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式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式

【摘要】物理学科是高中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关键构成部分,作为对于物质基本结构以及最基础运动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物理知识牵涉广泛,且对学生的认知建设影响重大,许多最基础的常识都是通过物理教学去获得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可见这一学科教学的重要意义是不可否认的。而创意能力是确保学生学习效率更高的必要因素,所以为了避免学生脱离整体进度,创新能力培养重要且必要,文章将进行深入分析,作为教学意见,确保教师与学生双方都能达成自身目标。

【关键词】高中教学;物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一、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要依照学生的不同水平去分析教学策略。那么首先必须要做好教学分组,此外要分析不同学生的知识理解情况,并且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去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例如针对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当利用最简单的实验帮助学生验证复杂的物理原理,过程要尽可能简短,相对于长流程的实验来说,短流程的实验更为合理,学生摆脱了“很难”的认知,才能继续探索。而对于知识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利用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引导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例如在一次实验当中去除一些条件,让学生结合理论学习的经验去分析教师剔除的条件是什么,这样的探索过程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1]。

二、结合感官刺激引导学生探索

学生的认知探索与其感官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幼年开始,我们便已经会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及味觉去探索世界,物理知识的探索也是同理,调动感官能够更快理解物理理论所要表述的含义,甚至立刻理解之前无法理解的概念。所以对于五感的调动,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最为简单的例子,是在讲解力的合成相关知识时,教师装满一桶水,让一个学生去拎,感受自身承受的重量,之后再让一个学生与其共同拎,感受重量的变化,学生会明显感受到自身所承受的重量减轻了,说明两个人的力合成了起来,成为了同一股力,承受着水桶的重量。这需要学生对于力的切身感知,才能有实际概念,同时为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可以让学生估计如果两人的力合成起来,自己与对方的力各占据多少比率,这样学生会有进一步思考,并且会思考验证的方式,不断思考,不断实践,创造力便会产生。

三、合理设置提问并引导提问

提问是激发一个人创造力的必要途径,有了疑问,一个人才会开始更积极的思考,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欲望,首先必须要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并且也要给学生提问的机会。首先教师对于自身要向学生提问的问题应当做好事先设计,结合教学目的及学生的认知情况等,思考有助于让学生展开思考的较为开放性的课题。例如对于一种物理现象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果变化等等,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便会开始思考。同时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也必须要有充分的耐心去引导学生,而非认为学生的疑问没有必要,学生敢于思考不同的可能性,这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甚至要激励学生即便知道了一种答案也要思考多种不同的可能性,并且通过实践去验证,学生的思考不被限制,才能敢想敢做,并且通过探索收获更多知识。每个物理学家的研究都是这样开始的,是以此为基础的,学生也不能只停留在学习者这个角色,更要成为探索者,发现者。

四、培养创新习惯

物理知识在生活当中是无处不在的,物理学习与研究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真正有物理研究热情的人会把物理研究渗透自身的生活当中,即便没有教师,也会自主进行知识学习与研究。所以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物理研究兴趣,让物理研究成为学生的习惯,让学生主导自己的知识探究过程,这才是一个独立的人应当具备的学习态度。教师应当利用部分物理实验的演示视频为基础,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的材料与工具去做物理实验,并且记录下实验流程,或是对于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研究,例如静电等,这样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物理学习的兴趣与习惯,对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有利[3]。

五、结语

高中阶段是物理学习难度最高且内容最多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为了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有了创新能力,学生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能够在遇到问题时找到最快的解决途径,这是必要的能力。因此文中做出了论述,分析了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望提供参考,确保达成物理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潘凤麟,蒲东蓉.通过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分享[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59.

[2]童剑.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8(005):126.

[3]彭武.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3):615.

作者:陈维港 单位:重庆市梁平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