问题情境:小明手中有三根电炉丝,阻值分别为10Ω、8Ω、6Ω,现要把其中一根电炉丝接到一电动势为12V,内阻为8Ω的电源上,去将一小壶水烧开,假设三根电炉丝的额定功率足够大,那么小明手中的哪一根电炉丝最先将这小壶水烧开?这样的问题贴近生活,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纷纷举手回答问题,有的学生选10Ω,他们认为电炉丝的阻值越大,输出的功率就越大;有的学生选6Ω,他们组我电炉丝的阻值跟输出功率是成反比的;选8Ω的同学则认为电炉丝的阻值跟电源内阻相同,会最大输出功率输出。教师肯定答案是8Ω,追究原因,进而引入“最大输出功率”这个概念,进行讨论理解。再如,在讲述“运动的描述”中的运动、静止、位置、参考物这几个基本的概念时,对于这几个枯燥的概念可以创设如下的几个疑问情景:教师引入了一首《浣溪沙》中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来引入,然后通过一幅山水画来为学生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然后提出“是山动还是船行?”诗人为何会有这种矛盾的感觉?如果是因为诗人置身于“满眼风波多闪烁”的意境中,忘记了自己处在随水流而前进的船上,就好像是看到了对面的山朝他走来,而当诗人感到“山没动,是船行”,又是怎样的一个情况?这两种情况下的参照分别又是什么呢?通过这些问题来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帮助学生进行猜想、讨论。当学生讨论完后在引出运动、静止、位置、参考物这几个概念,然后返回诗中向学生提问各种情形的参考物分别是什么,以此来让学生认识到事物的相对性,逐渐的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个例子虽然简单,但是却能够体现出新课程标准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激发出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引导学生去主动的探究科学,探索科学。
二、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在实验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过去的物理实验教学,基本上就是教师的“独角戏”。物理教师在讲台上自导自演,学生只是一群麻木的看客,做的那些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在教师固定的思维下去做归纳总结,长此以往,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变得索然无味了;学生实验,也是按图索骥,简单的认识课本中提出的实验目标、实验器材、具体步骤,然后学生自行进行实验,教师在实验室中来回走动,偶尔指导,只为实验而实验,实际上成为了一种本末倒置的具体行为。众所周知,中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目,可以理解为物理教材中所涉及的定义、规律、定律等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教师应当改变过去的实验教学的观念和做法,比如演示实验教学逐渐向分组实验教学转变,即便是一些必要的演示实验,教师也应当想方设法将实验现象的可见度作一定的扩大;器材引导学生学会自制,实验小组最大细化,尽量给予每一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增加实验次数,特别是一些重难点的物理知识,可以借助实验来加深理解和认识。总之,我们不能为做实验而做实验,不能舍本逐末。应当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过去,课堂演示实验没有将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动学习相有机结合起来,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试着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去思考、去实践,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开展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应当以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为原则,试着让学生运用不同的实验器材进行多种步骤实验。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分析、概括等综合表达能力。将引导性、发现性、研究性、归纳性等进行有机整合是进行创新教学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在实验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开展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发明创造
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扩大视野以及激励创新的丰富,就需要教师开展一定的课外活动。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课外活动这种良好氛围。学生在这种活动中,个性得到充分的释放,不以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意志为转移,可以全心全意地自由发展。因此,课外活动对内容上的要求极为讲究,需要活动内容翔实、新颖,形式的丰富多彩,以及采用灵活的方法,如举办“鸡蛋碰地球”的比赛,把鸡蛋从六楼扔下,但是不能使鸡蛋被摔坏,从而激发学生去思考,开动脑筋创造出一些小制作、小发明。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知道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如制作音乐卡片、航模、无尘黑板擦、光控窗帘、声控开关等,还可以让学生制作简易实验装置,自行设计实验等。实践证明这都有助于培养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小发明、小制作的成果使学生体会到创造不再陌生,不再神秘莫测,不再是只有专家和专业人士才能做的事情,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还可布置适量的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去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归纳,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与自信心,在自动实验中受到激励、启发,迸发出不可思议的想法,使学生在趣味性、知识性、以及科学性的活动中观察课内教学所不曾看过和学过的道理,去领悟课内教学因时间不足而来不及深透的奥秘,去理解更为深层次的物理知识。通过小制作和小实验等课外物理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的机会,能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创新潜力,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还能培养出不断创新地综合型人才。
四、结语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贯穿整个物理教学活动的始终,只有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综合型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一线高中物理教师或学者关注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个课题的探索,将会对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出更趋科学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