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质量提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舞蹈课程的开设与学习不仅是未来职业技能所必需,更是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与感知力的一种美育手段。研究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效果的方法,不仅能扎实推进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师资质量的提升,还能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理论的构建得到完善。本文旨在针对目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提高教学效果。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舞蹈基础较弱
在笔者对H职校学前教育专业两年来的教学过程与成绩分析来看,近乎一半的学生表现出对舞蹈课程的兴趣不大。根据课后与学生的交流调查,其中绝大多数同学表示她们只对儿童舞蹈感兴趣,对基本功练习、民族舞、以及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热爱度不高。这其中存在的主观原因可能有:第一,学生的舞蹈基础参差不齐。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两种,一是中专院校毕业生,二是普通高中毕业生。这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在中专院校学习过程中已接触舞蹈并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后者在文化课高考压力下接触舞蹈的时间与机会相对要少,对专业认知几乎为零起点,因此造成学生舞蹈水平差距大;第二,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学习舞蹈对身体的柔韧性以及体能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升入大专的学生都已是十八九岁的成年人,开软度训练对她们而言非常痛苦,不仅需要一定的天赋还需要顽强的意志力与对舞蹈的热爱。
(二)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前文提到了的部分学生对舞蹈课程兴趣不大的两点原因。那么还有一点就是学生对舞蹈认知的偏差以及舞蹈修养的匮乏,而这一点不仅仅是与她们的舞蹈基础、毅力品质等因素有关,与舞蹈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有很直接的关联。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能力的培养,应该着眼于“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培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舞蹈“专”业能力,透过舞蹈提高自身“多能”的艺术修养,譬如,美学欣赏力、音乐鉴赏力等等,并能将自身的艺术修为通过舞蹈渗透到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中,传递给幼儿们。因此在舞蹈课程体系建设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文化理论知识的奠基。而现在学前教育舞蹈课程多是一味地增设各种类别的舞蹈课程,如芭蕾基训、民族舞、现代舞、地方民间舞等等让学生们浅尝辄止,还应该加入舞蹈理论、舞蹈欣赏课程等等。
(三)学生舞蹈教学实践机会少
高等职业院校学年只有三年,与本科院校相比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较短,因此每日课程量大,造成学生少有闲余时间去组织或参加各类舞蹈活动。即便是舞蹈活动,大多也是以班级集体形式参与,所展示的舞蹈也较成人化,未能充分体现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舞蹈编排能力。由于闲余时间少,同时也缩减了学生进各幼儿舞蹈培训班兼职锻炼的机会。另外,在难得的见习和实习期间,大多学生也都只能接触到对学前儿童的生活照料,少有机会碰到幼儿园组织大型活动(如六一儿童节)的好时机参与幼儿舞蹈教学编排的实践学习中。
二、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提升的对策研究
(一)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前文中对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不难总结出欲使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必须得从课程体系改革入手,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建立以舞蹈能力为培养中心,以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养为最终目标的教育价值体系。
1.丰富舞蹈课堂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重点是幼儿舞蹈创编,而在现有的舞蹈课程教学体系中舞蹈表演所占比重大于创编类课程。在有限的课程里有效的提升学生舞蹈创编能力,则需要活化舞蹈基础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在学习芭蕾基训、民族民间舞等基础学习的同时,能够结合创编理论知识进行一定的编排创作。例如,在进行地方民间舞《花鼓舞》教学时,在结束基本动作的讲授后给学生们余留一定时间进行练习和小组编排,让学生们将本节课所学动作进行一个简单串联组合。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及时掌握新知识,而且持续保有对舞蹈编排的探索与创新的积极性。
2.增设相关理论知识学习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是需要紧密围绕学龄前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学龄前幼儿的体育运动健康知识,以及幼儿舞蹈的理论知识、幼儿音乐基础知识的。通过对幼儿健康、心理发展等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幼儿舞蹈的认知更加深入与科学,在平日里的舞蹈学习与训练中也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其实,正如毕加索所说“模仿是人类一切学习的开端,然后才是创新,最后是你的自主”。那么,幼儿舞蹈编排的学习也离不开对大量优秀作品的赏析,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分析来丰富自己的舞蹈语汇,提升自己的舞蹈鉴赏力。因此,舞蹈欣赏课的增设也是同等重要。
3.建立科学教学评价体系
在舞蹈教学课程中,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舞蹈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舞蹈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应采取形成性评价,通过出勤率、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多方面来对学生的舞蹈学习进行评价。舞蹈作为艺术,本身主观性较强,培养学生对舞蹈的热爱与自信比单纯教会学生跳舞更为重要,因此要使学生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获得成就感,不能单纯以终结性的期末考核来定性学生的学习成果。其次,是自我评价,通过学生主体对自己的思想、行为、期望以及个性特点进行判断和评价。采用自我评价的好处就是,使学生能够通过内省认识到自己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与优势,从而能使老师更加多维地了解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最后,是相互评价。相互评价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评,譬如教学过程中进行分小组表演、观摩、打分,让学生通过对别人表演的分析评判来进行对比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充分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还能够辅助锻炼学生客观正确评价的能力。另外,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应该通过互评加强沟通交流,具体形式可以通过软件程序,每节课结束之后让学生对此节课进行一个总结评价,并可给老师留言。通过促进师生互动,一来帮助老师查漏补缺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或方式,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二来增进师生情感交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增设学生舞蹈教学实践机会
1.增设课堂实践机会
舞蹈课的课堂内容多由三部分组成:热身开软度—回顾、授新—练习,每节课的内容多时间紧凑,所以很多舞蹈创编作业大多是让学生们抽课余时间进行排练,新课时直接回课。这样的好处是节省了课堂时间,但有一弊端就是教师无法观察和了解学生从构思到排练的中间过程,从而无法找出学生在编排过程中的问题,是内部矛盾、还是方式方法问题、还是节目本身编排存在技术问题等等。因此,舞蹈课程需要增设实践课时,整堂课全由学生组织,纯粹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构思、编排、导演、排练、汇演,然后老师对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和做总结评价。另外,课余排练学生们基本都是分小组各自练习,通过课堂也给同学们增设了相互学习的机会。
2.创造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主要由两大块组成,一是学院积极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二是扎实推进教学实习实践。学校课外实践活动主要形式有:技能比赛、文艺汇演、校艺术节、毕业晚会等等。而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模块,则可以组织专门的主题活动,如学前幼儿舞蹈模拟课堂教学比赛、幼儿舞蹈专题汇演、幼儿舞蹈创编比赛等等。通过比赛和汇演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实习,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课堂上大家进行幼儿舞蹈创编时的对象是成年的同学,而进入幼儿园所面对的主体是3-5岁的学龄儿童,这需要学生们快速转换角色将课堂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另外,老师们也应该落实下企业工作,了解学生实习动态,并及时给与鼓励。为帮助学生实现专业与职业岗位的对接,并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学院应不断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能够专门安排学生前往教学实习基地幼儿园进行试听、试讲、参与幼儿园表演艺术节等活动,多让学生承担一些有舞蹈内容的课程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史懿.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傅丽娜.幼师舞蹈教学创新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用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作者:郑霄晓 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