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舞蹈教学对策分析(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培养学生舞台表现力的意义
相比国外舞蹈事业的发展,我国真正将舞蹈艺术融入教学体系的时间较晚,其水平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根据近年来许多学者调查分析,现行我国设置舞蹈艺术课程的院校很少能达到国际舞蹈教学水平。而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多表现在学校、教育者以及家长忽视对学生鉴赏艺术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制约舞蹈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即使部分高校在舞蹈艺术生培养中投入力度较大,但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其根源在于舞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以传统教学理念为主,为与教学计划相适应,多将教学重点集中在强化学生舞蹈技能方面,使学生难以正确认识舞蹈艺术中涵盖的艺术价值,更无从谈及在舞台表演中为观众带来视觉享受。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舞台能力对于改善教学质量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单纯从舞台表现力培养的意义看,舞台表现力实质为舞者对舞蹈艺术价值进一步诠释,能够将舞蹈作品核心内容、自身表演技能都融入其中,向观众展示作品的魅力所在,以此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很多教育者完全将舞蹈看作一项表演技术,忽视其包含的情感色彩,使学生舞台表演表现空洞无味。充分说明保证舞蹈基本知识技能强化的同时,在其他包括表现能力、情感以及文化素养等素质应逐渐提高。整个舞台表演过程中完全由“演”与“情”结合在一起,利用肢体语言完成情感的传达。需注意的是,现代舞台表演更注重舞者是否具备一定的创造性,能够在基础功底扎实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表现方式为作品赋予更浓厚的情感色彩,达到表演的理想效果。因此,舞台表现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表演水平的关键,也是体现舞蹈艺术内涵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舞蹈教学培养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具体路径
1、强化学生对舞蹈知识的认识
高校舞蹈是技术与艺术融合的课程,其目标旨在夯实学生舞蹈技能功底,通过对舞蹈作品的模仿创造性的将其艺术内涵演绎出来。从现行舞蹈教学现状看,大多高校仍未摆脱重技能而轻理论的情况,导致学生在表演中动作极为僵硬,为观众带来的更多为单纯的技术性动作,而非艺术表演。事实上,任何舞蹈表演在流程编排或动作设置方面都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即使在时间不断推移下也不会褪色。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基本技能技巧的同时需注重将舞蹈作品涵盖的情况、创作背景等融入其中,培养学生二次创作的能力,以此实现利用肢体语言表达舞蹈情感的目标。
2、夯实舞蹈基本功底
舞蹈基本功底夯实是舞台表现力提高的基本条件。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舞蹈动作进行不断规范,确保学生身体协调性、柔韧度得以提高,在身体素质得以提高的同时使舞蹈表演耐力得到增强。以肢体演绎内容为例,舞蹈表演过程中腰部摆动幅度、手指屈伸程度、眼神信息传递等都是舞台表现能力的具体体现。高校教学中应从肢体语言细节着手,对不规范的肢体动作进行适时调整,并保证将情感因素融入其中,使任何肢体动作都体现出舞蹈特有的灵性,对强化舞蹈感染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舞蹈教学理念的转变
目前高校舞蹈教学中制约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关键在于错误的教学理念,大部分教师错误的认为学生只需掌握扎实的舞蹈基本功,舞台表现力自然随之提高。因此在教学中仍以舞蹈技能作为衡量学习水平的主要标准,很难满足舞台表现力提高的要求。实际教学中应注重改变这一错误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舞台表现力培养的意义,将其融入具体教学实践中,以此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4、教学课程体系的完善
课程体系的完善要求舞蹈教学中引入层层递进的方式,结合舞蹈教学内容,避免一味注重高难度或高强度舞蹈动作的训练。同时需在课程考核评价方面不断完善,使舞台表现力作为考核的指标之一。教师可结合学生日常舞台表现能力表现对学生进行考查,或直接利用视频形式向学生展示优秀的舞蹈作品,要求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分析,有利于强化对舞台表现力的理解。
5、注重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舞蹈表演在继承原有作品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更应注重进行创新,舞者应改变以往局限于舞蹈固有形式的理念,可通过自身习得的舞蹈知识,将情感融入舞蹈形式中,有利于完成二次创作。但需注意的是如何保证自身情感更为丰富且具备较强的创作能力,其关键在于是否正确认识生活、理解生活。以著名演绎家杨丽萍为例,其孔雀舞之所以扬名海内外,很大程度得益于自身对孔雀生活习性的理解。因此高校舞蹈教学中,应适时做好舞蹈与生活的结合,培养学生将生活素材融入舞蹈创作的能力,有利于促进舞台表现力的提升。
三、结论
舞台表现力是学生舞蹈综合素质的体现。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学生舞台表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立足于现行舞蹈教学现状,从教学理念转变、课程体系完善、舞蹈基本功底的夯实以及舞蹈教学与生活的结合等方面使舞蹈教学水平得以提高,全面提升学生舞台表现能力。
作者:孟超 单位: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第二篇:高校舞蹈教学表象训练法应用
一、舞蹈表象法的教学作用
舞蹈表象训练法在训练中的特殊运用,能够让舞者通过记忆与想象这种特殊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对舞蹈的兴趣和提升舞蹈水平。在现实的舞蹈功底训练中,在传统的舞蹈训练法中加入表象训练法,所获得的效果远远高于单纯的舞蹈训练方法。表象训练法在日常训练中的主要意义如下:
1、激发舞蹈兴趣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它会使学生产生强大的求知欲望。当一名舞者自身对舞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整个学习的神经活跃起来,促使他去追求心中所向往的知识。在舞蹈教学中,表象训练法根据每个舞者的不同想法,切实的采取相应的引导与教学,激发舞者对舞蹈的兴趣。新奇而有趣的新舞蹈知识的导入,可增强舞者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使舞者在乐趣中积极进行探索,主动获取知识。
2、巩固舞蹈功底
舞蹈是一门艺术,给欣赏舞蹈这种行为艺术的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感和精神上的愉悦感。舞蹈不是个单纯的运动,它对艺术感和美感的要求度很高。首先,舞蹈是一种让人身心愉悦的艺术,舞者必须将舞蹈的表现提升到一定的艺术高度;其次,舞蹈跟应该表达的应该是肢体语言所带来的情感的表露。在呈现舞蹈的过程中,既需要娴熟的舞蹈动作,更需要真实美好情感的流露。在教授舞蹈的过程中,表象训练法通过舞者对动作以及情感表达的记忆与映象,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更加娴熟的表现舞蹈动作,更加美好的表达舞蹈情感,不断提升舞者对舞蹈动作与连贯性的掌握和对情感流露度的把握,加深自己的舞蹈功底。
3、提升舞蹈创新能力
在日常的舞蹈训练中,表象训练法充分调动舞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使舞者在舞蹈学习中不断掌握舞蹈情绪激发和舞蹈表现情绪创造的本领,在准确、生动、形象地开展舞蹈活动的同时,不断探索舞蹈表现形式的规律与令人向往的奥秘。
二、舞蹈表象法的具体应用
在当代社会,表象训练法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训练方法。舞蹈表象训练法就是指舞者通过对记忆中舞蹈动作及情感重、加工制作现的心理训练方法。当前在舞蹈训练中采用的表象训练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记忆构思舞蹈表象法的应用
所谓记忆构思,就是舞者在进行舞蹈之前,通过平时对舞蹈动作、舞蹈情感的记忆与映象,在大脑中想象出舞蹈的画面,通过浮现在脑中画面的解析,更好的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的一种方式。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舞蹈老师先对新的舞蹈进行一次连贯性的演示,然后通过节奏与动作的解说,也可以由学生在背景音乐的环境下跟上老师的节拍进行联系,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表象训练法在大脑中形成的清晰动作表象,对舞蹈动作的不断练习、对音乐节奏的不断熟悉,加强对舞蹈的掌握度。例如,在很多初学者舞蹈教学中,初学者往往反映比较迟钝,动作不正确、不标准,同时也不善于对错误的动作进行相应的纠正。所以需要先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都过大脑对信息的解析,对舞蹈动作进行相关的练习,从而加强舞蹈动作的训练,不断提升对舞蹈的掌握度。
2、实践与思想结合法的应用
在舞蹈学习中,学生对于新的舞蹈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但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碰撞火花。这时,实际与思想相结合的方法往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学生在不断的肢体动作练习中,加深了对舞蹈动作的映象,大脑中所产生的表象也越来越深刻,然后大脑对舞蹈表象信心进行加工,使舞蹈动作与情感不断得以修正和巩固。在现实生活中,经过一两年的已经有一定舞蹈基础的学生,对舞蹈的肢体动作的理解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自我纠错的能力也有了相应程度的提升。必要和适量的对舞蹈动作的理论分析,使自己在实践的基础上对舞蹈有了从感性向理解认识的巨大飞跃,有利于学生自己举一反三,促进自身舞蹈的学习。这样既快速准确的掌握老师所教授的舞蹈动作,也会及时纠正自身在舞蹈学习中产生的错误,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3、归纳创新法的应用
在舞蹈学习达到一定的娴熟程度后,舞者会在不断的动作情感练习中,不断的归纳舞蹈经验。通过不断的总结与归纳,会激发舞者对新的舞蹈知识的渴望,从而对已经“烂熟于心”的舞蹈进行相应的创新。正是由于一点一滴的创新,舞蹈才会有新的突破,才会产生使观众更加赏心悦目的表演和舞者对自身的不断提升。
三、结语
表象训练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提升了自身的自信心,还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更加放松、更加自信,生动形象的去表现舞蹈,领略舞蹈。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在各大高校的舞蹈教学中积极推广表象训练法。
作者:杜娟 单位:渭南师范学院
第三篇: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研究
一、和谐教学法
和谐教学法指的是把教学过程和环境保持在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开发学生右脑,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使之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最终提高学习水平。传统的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开展,和谐教学法把教师与学生放到了平等的位置上,以愉快学习为目的,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达到当堂知识当堂消化的目的。
二、和谐教学法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在体育舞蹈课上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放松身心,去除杂念,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氛围中,消除上课时的紧张心理,达到放松舒展的状态。伴随着轻音乐的进行,教师会引导学生做深呼吸,放松身心,使之在优雅的音乐声中展开想象,这能够给学生心理暗示,帮助其在想象中开始热身练习。热身练习可以让即将运动的肌肉群先行学生活动一番,以提高局部和全身的温度,加速血液循环,使身体逐渐适应即将面临的激烈运动,从而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热身完毕之后,教师会随着舞蹈音乐的响起进行相关的舞蹈动作,然后对学生进行谈话式的提问,提问的目的是把学生带入到学习的氛围中,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在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进行积极讨论,交换各自的意见想法,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参与者成为组织者,提高他们对于体育舞蹈学习的自信心。讨论完毕之后,让学生发表各自对于舞蹈动作的观点,教师再根据学生反馈的观点进行舞蹈演示。在教师的带动之下,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参与进来。教师可以通过察言观色,让比较外向踊跃的学生先开始模仿,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动作。之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分组点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从中获益。点拨完毕之后,教师要求学生伴随着音乐进行练习,练约维持在三分钟左右即可,再通过学生的表现进行动作上的纠正。
三、针对和谐教学法应用结果的分析
本次和谐教学法的实验为期16周,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公平性,这20名学生在进行测试之前都进行了相应的身体检查,所选择的检查项目都是高校基本体能测试要求的项目,包括50米和800米跑步、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共五项测试。检查结果表明,这20位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并无明显差异,非常符合实验条件。为了进行有力的对比,我们把这20名学生随机分成2组,每组10人,一组进行传统教学法,一组进行和谐教学法。在16周之后,相关教师根据学生体育舞蹈动作的表演情况进行打分,为保证分数的公平性,找来五名舞蹈教师同时进行打分。打分结果表明接受和谐教学法学生的平均分数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学生的平均分数。针对这一结果,我们并不意外,因为和谐教学法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恰恰是这种学习环境激发学习热情。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往往能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过针对本次实验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就包括和谐教学法比较适合于有舞蹈基础的学生,而新生或者是初学者出现学习困难的现象。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进行和谐教学法的学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在开始的时候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进入学习状态;第二,教师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接受学生对于舞蹈动作不同的意见;第三,当学生的舞蹈动作出现问题时,教师在纠正的同时还要顾及学生的感受,不能言语过激,让学生产生紧张的情绪,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根据分析结果来看,和谐教学法对于素质教育的推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让学生从传统教学方法中释放出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能够使学生树立信心,促进学生在高校教育中全面发展。
作者:贾晓 单位:山东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