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三物理教学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发掘学生潜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文章从引导学生进课堂、提供实验促探究、概念原理带发展、过程培养促进步四个方面探索了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三物理教学策略。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三物理;概念原理
2015年国家教育部提出了基础教育同高等教育互相结合起来的研究基本框架,其中提到培养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要求,这里面涵盖了四个维度,即物理基本观念、物理学科思维、探究和交流方法、学习态度和责任等[1]。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物理学科思维,它强调了高中物理之中最为关键的思维方法,也就是建模思想、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等。在上述核心素养目标要求导向之下,高中物理教师需要致力于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的基础得到巩固,潜力得到发挥。
一、引导学生进课堂
对于高三学生而言,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在课堂上很容易出现低效学习的问题,因此引导学生真正进入课堂之中,形成高效化的学习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条件。在高中阶段学习并不轻松愉悦,高三尤其如此,在课堂上产生持之以恒学习动力的学生很少,物理课堂这方面的问题更是突出[2]。若想使学生真正回归到课堂中来,便需要探索其心思离开课堂的原因,如果基于学生视角分析这一问题,则不难发现原因所在,如动力源的缺失、长时间机械刻板学习对兴趣的损害,以及教师给出的知识体系总结只能由学生被动接受等。为此,教师需要勇于破除自身身份限制,在课堂上以学生的视角来分析问题,正视学生的实际听课状态,如果意识到课堂教学内容是学生乐于接受的、能够听懂的、真正有用的,才进行充分的讲解,否则需要反思如何调整,以保证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课堂,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如讲解“楞次定律”章节时,教师先问:什么是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呢?学生答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是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教师进而提出实验设想,让学生探究,掌握感应电流方向的知识,用旧干电池试触的方法来弄清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基本关系,以此带领学生进入课堂氛围之内。
二、提供实验促探究
提供恰如其分的实验教学内容,可以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此乃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重要手段。定律源于实验,笔者认为,物理实验是高三物理教学中的极为重要环节。比如,在复习至“牛顿第二定律”有关内容时,如果没有给出合理的实验方案设计,并在器材选择、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方面做出指导,则学生很容易在相关考点上发生错误。而如果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带着学生在实验室中完成相关的操作,目标明确地进行实验,在器材选择、实验原理、注意事项及数据如实记录等环节进行学习,则学生核心素养中各项能力将得到充分的锻炼。如教学“电磁感应定律”这章节时,教师指出:探索磁产生电方面不只法拉第一人,如科拉顿曾用磁铁在线圈里得到电流,其把一线圈同一检流计连为一个闭合回路,为让磁铁不影响检流计中的小磁针,特把检流计置于隔壁房间。他还将磁铁棒在线圈里持续拔出与插入,又到隔壁房间里继续观察检流计,最终都获得零结果,未能发现电磁感应这一现象。教师讲解之后,要求学生模拟相似的实验,并说明实验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对于这种探究性问题,还是要让学生投身到实验之中,从而得到更为直观的感受。
三、概念原理带发展
教师指导高三学生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原理等角度形成科学思维,亦是一种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探索形式,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与帮助学生感知物理概念、规律、原理等,是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形成的有效手段[3]。如果教师在现实教学中,充分意识到如果要让学生取得充分的知识记忆效果,就一定要帮助其理清物理概念、规律等的来源,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如在测量电阻Rx较大时,也就是Rx远高过电流表电阻Ra,需要利用内接法,此时测量电阻Rx电压较实际大;在Rx较小时,也就是Rx远低于电压表电阻Rv时,需要利用外接法,此时测量电阻Rx电压较实际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用“内大大、外小小”的口诀理清规律[4]。当然,规律的提供应当与方法的提供相协调,否则起不到概念原理带动核心素养发展的理想效果,如若想使学生的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得到培养,便需要在动态电路问题方面下功夫,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引导,那么对于学生深入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有较大帮助的,而若是对于电路里面各项物理量的变化过程缺少实质性分析,仅以较少时间分析动态电路例题便匆忙给出结论,则无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分析能力进步,甚至导致学生的误判、误答。
四、过程培养促进步
为了保证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三物理教学取得更大的进展,教师还需要让课堂教学理念从“重知识”转为“重过程”,真正形成学生的科学物理态度。教师要让学生注意探索物理概念的产生过程,使原有的认知思维障碍消除掉[5]。比如下面的例子。在学习“动能定理”时,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帮助学生探讨物体在力的作用之下所产生的运动过程,以及不同力做功的有关情况。在此过程中,学生得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和功的相关公式,以独立操作或者交流协作相结合的办法,做出定理的总结与推导过程。在此种完善的过程设计之下,学生全程参与了论证,所以更容易对物体运动时与力做功的有关内容产生清晰明确的认知,以后再进行相关的内容训练与问题探索时便会得心应手。反之,若是仅要求学生对公式死记硬背,却全然不顾学生在动能定理推导过程中的自我表现,则学生的理解会存在障碍,后面继续复习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有关内容之时,容易出现动能定理同机械能守恒定律相混淆的弊端。教师需要让课堂教学理念从“重知识”转变为“重过程”,还需要在过程中避免学生只接受单纯技能训练,而是要同时融入作图处理问题这一类方法,以带动核心素养的全面形成。像典型的作图题不但是对学生技能养成需求的尊重,更是思维方法与思维过程妥善结合的必要手段,这种策略和习惯一旦形成,学生的能力进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6]。高中学习“波粒二象性”这一章节时,学生都觉得难,光有波动特性与粒子特性这就是波粒二象性,在这里笔者常列举一案例,我们衡量一个人其实很难用好人坏人来形容,如曹操或李自成,都有功过之处。光也有它的两面性(粒子特性与波动特性)。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入浅出,更便于理解。教师需要在高三物理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实际的问题情境,以便充分发挥出核心知识的作用,为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有力帮助,也就是说,物理教学需要避免为了知识而学习的单一思维,而是要让知识和育人结合起来,将知识与情境、情感等充分结合起来。这些均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促进核心素养培养,也是过程促进进步的必然手段。总之,高三物理教师应当具有持之以恒学习的态度,竭尽所能探索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物理教学方法,利用引导学生进课堂、关注物理实验、侧重过程指导等途径,促进整个高三阶段课堂教学的良性健康发展,由此让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意识得到满足,保证核心素养体系指标的真正落实,带动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祥.例谈基于物理核心素养提升的习题课教学:共点力平衡问题的教学片段[J].物理教师,2017(8):44-45.
[2]李品全.谈谈高三物理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由一道高考物理试题引发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7(7):138-139.
[3]张智拓.高三物理学习方法初探[J].现代交际,2018(2):27-28.
[4]杜玉龙.高三物理复习课的分层次教学模式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3):180.
[5]方莉.关于高三物理复习备考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6(4):46.
[6]梁金中.精准把脉,深度复习:2017年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方略[J].福建教育,2017(增刊2):74-75.
作者:王惠清 单位:福建省福安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