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舞蹈教学表现力培养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舞蹈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它的表现力是重中之重,现如今,我国舞蹈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造成舞蹈表现力被限制,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需要进行深刻的探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分析、训练、培养使得学生在今后的舞蹈学习过程中勇于创新。
一、舞蹈教学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舞蹈越来越被人重视,开办了许多舞蹈培训班,舞蹈成了孩子课余时间的必修课。但是舞蹈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过去的舞蹈教学大多是按部就班一点点进行学习,过多注重动作的规范,忽略了学生的面部表情,使得学生束缚在一板一眼的教学模式中,这种做法容易造成学生没有很强的舞台爆发力。舞台表现力需要通过学生自身对舞蹈动作的熟悉加以创新表现在观众面前,通过这样的不断训练有利于形成自身的表现力。舞蹈依靠的不仅仅是肢体动作,最重要的要有感情,感情是贯通舞蹈动作的精髓。学生要把舞蹈中所表达的感情通过自己的理解运用肢体表现出来,忘记动作的条条框框,时刻让学生记得是用心跳舞。只有这样才能把最好的舞蹈呈现给观众,相信这也是观众愿意看到的。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舞蹈的专业也变得多样化,包括民族舞、现代舞、爵士、拉丁舞等,结合西方思想出现了新的舞蹈专业,适合不同的学生,更加方便了更多学生上台演出。现代舞台剧的出现让舞蹈更能反映生活,通过舞蹈这种特殊的方式展现出人们不同的魅力。所以说舞蹈的表现力需要老师进行深刻的探究并运用到学生的培养。
二、舞蹈教学的改革
根据人们的需求,舞蹈教学需进行深刻的改革,在舞蹈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表现力的培养。由于现在学生开始学习舞蹈的年级越来越小,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尚未发育成熟,需要舞蹈老师悉心进行不同方面的教育。根据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培养,注重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舞蹈,告诉学生一开始学习舞蹈要明白自己是用心跳舞。舞蹈教学的改革更加适应学生更好地学习舞蹈,更加注重学生的表现力,舞蹈的教学模式需要创新,改变学生自身对舞蹈的认知,增加学生积极跳舞的激情,从而提升学生的舞台感。环境因素很影响学生的进步,需要老师学会多关心学生的生活,时常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现状,不要学生把烦恼带入舞蹈学习中,学生的心情非常影响舞蹈教学中表现力的培养。舞蹈是一种艺术,具有积极向上的力量,老师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把这种力量传递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正确理解这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有助于学生在舞台上展现出更好的表现力。让学生明白我需要用心在跳舞,在舞蹈中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情。
三、培养舞台表现力
都说舞蹈生有种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后天学习舞蹈成就的。其实人们常说的这种独特的气质就是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这是一种新的想法,也是在挖掘舞蹈的深邃。老师应该把舞蹈教学引入新的元素,让舞蹈表演变得多元化,给观众焕然一新的感觉。舞蹈也需要眼神交流、心领神会,让舞者用眼神告诉观众自己活在丰富多彩的舞蹈世界中。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比教学生基本的舞蹈动作要难得的多,首先每个学生都存在自己的舞台表现力,能力不同,老师要针对每个学生制定不同的方案,比如对应表现力不强的学生要让学生多在舞台上演练,让他面对更多的人进行跳舞,从而使学生更加的自信,不仅做到了培养学生舞台的表现力,还有利于技能的提升。还可以让学生多听一些轻音乐,增强乐感,从而对舞蹈的编排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舞台上创新自己的思想,达到更出色的演出。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舞蹈与音乐密不可分,完整的音乐作品需要优美的音乐来支撑和衬托。舞蹈表演者通过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将舞蹈动作融入音乐的韵律之中所变现出来的作品才是有灵魂的作品。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至关重要。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音乐节奏感较好的学生,其舞台表现力和对舞蹈动作的细节把握也很好,表演更加充满感染力。因此,舞蹈教师在日常的舞蹈教学中,要对舞蹈的配乐进行详细的讲解,对舞蹈高潮部分的重点音符更要仔细解说,让学生在整体上加深对音乐的了解与把握,掌握音乐的韵律和所要表达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更好的掌握舞蹈的精髓。教师可在上课的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让每组学生编排不同的舞蹈与不同的配乐。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限制,允许组内讨厌音乐内涵和舞蹈表现形式,最后进行分组表演,观察哪组学生表演最佳,以此来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悟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对舞蹈和音乐的兴趣。
(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础能力
舞蹈的表现力需要有规范的舞蹈动作为基础,而舞蹈动作的完成离不开表演者的肢体平衡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要提高舞蹈者的表现力需要有扎实的舞蹈功底和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舞蹈教室在进行舞蹈教学中,可以通过规范的专业训练加强学生对舞蹈技巧和肢体协调性的掌握。提高身体素质一方面要加强技能训练,另一方面要舞蹈者用心感受肢体动作,实现身心的配合。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舞蹈不仅仅是简单的肢体律动,更是一门反应各地各文化习俗的艺术,观众通过欣赏舞蹈来了解不同风俗、文化、生活。因此,要求舞蹈表演者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才能够充分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使舞蹈有感情、生动,提高舞蹈的表现力。所以舞蹈教师应当主动去学习和舞蹈相关的文化知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而学生则更应该正确树立对学校课程的认识,有意识的学习更为丰富的综合知识,重视学校安排的课程,甚至是选修课程。充分利用空闲的时间,通过上选修课或者翻阅书籍等形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只有文化和技能双修的人才,才能够在舞蹈上有绝佳的表现力,丰富舞蹈的情感内涵。
(四)积极的观察和体验生活,丰富艺术想象力
培养舞蹈想象力需要表演者有良好的艺术想象力。艺术想象力是一种创造能力,通过创新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创新舞蹈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可以为舞蹈增强表现力。要求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舞蹈的表现形式都是生活的再创造,比如我国古典舞就起源于壁画人物动作的改编,舞蹈来源于生活也反映生活。优秀的舞蹈者善于从现实生活中仔细观察,研究人物心理的情绪变化以及外在的表现形式,通过全身心的感受和理性的分析,将切身体会融入到舞蹈作品中,能够有效提升舞台表现力。教师在舞蹈教学中,也应该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将想象力运用到舞蹈中的能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给学生布置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任务,使学生在实际的情景教学中,加深对舞蹈的情感、意境的领悟,通过不断的训练丰富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将动作与情感相结合,提升舞蹈作品的表现力。
(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为了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必须要合理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传统的教授式教学不再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舞蹈教学的方式也要相应的改变。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灵活运用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榜样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对于舞蹈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比如,在教授敦煌舞时,教师可让学生观察一组关于敦煌壁画的视频或者图片。在欣赏视频或图片时,可以适当的向学生发问:壁画中人物在做什么,怎么做的,肢体动作如何。一方面能够带领学生了解舞蹈来源,让学生认识到敦煌舞与敦煌壁画的关系,学会将生活中的动作与舞蹈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的形式,更加专注于课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学生群体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尤其对于舞蹈教学而言,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领悟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都有区别,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耐心、细心和较好的观察能力。要善于在教学中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对于学习能力不佳的学生,更应该多花时间与其沟通交流。了解其学习上遇到的障碍,帮助分析学习不好的原因,并且耐心的给予解决;遇到肢体协调能力不佳的学生,要鼓励其不要灰心,坚持训练一定会有效果,必要时可以给予课外辅导,增强其自信;如有对舞蹈兴趣不大的学生,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增加该学生对舞蹈的了解,切不可放任自流。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关注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良好的舞蹈表现力。
(六)丰富舞蹈情感
好的舞蹈需要舞者投入丰富的情感,对于学习舞蹈的学生来说,首先是对舞蹈有兴趣,比较热爱舞蹈的学习,通过学习挖掘自身更大的潜力。学生刚刚学习舞蹈时,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讲解舞蹈的历史来源,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舞蹈。学生在全面了解舞蹈的同时,也开拓了自己原本的思想意识。一般学习舞蹈的学生都有很好的身体条件,舞蹈的要求不仅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需要专业老师具有很高的教学水平。舞蹈需要的不仅仅是肢体的展现,还需要有丰富的舞蹈情感,丰富的情感有助于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舞台表现力是舞蹈的灵魂,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舞者需要丰富的舞蹈感情,通过丰富的舞蹈情感来演绎属于自己的舞蹈,所以丰富学生对舞蹈的情感是舞蹈教学改革的新目标。舞蹈还需要学生在舞台的发挥,拥有好的舞台表现力有助于学生在舞台上稳定的发挥。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舞蹈教学也发挥着巨大的变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中的表现力,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比如丰富的舞蹈情感、自信心、舞台感。专业老师更加注重学生的舞蹈精神,使得学生敢于在舞蹈的世界进行创新,相信舞蹈的表现力将会为学生受益终生,舞蹈不再是学生的专业,而是兴趣。
作者:李秋萍 单位: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