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网络教育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无障碍网络教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无障碍网络教育论文

一、信息无障碍与无障碍网络教育环境

随着“数字鸿沟”的日益加剧,社会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矛盾:残疾人对信息资源的渴望与当前的信息资源不能满足残疾人需求之间的矛盾。所谓的“信息资源不能满足残疾人需求”,不是指信息资源在绝对数量上的短缺,而是指可被残疾人理解并利用的信息资源的短缺。为了改善“数字鸿沟”现象,“信息无障碍”理念应运而生。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方便、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主要包括电子和信息技术无障碍以及网络信息无障碍两个方面。要实现网络信息的无障碍,必须以无障碍的网络教育环境为保障。无障碍网络教育环境“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能够提供任何学习者无障碍地获取学习资源、进行学习的环境。”即无论学习者是否存在生理缺陷(或认知缺陷),在无障碍网络教育环境之下都能够平等地实现对学习资源的获取,达成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取得相同的学习效果。无障碍网络教育环境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以全纳、公平的理念为支撑,以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依托,以学习者的切实需要为依归。

二、我国无障碍网络教育环境的现状

在我国的无障碍网络教育环境中存在着严重的冲突:一方面,残障人士渴望通过网络学习的方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无障碍网络教育环境具有强烈的需求。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的残疾人人数众多且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残疾人的高等教育存在严重的缺失。在传统的教育当中,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是针对正常学习者开发的,残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不能充分地实现课堂互动,学习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残疾人对无障碍网络教育的需求尤为强烈,他们渴望能够通过网络教育和正常人一样平等地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我国的无障碍网络教育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残疾人的需要。其主要问题表现如下:缺乏关于信息资源无障碍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没有为无障碍网络教育环境的开发制定明确的标准、设计人员的无障碍理念缺失、对辅助科技的研发成果较少,不能满足现阶段残疾人实现无障碍学习的需求。

三、对构建无障碍网络教育环境的探索

面对残疾人对无障碍网络教育环境的需求强烈和我国无障碍网络教育环境存在滞后性这一矛盾,构建无障碍网络教育环境便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刻不容缓。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即页面的无障碍、资源的无障碍、交互的无障碍和服务的无障碍。

1.页面的无障碍

网页是对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最直观的呈现。因此,要实现无障碍的网络教育环境,第一步是要确保网站的页面无障碍。首先,网站的页面设计应当具有简洁性。视障人士在信息的筛选和识别上比普通学习者更为吃力,特别是对移动、闪烁元素的处理能力较差。因此,在网页的设计中应当尽量保持简洁,不在页面放置动画广告、浮动通知,可以优先考虑使用静态的元素。其次,网站的页面设计应当具有可调性。设计人员应当将网页的大小、颜色、对比度以及网页中文字的大小、间距等设置为可调。残疾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调整显示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他们在学习中的阻碍,提高学习的舒适感。再次,网站的页面设计应当具有统一性和连贯性。网页的布局要清晰准确,有明确统一的导航设计,所有的分页面都应当参照统一的要求进行布局。这样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不用每进入一个新的页面都要重新去了解页面的布局。

2.资源的无障碍

学习资源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网络教育环境下的学习资源包括了文本资源、图像资源、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文本资源是最主要的学习资源。为了保障视障人群的学习效果,应当配备读屏软件作为协助,支持将文本信息转化为声音信息。图像资源因为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往往为网页设计者所青睐。但是,“如果图形、图像的设计有缺陷,将会导致图形、图像的表意功能的缺失,也将使得一部分用户难以访问到图形、图像的准确意涵。”因此,首先,图像资源应当具有高像素、高清晰度的特点。避免学习者因为图片分辨率低、过于模糊而无法准确了解图片所想要传达的信息。其次,应当为图片中的内容提供一定的文本解释。对图片中某些细节的描述和补充、对图片主旨的说明等,能够提高用户对图像资源的理解。最后,设计人员要为图像资源创建同等解释力的替代性文本,为存在视力障碍和认知障碍的学习者提供补偿性的学习资源。音频资源也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教学资源之一。无障碍网络教育环境下的音频资源应当选用优质的、无杂音的音频资源。其次,每段音频都应当具有简洁的标题和描述性文字,帮助学习者判断是否有访问的需要。音频的语速应当设置成可调。最后,每份音频资源都应当有与之对应的音频文本记录。视频资源是集文本、图像、音频、动画等于一身的多媒体资源。无障碍网络教育环境下的视频资源应当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字幕,帮助在听力上有障碍的学习者利用文本的形式获取信息。同样地,视频资源在播放速度上也应当具有可调性,用户能够自由地对视频的播放速度进行调整。需要补充的是,由于残疾学习者生理或认知上存在障碍,他们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本来就比正常学习者少。因此,每一种学习资源的替代性资源都应当尽可能丰富。比如,对于图像资源,除了可以将其转化为描述性的文本资源传达给学习者外,还可以通过触觉的形式来增强学习者对图像的理解。文本虽然可以呈现一些信息,但是在培养学习者的空间感和结构上却存在不足,触觉体验则可以很好地弥补这种缺陷。因此,设计人员应当尽可能多地为残障学习者提供可替代性学习资源,让他们能够运用多样化的感知手段掌握学习内容。

3.交互的无障碍

网络学习不是单向的学习过程,它能够提供交互性的双向沟通。因此,无障碍的网络教育环境也应当具备交互无障碍的特点。交互的无障碍表现为硬件的无障碍和软件的无障碍。硬件的无障碍指的是学习者能够无障碍地利用输入输出设备进行交互。键盘和鼠标是常用的输入设备,但是许多有肢体障碍的学习者由于生理上的限制会在使用中存在不便,应当根据学习者的不同情况设计并配备不同标准和规格的键盘、鼠标,或改变大小,或调整灵敏度。在输出设备方面,主要包括屏幕、音响、打印机等。屏幕不宜过小,否则会增加有视力障碍的学习者的阅读难度;音响设备也应当能够提供较好的音质效果,同时辅以读屏软件作为帮助。此外,提供可打印盲文的打字机也是必要的。视障人群虽然可以通过读屏软件进行学习,但是音频类的学习资料必须依靠一定的播放器,不利于学习者随时进行复习。将电脑上的文字打印在纸上,可以使学习者能够重复高效地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巩固。软件的无障碍指的是,要使残疾人用户能够无障碍地操作软件。在视觉类信息的显示方面,无障碍的交互软件应当能够实现字体大小、字体颜色及对比度的可调,或者辅以放大镜之类的功能,方便低视力或色盲的学习者辨认文字。同时,交互软件应配备智能语音播放文本信息的功能。听障人群在使用交互软件时存在的主要困难是:无法听取他人传送来的语音信息、无法接收到软件提示音。因此,首先,应当支持将语音信息转化为文本信息的功能。其次,允许将系统的音频型提示消息(如警告音)切换成视觉型的提示消息,如显示文字、图标闪烁等。而为了消除肢障人群在操作软件时的障碍,可以支持学习者通过语音等形式进行智能操作,减少实际的肢体操作。最后,对于存在认知障碍的学习者而言,交互软件应当保证交互界面简单清楚,操作提示明确。认知障碍的学习者对于信息的处理速度较慢,往往不能像普通用户一样实现对信息的快速反应。所以,交互软件在要求用户处理信息时不宜将结束时间设置得太短,并应当允许用户能够请求延长时间。同时,软件要允许用户能够执行撤回操作。

4.服务的无障碍

所谓服务无障碍,即要为残疾人的学习提供各种优质的支持服务。首先,要健全无障碍网络教育环境的评价反馈系统。残障人士学习者作为网站的直接使用者,他们最明白自己的需求,也最能够发现无障碍网络教育环境中的问题。因此,要实现无障碍的网络环境,离不开一套完善的评价反馈系统。用户将自己的使用感受和进一步需求反馈给设计人员,有助于网站的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实现对网站建设的改进,为残障学习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其次,要及时对无障碍教育网站进行维护和更新。无障碍教育网站的制作是一项短期的工作,而对网站的维护和更新却是一项漫长且重要的工作。“然而人们往往眼睛盯在建设上,而对于后期的管理,如维护、更新和安全方面存在着管理上的缺失,从而导致很多障碍的产生,如链接的失效、更新的延迟等”。目前的许多教育网站存在内容更新缓慢、链接无法连接正确内容、网页无法访问等问题,无法长期地吸引学习用户访问。因此,无障碍教育网站一方面要及时地进行维护,解决网站运行中存在的故障,增强页面访问的友好性;另一方面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保证教育网站的生命力。只有做好无障碍教育网站的维护和更新工作,才能够实现网站的良性发展,使其既能够吸引到更多的访问者,也有利于刺激用户学习的新鲜感,提高用户的回访率。

四、实施残疾人无障碍网络教育环境的意义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普通人更多,得到的机会却比普通人更少。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残疾人士也同样如此。无障碍网络教育环境的构建能够为残障人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并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完成职业技能培训。这一过程有利于帮助残障人士增添自信心,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此外,无障碍网络教育环境的建构,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它能够使残疾人与正常人共同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发展成果,过上优质的生活,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无障碍的网络教育环境背后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公平、正义、友善的价值取向,是教育者对残障受教育者深层次的人文关怀。

作者:王翔 梁志华 王乐莎 张凌 单位:上海开放大学 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