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综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综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综述

一、当代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缺失的成因

1.社会因素。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很大,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和风气影响了青少年的是非观。尤其是社会上的各种招生教育都以文化知识为先,这样使学生认为:只要学习好就万事大吉。

2.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往往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现在大多数家长都被应试教育的指挥棒逼得团团转,让孩子们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补习班、培训班,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他们心中的“人才”,却忽视了文明礼仪的教育。

3.学校因素。学校是每个个体社会化过程和整个人生阶段的重要驿站。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德育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要部分。但是,教师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往往只是制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却不能真正地把这项目标落到实处,不能把德育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情感和道德情操的表现,也就是不能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二、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最佳时期。在中学生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不仅能有效改善学校的管理工作,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升华,更重要的是,能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重礼仪的优良文化传统,培养学生具有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明、讲究卫生的举止行为。要开展好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通过学校日常工作和专题教育活动进行灌输性教育策略宋学大师朱熹在教育的管理上主张“德主刑辅”。朱熹认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不但要有必要的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以思想教育为主。他把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实行同德育的教育管理目标结合起来。可见德育是时时刻刻的事情,必须把文明礼仪的教育落实到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新学期的第一课、每天的一日管理、每周升国旗仪式后的“国旗下讲话”,以及每个班级的教室布置,等等,都是文明礼仪教育的基本阵地。专题的德育活动对学生文明礼仪的教育也是一种契机,它更加直观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可以通过学校的橱窗,班会课或是黑板报对学生进行宣传。

2.通过学科课堂教学和“家校合作”进行渗透性教育策略文明礼仪教育不能仅仅依靠专门的德育课程,还需要通过各学科的情感价值目标来渗透。与专门的德育课程相比较,学科德育乃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各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可以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化的过程中,起主导地位的是学校。学校和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采取各种有成效的方式,把经常与家庭、社会联系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中,并不断总结经验,使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学校教育服务,共同发挥教育的作用。

3.通过自我教育和榜样示范进行养成性教育策略学生的自我教育很重要。班会课上,让班干带领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经》、《弟子规》等规章或书籍,同时让学生对照自己的行为举止自省,改掉不良行为。学生只有懂了,明理了,在履行道德行为的过程中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才能做到知行统一。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应该重视榜样和示范的重要作用。首先,教师作为道德准则与社会文化价值的传递者,在学生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所以很容易被学生作为效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文明礼仪素养和道德修养,时时刻刻起到表率的作用。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礼仪教育的同时,自己更需要文明处事。另外,也可以选取一些优秀学生代表,向学生介绍他们的先进事迹,号召学生向这些优秀的同学学习。

三、结语

总之,如果教师能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开展教育,就可以使中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得到充分的提高。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指出:“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因此,我国中小学阶段的德育应该以“做事为主,从做中学”,这是符合道德发展基本规律的。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孔子有言:“不学礼,无以立。”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高尚道德品质的培养,自信心的树立,社会责任感的提升,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提高等诸多方面都有较大的积极影响。中小学文明礼仪的教育必须摈弃任何形式的短期教育,学校应该制定一系列的德育课程;教师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合作,多管齐下,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中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培养出合格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高静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