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重点及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校在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教学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教学主阵地,虽然在不断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调整,完善教育策略,但是因为教学重点把握不力,影响到教学有效性和学生艺术素质的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高校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当中需要找准重点和解决教学问题的突破口,在认识教学重要性的同时,还需要革新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在这一领域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探索。
【关键词】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重点;对策
在当前大力倡导传承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除了强调对各族民族民间舞蹈展开地域保护与传承工作之外,还需要积极发挥高校舞蹈教育的重要功能,将高校作为传承发展以及推动民族民间舞蹈进步的有效平台。高校专门开设民族民间舞蹈的课程,并在课程教学当中进行创新,不过要想保证教学效果必须把握教学重点,剖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培育出更多具有极高文化与艺术素养的舞蹈人才。
一、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意义与重点
在高校这一系统规范的教学平台上,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既有着重要的传承价值,也有助于促进高校学生的健康综合发展。第一,有利于改善民族民间舞蹈的生存发展状态。在时代进步和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很多西方舞蹈在我国快速发展起来,给民族民间舞蹈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挑战,甚至有很多的舞种几近失传。另外民族民间舞蹈也存在着青黄不接的问题,相关的表演与创作人才比较缺乏,而通过在高校当中发展和完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能够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舞蹈的普及,也能够让社会各界提高对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视和保护力度。第二,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个性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发展。通过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能够极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多元化舞蹈的兴趣,指导他们探究中华舞蹈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并逐步对其产生兴趣和强烈的参与热情。多种多样的民族民间舞蹈,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实现健美体魄锻炼和个性发展的综合进步。第三,有助于弘扬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能够让学生深入感知民族文化的魅力,主动继承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在认清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重要意义之后,还需要把握教育教学当中的重点,其重点在于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促进民族文化观念在教育教学中的落实,在教学创新的过程当中培育更多优秀的复合型舞蹈人才。
二、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对策
(一)树立民族文化观念,引领教学方向。学习舞蹈以及进行舞蹈艺术的表演,除了要展示舞蹈技能之外,更为关键以及真正的目标是进行情感表达以及文化的传承,让更多的人被舞蹈当中的高超技巧以及丰富情感所触动,将舞蹈艺术的本质魅力表现出来。高校是规范化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重要平台,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承担着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的责任与义务,都应该对民族民间舞蹈有深刻而又丰富的认知,将传播传承民族文化作为重要内容。所以在教育教学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观念,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在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同时,又甘愿和充满信心的把这门艺术传承发展下去。有了正确的教学思想作为教学引领,那么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也能够更有活力的发展下去。
(二)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优化教学内容。纵观过去的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情况,主要是用教学大纲指导教育教学的开展,形成了大纲计划性的教育模式,虽然可以确保课程朝着正确轨道发展,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但是也因为普遍性的教学,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发挥。从中我们能够看到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会影响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为舞蹈教学的传承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高校要科学设置舞蹈专业课程,将民族民间舞蹈的精华内容以及个性化内容传递给广大学生,通过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方面在教材安排上,教材内容除了应该有现有的民族民间舞蹈素材之外,还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整理与加工,依照系统性专业性的特征,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增设和整理,提高教材的开放性特征。开放性的教材必须涉及舞种来源的相关内容,同时不能够限制在国内,还需要适当增加国外民族民间舞蹈的内容,让学生学会继承基础之上的创新。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对理论课程以及实践课程进行合理安排,改变过去中舞蹈技巧传授而忽视理论教学的情况,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人文素养。另外,可以在选修课建设方面加大力度,目的是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充分满足学生的舞蹈学习需求。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学策略的选择存在着直接关联,不过由于这门课程与一般学科有共性又有个性,必须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优化调整保证教学策略运用的针对性,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以下列举几种常用并且有效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第一,组合教学法。这样的教学策略具有整体性以及灵活性的特征,是根据元素-动作-短句-组合-片段这样的过程开展实施的能够把以往学习到的不同的舞蹈形态、动作、风格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丰富学生的艺术感悟。与此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是由一个个步骤综合形成的中间可以进行一定的调整,所以又具备了一定的灵活性,在发展学生的组织创造力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第二,感性教学法。由于舞蹈艺术的本质和根本目的是进行情感的表达,所以在教育教学当中不能够单一关注舞蹈技巧,还需要注重内在情感的激发,于是要抓住舞蹈的精神层面内容,运用感性教学法引导学生加强对舞蹈作品背景、风俗、民族文化等要素的掌握和理解水平,以便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三,即兴创作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是要指导学生运用自己已学的理论与实践技巧,进行自主创新和创作,在独立自主和创新性的舞蹈编排当中,锻炼学生的舞蹈编导能力,并促进民族民间舞蹈的丰富与进步。
(四)组织教学实践活动,锻炼综合素质。教学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舞蹈技能发展的有效途径,也能够将学生从大量的理论知识学习当中解脱出来,调动学生的民族民间舞蹈学习热情,产生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同时发展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在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当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对于实践活动的内在需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和发展,形成对舞蹈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民族民间舞蹈的主题竞赛活动,让越来越多感兴趣的学生和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积极参与,并进行一定的赛前辅导,让学生拥有一个展示自身才能的机会,也促进学生舞台表现力的提高;可以组织民族民间舞蹈的创编技能比赛,让学生将自己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进行展示和演绎,然后让学生共同品评鉴赏,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热情。
三、结语
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舞蹈艺术当中的一个种类,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体现的是差异化地区与民族的文化特征,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虽然建立了专门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课程,并对课程教学进行优化调整,但是仍然需要在整个过程当中不断的进行摸索与创新,全面革新教学思想与教育方法,把握教学重点,为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长效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陈卉.浅谈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创新研究[J].教育学文摘,2015,(10):51-52.
[2]贾建文.智能型民间舞蹈人才的培养——试论高等师范专业民间舞蹈教学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7):l81-82.
[3]叶凌飞.对中国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发展现状研究[J].戏剧之家,2014,(15):84-86.
作者:闫歌 单位:郑州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