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运用

摘要:生活教育理念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主流的教育理念之一,可打通课堂与生活的壁垒,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就初中物理教学而言,课堂缺乏生机活力是教师面临的主要难题,而生活教育理念的融入可在一定程度改善这一现象,教师应主动采用生活化教学手段。文章针对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进行探讨,旨在为读者提供思路。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为我国教育带来了许多新鲜有活力的理念,其中由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相关理念已迅速融入了基础教育,事实证明,生活化教学前所未有地改善了以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习惯不佳的状况[1]。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充分接纳新课改提出的生活化教学理念,运用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逐渐喜欢物理学科,进而高效学习物理知识。

一、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不足的具体表现

1.教师的生活化教学观念不足。对于刚进入青春期,抽象思维发展还不完善的初中生而言,物理着实是一门让人“头疼”的学科[2]。在实际教学中,物理教师常可收集到这样的学生反馈:物理的概念、定理都很好记忆,但是一做题就毫无头绪。从根本上来说,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只看到了文字的表面含义,没有透过定理、概念看到对应的景象,因而也就无法透彻理解物理学科究竟在“讲什么”。学生未能深入学习,物理教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显示出教师生活化教学观念的不足[3]。由于没有将物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会将课堂内容局限于教材,不愿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从熟悉感更强的生活情境中理解物理知识。因此,物理教学缺乏生活化教育观念,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初中生抽象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发展,使学生难以感受到生活与物理密不可分的关系。2.教学内容中生活化要素匮乏。为了让生活教育理念完全融入各学科教学,我国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尝试,教师对这一理念并不陌生,但其所掌握的生活化教学方法还不够,也就不能很好地将生活素材应用到物理教学中。现实的情况是,许多物理教师在试图使用生活素材时,总是反复使用一些较为陈旧的素材,并没有随着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与现实生活的发展加以补充[4]。比如,同一段用于课堂演示的教学视频会被教师连续使用数年,但其中许多内容早已不是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或现象,这就导致看似结合了生活素材的课堂教学其实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脱节。因此,物理教师选择的所谓的生活素材有时并不具有使用价值,最终使得物理课堂上的生活化教学素材仍旧匮乏。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即使在课堂教学中导入了真实有效的生活素材,但只将生活化教学的范围局限于课堂,误认为学生在生活中可以自主学习,并没有思考如何让学生主动寻找生活化的物理学习素材。这种现象从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可见一斑,大部分物理教师在为学生规划课后练习内容时,还是让学生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书面习题的解答上,很少会让学生走出书本,进入生活,最终使得学生错失了许多生活中的物理学习机会。因此,实践性探究作业的缺乏也是初中生未能接触到足够生活化物理学习素材的原因之一。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使用生活素材,优化新课导入。在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时,教师可从课堂导入的设计做起,将生活素材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初始环节借助生活素材过渡至物理学习情境。为了实现生活化的课堂导入,物理教师要使用全新的生活化教学思维,通过重组教材、转变教学思路等方式调整教学内容,打造令学生感到十分熟悉的导入教学,便于学生形成连贯的物理思维。例如,在教学“惯性”相关的概念时,物理教师就可以选择学生在生活中常接触的事物来举例,将诸如“公交车刹车”等情境用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用生活素材将学生引入对物理问题的探究中。2.设置生活情境,吸引学生眼球。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状态,情境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得力助手,而生活化情境的运用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更多生活乐趣。生活情境来源于真实生活,是具有教学价值的生活场景在课堂上的投影,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不仅能够更加充分、全面地理解学科知识,更能够了解这些原本只以文字形式存在的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于生活[5]。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应以教材为起点,广泛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创设生活气息浓厚的学习情境,持续吸引学生的眼球。例如,教学“噪音的危害和控制”时,教师可选择的生活素材就十分丰富。首先,物理教师可以先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以及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什么,选择出一首在学生中正在流行的歌曲,让学生聆听其中的音乐,并询问学生有什么感受;随后,教师再将预先准备好的生活中让人感到不适的“刺耳”的声音,如铁钉划过玻璃的声音,桌椅在地面上拖动的声音等,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对比前后两段录音带给自己的感受,并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两类声音的不同;最后,当学生发表完意见后,物理教师可站在物理理论的角度为学生展示不同声音的声波图形,向学生解释其中不同声音振动的规则性与不规则性、强度大小等。在亲耳聆听与深入思考之后,学生在记忆这部分的知识内容时,脑海中会随之浮现本次课堂的情境,这种多感官相互作用的记忆持续时间比单纯的文字性记忆要长上许多。除此之外,在讲解完相关理论后,物理教师也可让学生自由列举其他的生活实例,并一同分析学生所举例子中各类声音的振动规律,替代原有的课堂练习。3.布置生活作业,鼓励学生探究。物理学科由实验构成基础,并在实验中不断发展,而生活中许多简单素材都可以用作物理实验探究。在常规教学中,物理教师习惯于将实验与理论划分为两类互不干预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也误以为实验是独立于理论存在的,继而在理论学习中不注意结合实验现象。然而,在生活化教学中,物理实验的生活化是一项重要内容,物理教师应适当减少机械重复型的课后作业,为学生提供有力的生活化实验指导,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物理,并将物理作业当作一种爱好。物理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先学会观察,站在物理探究的角度重新观察平时熟视无睹的事物。随后,结合正在学习的物理知识,教师可指导学生将生活物品换一种方式利用起来,进行较为完整的实验探究。例如,教学“人教版”“功和机械能”时,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观察记录类的课后作业。在课堂上,教师可展示数张家用电器的铭牌,教学生如何阅读电器铭牌,并让学生在课后记录自家电器的铭牌信息,并按照额定功率的大小排序。如此一来,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回顾课堂所学,还可以对生活中的常见电器形成更深入的了解。在导入生活教育理念时,教师可从搜寻生活素材、设置生活情境等方式向学生展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存在形式,并最终通过生活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观察物理现象、探寻物理规律,使学生将学习物理当做一种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侍明虎.“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27.

[2]杨小春.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12):27-28.

作者:刘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