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质量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舞蹈是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舞蹈理论和应用能力,为学生以后走上幼儿教育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而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规模的扩大,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首先就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提升舞蹈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质量提供相应的支持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
随着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领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即不仅要求其掌握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亦要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同时还要善于抓住幼儿心理活动特点,以促进幼儿智力开发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基于此,舞蹈课程成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关注。而纵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状来看,由于受多年以来传统舞蹈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影响,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教学模式的陈旧性、教学方法的单调性等,很难满足现代学前教育对舞蹈的要求。因此,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探索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途径,以期为提高舞蹈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既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性阶段,亦是关键性阶段,此阶段的幼儿正处于认知的起始期,期在该阶段的所学所得以及认知直接关系着其以后的成长成才。这就意味着,成功的学前教育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支持,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则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舞蹈课程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因此,舞蹈课程教学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舞蹈教学是促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舞蹈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学前教育领域培养综合素质更高的教师,并为其以后走上幼儿教育工作岗位奠定更加坚实的舞蹈理论及实践基础,以不断提高其编舞、表演以及教学示范等方面幼儿教学能力。舞蹈是一种动态化的行为艺术,其主要是将人的肢体动作及造型加以提炼和加工,从而通过韵律感和节奏感较强的动作表现出舞蹈的神韵以及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舞者优美的身姿和优雅的气质。将舞蹈教学融入高职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以及创造能力,帮助其塑造更加优美的身姿,提升其自信心和亲和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2.舞蹈教学是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职业能力不仅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学生以后顺利走上工作能力,并得到发展和提升的重要保障。将舞蹈课程纳入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中,则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引导学生有心感受和发现舞蹈以及人性中所蕴含的真善美;同时,幼儿正处于人生成长的朦胧期以及认知发展的起始期,且具有较强的模仿欲和可塑性,这就意味着,具有较强舞蹈能力的教师则能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扮演好启蒙者的角色,促进幼儿身心以及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职学前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舞蹈教育和培训,丰富其知识及素质、能力结构,以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更好地适应幼儿教育。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状可以发现,由于学生自身以及教师等方面原因,导致在现展背景下,虽然舞蹈教学水平相比传统来讲,得到一定的提升,但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满足现代学前教育领域以及学生自身发展对舞蹈的需求,限制了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具体表现如下:
1.舞蹈教学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科学合理的教学定位是有效保障舞蹈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但是纵观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多数高职院校为提升自身办学层次,扩大招生规模,其在进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的严重的误区认知,主要体现在,其一味通过模仿和引进“985”以及“211”等高层次院校的舞蹈教学模式,而忽视对自身生源条件、师资力量以及办学性质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导致其存在着明显的错误定位认知,严重影响了其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在教学目标上,学前教育专业存在的目的在于为学前教育领域输送更加高素质的人才,而舞蹈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基础舞蹈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以丰富其素质构成,但在实际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十分明确教学目标,也没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就业目标等进行适当的引导,导致有些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影响整体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
2.学生个人舞蹈水平的参差不齐,缺乏舞蹈教学的“因材施教”性。学生个人舞蹈水平的参差不齐是制约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性因素。就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来看,多数学生是通过普通的高考途径考上来的学生,而不是走艺考途径,且多数学生来自农村,极少数来自城市。这就意味着,大多数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并没有真正接触过舞蹈,有些学生甚至不具备任何的基础舞蹈知识;与此相对应的是,有些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舞蹈知识及技能,而有一些甚至具备较好的舞蹈基础;同时,在学生的个人条件及接受能力上,也有所差别,有些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以及柔韧度较好,且对舞蹈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而有些学生的身体条件及接受能力则较差。这就导致在实际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着明显参差不齐的现象,而由于舞蹈课程学时的有限等方面原因,教师很难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接受能力以及舞蹈基础等进行因材施教,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专业整体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
3.舞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陈旧性,忽视舞蹈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先进的舞蹈教学理念是保障学前舞蹈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则是保障舞蹈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但就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状来看,由于传统舞蹈教学理念及方式的约束以及师资力量、资金等方面的缺乏,导致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还遵循着传统的舞蹈教学理念,认为舞蹈教学只是学前教学专业课程中的一个调剂品,而忽视舞蹈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方式上,还沿用传统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生“学”的舞蹈教学模式,注重舞蹈课程教材的学习及知识记忆,而缺乏实践性,严重忽视学生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就导致在舞蹈课程设置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现象,主要体现在人数、课时以及教学内容的不匹配性。就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课程管理来看,每班级的学生人数一般在40-50人左右,且课时有限、教材内容较多。这就意味着,在实际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有限的课时内面临众多的学生,并及时完成教学任务。这对教师来说,是存在很大难度的,有些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不得不加快舞蹈教学速度,而舞蹈学习作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课程,其讲究的是“精工出慢活”,快速度的舞蹈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专业整体舞蹈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舞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有效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质量的途径
为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升舞蹈教学质量,高职院校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采取以下舞蹈教学途径:
1.明确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目标,找准自身定位。作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舞蹈课程的最终教学目的是为学前教育服务,而非专业性舞蹈演员培养。这就意味着,在教学目标设置以及教学内容规定上,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与艺术院校的专业性舞蹈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在师资力量、教学体系以及生源、资金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就意味着,其在教学目标设置以及定位上,不应盲从其他高校,而应根据自身教学情况,重新设定教学目标以及进行教学定位。基于此,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开展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这样的教学目标:提高学前教学专业学生舞蹈艺术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编舞能力,并熟练掌握幼儿舞蹈教学方法;在舞蹈教学定位的过程中,要基于自身办学性质和发展前景,坚持这样的定位认识:致力于培养实践型学前教育综合素质型人才。这样一来,就明确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向定位,既有利于舞蹈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亦有利于学生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获取一定的舞蹈表演及创作能力,为其以后顺利开展高质量幼儿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2.因材施教,建立起新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体系。因材施教是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问题的重要教学方法。因此,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起“因材施教”的舞蹈教学意识,引入多层次教学理论,以针对学生舞蹈基础、个人条件以及接受能力等参差不齐现象,创新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以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建立舞蹈学习小组,即在分组前首先就某一基础舞蹈动作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培训,并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以及学习效果的考核,以此为依据,在听取学生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实施分组学习,将同等舞蹈学习能力的学生分成同一个小组,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行分层次的目标考核。二是尊重学生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心理及性格特点的分析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积极听取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的心声以及相关建议,根据学生身体条件及舞蹈学习兴趣等,制定出不同的舞蹈教学方案,如有些学生对民族舞比较感兴趣,则在此基础上,为量身定做学习方案,增强学生舞蹈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兴趣性;三是合理设置舞蹈教学课程体系,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课时、教学人数以及师资力量之间的匹配性,以便于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能照顾到每位学生的情绪,并对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
3.更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理念和模式,重视学生舞蹈职业能力的培养。更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理念和模式是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要紧跟时代及教育改革潮流,并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支持下,不断更新自身舞蹈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加强对学生综合舞蹈职业能力的培养,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舞蹈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坚持舞蹈教学从学生自身条件以及舞蹈基础层面出发;二是更新舞蹈教学模式,重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即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媒体播放舞蹈作品成品,如邰丽华的《千手观音》等经典舞蹈作品,充分调动学生对舞蹈作品欣赏的听觉、视觉以及动觉感受,激发其对舞蹈学习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三是合理分配舞蹈基础理论知识和舞蹈实践教学,实施开放互动式舞蹈教学模式,将立体化理论教学方式、模块化教学方式以及合作型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完善和增加舞蹈教学实践环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舞蹈教学过程中,通过自编、自导、自演,加强学生对舞蹈内涵的理解,更好地融入舞蹈学习过程中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舞蹈课程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对于培养学生舞蹈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舞蹈教学,积极采取新型教学方式,明确教学目标,以提高舞蹈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素质和知识结构。
作者:王瑜 单位:河南省周口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