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影响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舞蹈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舞蹈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影响

【内容提要】

本文以高校立德树人为基点,结合舞蹈教学实践,以辩证的维度,分析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的正负影响,固优势补不足,探原因寻良策,提出并探讨如何发挥舞蹈教学的独特功能,以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舞蹈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我国高校将舞蹈列为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融入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正确处理舞蹈、体育、文化、专业教学的关系,开辟舞蹈与心理教育融合路径,较好地解决了基础设施不健全、专职教师配备不完全、课程内容不落实等问题,有效促进高校多元文化渗透,推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心理学家麦克里兰认为: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亦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1]。只有了解学生缺失的需要,辅以成就动机的训练,才能达到心理的求知与理解。毋庸置疑,高校舞蹈教学以其特有的直觉、动作、节奏、造型性,寓抒情于形态,融视听于心理,丰富了教学元素,完善了育人层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然而,事物的发展总要一分为二地看,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也要辩证地分析,既要防止舞蹈育人功能被夸大,又要规避对舞蹈的片面认知。为此,在肯定舞蹈育心健体的“利”的同时,也要认真审视因教学主体素质差异、施教内容片面、育人方法单一所带来的“弊”,进而多措并举,固强补弱,双轮驱动舞蹈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通发展、创新发展。

一、固本守基不动摇,在利中坚守阵地

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多专业、多课程、多内容、多路径支撑,最主要的就是保留每门学科其本身独有的价值。舞蹈专业院校,将舞蹈作为教学的主业,引进先进教育理念,组织专项学术研究,开展理论授课与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舞蹈的资源配置作用,打造独特的办学品牌和风格,培育应用型舞蹈专业人才。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舞蹈教学正在突破专业界限,逐步加入传统体育教育体系。部分院校将舞蹈作为体育必修课的有效补充,加强硬件建设,丰富教学内容,配备专职教师,稳步开展舞蹈教学工作。事实上,无论高校处于何种层次,将舞蹈教学作为必修内容,精心搞好课程设计,有序组织教学活动,不断丰富育人体系,都顺应了社会发展形势,吻合了高校创新发展节奏,满足了大学生对多元化知识与技能的主观诉求。任何一门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在于集聚育人有机元素,健全学生成长架构,促其全面成长。对于高校舞蹈教学来讲,舞蹈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它主要通过人的形体语言,动态化塑造人物思想,形象化表达精神世界,视觉化渗透人的情感,既抽象又具象地反映人与自然、社会的深层联系,对培养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美学观念、心理及健全的情感世界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在舞蹈教学中,学生切身沐浴艺术的甘霖,感受舞蹈的内在美,进而净化心灵,塑造高雅气质,增强审美情愫。舞蹈教学之所以能起到以上积极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及坚持固有的教学原则。原则通常是指推进事物有序运行的科学化依据和合理化准则。具体至高校舞蹈教学层面,就是在坚持课程分层性、选择性、整体性、展示性、调节性的基础上,紧紧把握教学的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正确处理素质与应试教育、教师与学生互促、个性与全面发展、知识与能力转化的关系,有效破解教师专业水平、教学硬件设施等制约瓶颈,彻底消除“满堂灌”“填鸭式”教学顽疾。坚持直观性原则。舞蹈的外在展现性,决定着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必须将“师长”变“学长”,通过动作示范教学、直观教具演示及语言、肢体的运用,丰富外在感知,激发内在领悟,学生由后台进入前台,尽快了解理论知识,掌握舞蹈技能。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同文化知识一样,舞蹈教学不仅需要基础理论的支撑、前瞻性研究成果的牵引,更需要遵守认知与实践规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由易到难、由简至繁的教学路径中,同频共振,同幅进步。坚持协同推进原则。舞蹈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需要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配合[3]。可以说,离开了领舞与伴舞的支撑,舞蹈的外在形态表现与深层内涵的投射,终将失去运行依托。在把握核心教学原则不变的前提下,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如何将舞蹈教学功能和价值发挥到最大,进而促进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目前,一些高校在我国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将育德、育体、育智、育心融入舞蹈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挖掘育人潜能,以舞蹈教学的小进步助推“中国梦”的大实践。众所周知,舞蹈的外在表现性,能够促使肢体与心灵的深度融合,有效培育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质。高校开展舞蹈教学,其目标并非将每名大学生培养成舞蹈家,也不要求其在舞蹈领域取得较深的造诣。大学生对舞蹈理论的熟知、表演技能的掌握、艺术作品的创作,只是舞蹈教学的赠品,真正塑造的是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补充的是厚重的人文文化,输入的是做人做事的道德素养。另外,学生在舞蹈动作训练中,可以有效矫正不良形态,增强个体敏捷度与协调性。不同的乐曲,不同的舞步,赋予了舞蹈定格与流动的造型,进一步促进大脑的开发与利用,增强自编自演的创造力。“舞则人之天性”。学生在进行舞蹈训练时,以动作表达思想感情,促进心与心的碰撞与交流,舒畅的心情、较强的自信、平和的心态,有望在优美的音乐和愉悦的舞蹈氛围中形成,进而缓解精神压力,消解不良情绪,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二、辩证分析找问题,在弊中认清现状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指出:“改进美育教学,开齐开足艺术课”。从整个学科体系来看,音乐、美术教育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课程基础,但是舞蹈则更多地独立于主流教育之外,多以培训机构,舞蹈教室等形式存在。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将“三学期制”引入教学改革,突出学术研究、专业设计、课程实习等重点环节,拓展教学资源的利用空间,缩短基础知识与前沿领域距离,不断提升学科之间的融合力,增强课程创新发展力。除舞蹈院校外,其它综合类院校集中优势,着力破解同质化瓶颈,努力在特色化办学上取得进展。当前,由于高校改革路径、内容、领域不同,发展基点不一,加之片面强调特色办学,一度关注“话语权”和“显示度”,在特色课程突飞猛进、基础学科相对薄弱的境况下,高校课程很难形成齐头并进的局面。高校育心体系坚持社会、学校、学生三方协同,搭建教育、创新、服务、文化、组织型平台,构筑社会、基地、项目、课程、专业、多元化机制,需要纳入德育、心理、美育等要素。舞蹈教学是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片面强调特色学科的重要性,高校建设的立足点、创新发展的着力点、育心体系运行的依托点将发生偏移。为此,在特色学科的牵引下,进一步加强学科的均衡性和育心体系的完整性建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传统教学观点片面地认为舞蹈教育只须突出专业技能培养,这种思维惯性往往让人们忽视了舞蹈教学的育人育心功能。在一些大学生中间,“心流感”蔓延、心理问题频出,因心理扭曲变形发生事故案件的屡见不鲜。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舞蹈的育人环节不容忽视。实践中,有的高校在舞蹈教师队伍建设上“一锅烩”,将不懂教学业务、不懂舞蹈专业的教师放在舞蹈教学岗位上,致使专业不对口、方法不对路。有的教师倾注于舞蹈实践教学和理论学科研究,人为忽略舞蹈的内涵性,教学中只注重理论的灌输和技能的传授,使舞蹈过于形体化,从而违背了舞蹈的育人价值。在教师这种浅层化的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大学生对舞蹈的真正内涵了解不透、领悟不深,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因素隐性增长,很容易使其身心失衡、价值观错位。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高校改革新任务、舞蹈教育新内容,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舞蹈教学理念,而有的教师套用老思路、硬搬旧教材,不注重以当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观为背景,固化以人为本理念,导致教与学挂空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训练的感悟性无法生成,心理素质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舞蹈教学实践证明,“练功式”的教育方法仅把舞蹈作为一门专业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舞蹈给学生的身心带来的诸多益处。从心理学上讲,心智是思维活动的沉淀与储存,它涵容着智能和潜能,贯穿着学习理论、应用知识与抽象推理。实践中,树立先进的舞蹈教育理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心智的培育和形成,否则,单一的方法、机械的重复,将会阻碍舞蹈育人功能的发挥,制约良性心境的培育。当前,一些舞蹈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简单采用注入法,单凭“一张嘴、一双手”,输入大量的理论知识,传授一些难以掌握的舞蹈技能,没有结合大学生年龄、性格、心理、生理特点,科学设置讨论、展示、实践等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有的教师缺乏创新意识,语言与动作示范性不强,内在激励性不够,缺少有效的思想引导和氛围感染,致使教学方法与大学生接受能力、心智现状相互脱节。从学生个体分析,由于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有的吃苦性差,心气浮躁;有的功利思想严重,总是幻想着一夜成名;有的在“为什么学、为谁而学、怎么样学”等基本问题上徘徊不定,影响着舞蹈教学的正常开展。

三、着眼育人谋发展,在趋利避弊中寻求良策

实践证明,舞蹈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一方面,舞蹈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原因复杂,其潜存性强,危害性大。在舞蹈教学中,针对一些大学生学习动机不端正、理想信念缺失、职业生涯迷茫等问题,要结合大学生身心成长规律,采取心理教育方法,全方位打造良性心理环境,多层面渗透心理素质内涵,交叉式融入心理健康知识,进而缓解心理压力,帮其走出心理误区,校正职业价值取向。一方面,舞蹈训练与心理干预相结合。舞蹈训练是舞蹈理论知识的实践化转换过程,也是舞蹈教学的关键环节。训练中,由于大学生骨骼与韧带相对成型,柔韧性不强,掌握表演技能有一定难度,大学生不同程度地产生怕苦怕累情绪。另外,一些大学生急于求成,肌肉或韧带拉伤在所难勉。基于以上情况,如果心理干预工作跟进不及时,大学生思想情绪就会产生波动,进而形成郁闷、烦躁等心理问题,舞蹈的育心功能就会慢慢消失。在舞蹈训练中,要将心理干预融于其中,及时纠正不良心态,使其正确认识舞蹈教学、全身心融入舞蹈训练。通过舞蹈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舞蹈训练与心理干预的有机结合,搭建多条育人路径,配制“育心处方”,消解心理问题。针对当前一些高校重特色学科轻基础学科的问题,在坚持特色办学的前提下,着眼于大学生全面成长进步,吸收、配备专业舞蹈教师,趟出“走出去学”与“请进来教”相结合的培训之路,提升教师主体素质。将舞蹈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架构高校综合育人体系,均衡设置育心课程,使高校宏观教学结构趋于合理。高校舞蹈教学通常分为三个层面,即:基础理论、技能表现、欣赏教学。实践证明,高校课程施教的成效,不仅在于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规范化的课程运行体系,更在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而校园文化的培育和生成,主要来源于“第二课堂”的开展。针对当前舞蹈教学“第二课堂”路径不多、空间狭窄等问题,要结合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实际,在经费上多“投”一点,在场地上多“挤”一点,以满足舞蹈教学的顺畅开展。针对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强的问题,可在校、院(系)两级成立舞蹈教学督导小组,充分调动机关的辅教功能。另外,由学生成立舞蹈社团,适时开办培训班,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并将舞蹈教学蕴含于校园文化,折射于物质形态,充分拓展“第二课堂”空间,增强其文化价值的公共性和实践性。基于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大德实际,一要填补教材盲点。本质上,教材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局限性。社会在发展,高校在改革,而教材的创新远不及社会形势的变化。高校可构建校本、生本舞蹈教材,既要吃透统一教材融进来,又要结合实际走出去。如,区别专业与非专业学生,划分通用与专用教材,将心理学知识渗透于教材的制定与落实,以育心教学助推育人工作。二要突出人文教育重点。针对一些教师观念滞后的问题,要前置人文教育功能,将教师从单纯的技能教学认识中解脱出来,并运用启发式、激励式、心理干预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感悟性,提升艺术的熏陶性。同进,要坚持与德育相结合,通过舞蹈知识的讲解,融入审美情愫,塑造舞者气质。三要解决教学方法难点。在转变教学理念的同时,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挖掘施教潜能。采取媒体教学法,融入教学课堂,体现舞蹈教学的现代性和科技性;融入心理疏导法,解疑释惑,排解心理障碍,推动舞蹈教学与实践。

总之,对于舞蹈教学育德、育心、育体价值功能,我们要固守坚持;对于学科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客观对待;理性分析舞蹈教学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潜在影响,扬长避短,将舞蹈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有效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审美情趣,力求打开舞蹈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马钟范 柴觐 于思化 吕娇阳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大学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21.

[2]大学生心理疏导要注重优化外部环境[J].长沙大学学报.2010(4):126

[3]马磊.论高校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调节作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