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职舞蹈教学观,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的深化有着直接关联。舞蹈美育教育要有质量,应该围绕核心素养而展开。本文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结合高职舞蹈美育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新时期以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的舞蹈教学观。旨在强调“以美育人,以美施教”,采用多元化、信息化创新教学手段和多学科交叉学习,使舞蹈美育教育成为培养高职学生审美情趣、创新能力、文化底蕴和健康人格为最终目的的教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舞蹈;舞蹈教学
20世纪90年代素质教育在我国开始全面实施,要求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本义就蕴含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如果就某一门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所有素养、要点和关键相加来表现,所有学科课程的定位及培养的目标都要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高度来实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目标已聚焦在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方面。尤其是从2014年初起,我国教育改革的热议焦点,就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既回响在教育的上空,也回荡在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心里。舞蹈美育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舞蹈、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舞蹈美育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舞蹈艺术素养,促进“身心合一”和全面发展,最终达到健身与健心的目的。因此,舞蹈素质教育的改革可以使舞蹈教育成为真正作用于学生心灵美的教育。
一、高职舞蹈课教学现状
(一)侧重传授技术
高职舞蹈的课堂大多侧重于教授舞蹈的专业技术和技巧,授课内容往往教授某一舞蹈种类或者某一舞蹈成品,而这些舞蹈成品是经过专业的设计和动作编排的。我们高职学院的学生年龄基本上在18~21岁之间,通过参考高考入学。在进入大学前她们多数没有经历过舞蹈基础教育,对舞蹈知识的认知非常有限。已步入成年阶段的学生们骨骼发育已经基本定型,较多、较高的舞蹈技术对于高职院校的普通学生而言较难接受和消化。舞蹈美育并不是简单的让他们完成下腰、踢腿、跳跃等动作,而是要带给学生们对舞蹈美的领悟。
(二)传统教学模式
高职舞蹈教师多毕业于专业舞蹈院校,受过专业的舞蹈训练。由于传统的舞蹈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中,她们往往采用简单的教师示范跳、学生模仿学的授课方式,教学方式单一、气氛不活跃。教师的言传身教,虽展示了正确的舞蹈动作,但不能完美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美的内心。教学过程中缺少了多元化尤其是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学生的自主参与较少,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难以主动发现美和感受美。僵化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难以有效培养,
(三)单一学科体系
高职舞蹈美育课程的类型,一种是属于职业能力拓展训练的全校性舞蹈选修课程,另一种是属于院团委的艺术团舞蹈教学课,所以课程主要还是讲授单一学科范围内知识,无法做到全面地实施舞蹈美育教育。以上三点体现了目前高职舞蹈美育课程的现状,而这些却是与高职教育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科育人的核心素养教育体系背道而驰的。
二、促进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舞蹈教学观
(一)高职舞蹈教育应注重多学科的交叉,传授人文底蕴
当今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向是强调学生广泛参与的普及性艺术教育。舞蹈艺术是一种追求美的艺术,赋予学生感性,使其热情饱满,而人文艺术是一种追求善的艺术,赋予学生悟性,使其道德高尚,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支柱。作为职业院校的舞蹈教师,应该让学生拓宽知识面,注重舞蹈与其他人文学科的交叉学习,培养学生更丰富的艺术体验,更准确的艺术表达,更综合的艺术能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和艺术鉴赏思想。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融入舞蹈经典剧目的赏析,使学生重视提升人文艺术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现代审美能力。
(二)高职舞蹈教育需要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多元创新
首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通过让学生观看舞蹈微课视频、搜集舞蹈相关资料等形式完成线上学习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其次,在课中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模式,在现场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现出舞蹈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相互沟通和转换,从而更加直观和清晰地掌握舞蹈理论课程内容;通过师生互动组织小组讨论答疑,展开协作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最后,在课后通过让学生观察课中录制的舞蹈动作与神态,发现问题和讨论互评,取长补短,不断认识新的自我。通过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将学生的鉴赏、展示、实践等环节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多手段、多层面、多团队的融合。
(三)高职舞蹈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健全人格
核心素养之核心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舞蹈素质教育的核心素养在于以人为本,聚焦学生本身。传统的舞蹈教育过于单一化、技能化,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认知教育,学生是被动式和依赖型的学习。舞蹈教育发展到现在,舞蹈美育教育的价值追求已不仅仅限于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应该围绕核心素养展开。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综合考虑,充分展现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发挥教师的课堂引导作用,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协调性和表现力的差异,导致舞蹈表演也具有差异性,但教师的言语评价不应有好坏之分,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舞蹈表演的过程,让学生感受舞蹈音乐的美和舞蹈表演的快乐与自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设计更能帮助学生产生角色认同。核心素养的理念可以引导教师实现教学目的转移,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学生素养的培养,从培养学生的品格、能力,确立课程育人、教学育人的核心理念,并使之成为教育信念,这样,以学生发展为本才能真正得到落实。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学生内在的精神支柱。舞蹈学科教学旨在培养一个“全面的人”,倡导自主开放、多元体验、综合实践、创意表达的学科特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信、独立、积极、健康的人格。当今的舞蹈教育应该努力打破单一艺术学科的培养理念和注重单纯技艺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不要忽略了舞蹈肢体的韵味、情感和风格,也不要忽视对学生风格韵味的培养,应从符合大学生成长阶段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逐渐转化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以及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自主创新等方面。
三、结语
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舞蹈美育教育重在有效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想象力,使学生不仅仅成为具有较高审美情趣与人文底蕴的人,还要成为具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独立思想与健全人格的人。新时期高职舞蹈课程,要加大对优秀舞蹈作品的文化底蕴与人文价值的挖掘力度,通过明确舞蹈教学的目标,选定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内容,科学地开展舞蹈教学活动,以美育人,以美施教,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这不仅是时代所需,也是普通高校舞蹈课教师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刘晟,魏锐,周平艳,等.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课程教学与评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
[2]尚敏.舞蹈教育对高校大学生核心素养的促进与实施[J].艺术评鉴,2016(6).
作者:李晓帆 单位: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