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军事职业教育下网络教育资源配置浅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军事人才发展离不开优质的教育教学条件,合理地利用信息化资源将进一步放大教学效果。网络在线课程是军事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成为了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助推器。为提高我国军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文章以网络教育资源的配置使用为研究对象,探讨军内资源、地方资源和国外资源的特点,分析各类资源在军事人才培养中的使用场景与时机,提出资源配置优化的相关思考建议。
关键词:军事职业教育;网络教育资源;配置优化;信息化教学
近年来,随着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国也在不断加大对军事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各院校、机构积极投身网络教学资源,优质线上课程百花齐放,使教育训练资源不断扩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稳步发展[1]。但客观上,当前网络教育资源仍有着配置优化的空间,军地资源不平衡、相互挤占、使用效率低等问题依旧存在。深刻指出要坚持一体化布局,推进联合育人、开放育人、全程育人,形成高水平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一、当前网络教育资源及其特点
(一)内部资源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的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以来,线上学习的方式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和发展,大量的网络在线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当前,军事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利用内部自建的学习平台完成线上网络课程的学习。军事职业教育平台是由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主办,依托内部网络建设的在线课程学习平台,承载了秘密级以下在线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主要以慕课、微课、公开课等为表现形式,包括音频、期刊、图书、文档等其他类型,自平台上线以来受到了全军官兵的强烈反响[2]。其优点在于结合了当前部队的实战实装,紧贴部队为战育人的紧迫需要,课程门类有着较强的军事特色。同时,由于使用的是内部网络,有效地降低了失泄密的风险,而对于课程和资源的建设者而言也能够放开手脚,内容上充分融合军事背景和应用场景,精准对接军事人才的培养需要。不足之处在于学习者只能在军综网上学习相关内容,使用的便捷性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二)地方资源
以学堂在线、爱课程、智慧树等为代表的教育平台体系成熟,资源丰富,用于支撑高校教育和指导就业发展;以淘宝教育、腾讯课堂等为代表的教育平台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服务于学习者开展岗位自我学习。这些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教育平台有着海量的课程资源和宽广的专业领域,涵盖了目前学历教育阶段大部分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同时,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完善,这些平台积累了较为庞大的用户基数,大量的使用者和视频制作人员使得平台的内容基本能符合用户诉求,从而吸引更多用户的加入,进一步确保内容贴近需要、常用常新。随着5G技术的全面铺开,大数据分析得到的用户画像也会更加贴近人才培养的岗位需要,通过算法主动设计、修正迭代、精准推送当前阶段更适合学习者水平的信息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在末端的有效流动和高效利用[3]。因此,可以实现根据任职岗位量身定制学习课程和成才路径,依据任务需要针对性地设计信息资源清单,并且通过定期的测试考核,分析学习者当下知识体系中优势与不足,从资源清单中择选相匹配的内容予以推送,补足短板,有效提高成才率。也有为方便军事人才学习使用而推出的互联网APP“军职在线”,平台内嵌有强大的资源搜索引擎,与其他学习平台的接口相连接,再通过绑定账号,就可以完成学习进度的更新与监测,充分利用了地方现有资源。然而该类地方资源的短板在于内容的垂直细分领域还有待深耕,当前的资源更多地集中在基础通识课程和专业入门课程,要想更深入地学习该专业的内容,仍需要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或者到院校完成该领域课程的学习。同样受限于管理中对互联网的使用要求,对于该类资源的获取和使用上仍不便捷。
(三)国外资源
国外的信息资源有助于开阔官兵视野和见识,及时了解国际先进水平和他国的军事实力信息,避免拘泥于故步自封、闭门造车的狭隘眼界。目前较为开放和成熟的国外资源有北约的教育训练机构(EducationandTrainingFacilities,ETFs),它是依托北约成员国和伙伴国的教育训练机构,构建了以培养任职岗位能力为目标的在线教育体系,成功开发和应用一批优质、高效、低成本的在线课程解决方案,拓展了北约教育训练辐射范围,能够为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军事人员提供成才培养的新渠道,成为北约打造灵活敏捷、快速反应教151科技风2021年8月理论研究育训练体系的创新实践和高效举措[4]。该类资源搭建在境外服务器上,不仅不容易获取,直接使用还存在安全风险。并且,这些资源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外军人员,语言选用的大多是英文,因此对于英语水平较弱的国内使用者来说学习难度较大。
二、资源的使用场景与时机
线上课程的出现使远程教育和异地教学成为现实,但各类资源的特点决定了其被使用的场景与时机。军内资源的保密性与特殊性注定了其必须在拥有军综网的环境使用,这就使得学习者获取资源的方式并不便捷,必须有赖于特定场所。此外,资源的利用还受限于学习者的可支配时间,军校学员和基层官兵的一日生活制度较为规范,除节假日休息外,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到特定的地点去完成线上学习。智能手机的出现和普及让这一矛盾有所缓解,在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机的今天,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便利性有了显著提高。虽然在军内对于手机的管理与使用仍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但相比于需要抽出整块时间去特定地点学习,通过手机来学习地方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将碎片化的时间合理统筹的可行性显然更高。甚至许多互联网的线上资源支持离线下载,可以将视频图片资源预先缓存到手机内,即便在没有网络信号的偏远地区也能够完成自主学习。由此可见,内部资源适宜院校学员和网络设施条件较为宽裕的单位,学习者还要有可支配的学习时间来完成教育。而地方资源能够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在具备互联网使用条件时可以在海量的网络库中挑选定制课程,无网络时可以通过缓存下载的资源完成离线学习,学习时间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时调整,将知识放进口袋,随身携带移动课堂。因此几乎适宜各类军事人才的终身学习与培养,特别是边防、海上等网络条件较差的单位。国外资源的不便利性和安全性使得该类资源不宜推广使用,可以考虑由特定部门统一管理,由专门的机构负责收集、翻译和整理,再由院校或科研机构进行研究,完成本土化编校并制作成线上课程后供官兵学习。该类资源的投入与产出比较低,仅适宜中高级军事人才的培养与拓展。
三、资源配置的建议
军事信息的保密性与学习者的便利性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限制了学习者的使用率。鉴于军队网络安全的特殊性要求,对于线上课程资源的配置优化,一种是继续沿用以军综网为基础的军事职业教育平台,进一步加大资源建设投入和体系改革,加强统筹规划,以期获得更全面的教育资源供应和逐步完善的学习体验。但是这种方式仍可能出现各类资源相互挤占、同质化严重、使用效率低的现象;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如感知终端安全系统、网络匿名身份认证、应用数据流安全检测等方法,将军内资源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而提升网络资源的使用便捷性和利用率,空军工程大学刘妙等人已经开展相关的设计研究,意在构建一套安全可靠、智能可控、资源可享、适于军队的优质混合式在线学习平台[5];第三种思路是将非涉密内容去军事化,依托地方资源共同建设;涉密内容保留军事特色,依托内部网络完成针对性设计,提供官兵最需要、最紧缺的军事专业知识。以《飞行概论》课程为例,在飞行原理的相关章节中“空气的特性和流动规律、作用在飞机上的气动力、飞机的稳定性与操纵性”等内容都不涉及敏感信息,其知识点也是地方高校飞行器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慕课课程《走进航空航天》就对该内容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能够完成《飞行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适宜与地方高校做共建共育。而“飞机性能及影响因素”这一部分内容需要结合部分型号装备进行介绍,属于特色内容,既不适合对外公开,地方上也缺少相关的资料。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通过军队院校的下线课程或者军综网线上资源进行学习。这种方式既可以有效降低课程建设的工作量,避免了同类资源的相互挤占,同时还保障涉军内容的保密性。相对于原来整门课程的建设,这种分段建设的方式对课程的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课程体系做出合理调整,将内容模块化以区分通识部分和军事特色部分,方便学习者在不同的平台下完成两个阶段的内容学习。军事职业教育学习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末端,学习管理体制是必须下大力解决好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学习动力机制方面,军事职业教育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军委及军兵种机关相继制定出台了相关的制度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6]。但军事职业教育其内涵特征仍旧是自主学习,学习者的态度、投入程度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者需由内而外地激发学习动力,才能在学习实践中落地生根。从监督考核的角度来看,军事职业教育的学习是自行编报学习计划、统一或零星组织末端验收,如果仅关注于末端考核的成绩,而在学习过程中走过场,不仅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也违背了军事职业教育的初衷。因此,加强巡查督查和考核评估,改革考核评价标准,适当权衡学习过程与考核成绩的比重,并逐步形成新思维、新习惯、新常态,是需要重点加强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节。除了内在动力外,也需要外部支撑条件,仅依靠零散化的碎片时间要真正掌握一门课程或技术是不够扎实的。学习者要有时间、有精力,才能沉下心来学习。如何在总体时间有限的框架内,真正为官兵学习留出适当的时间和精力,对各级领导的政治智慧和能力水平提出了双重考验。
四、结语
现如今,世界新军事革命如火如荼,学习方式和作战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世界各军事强国都在鼓励官兵在岗学习、终身学习,并逐渐成为新军事人才培养的趋势。我们的人民军队要想赶超一流,不仅要终身学习还要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线上教学资源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线下授课的不足,使学习者有了更为灵活的学习时间和更为自主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也富有多样性与层次性,有利于发展军事人才的长期培养。各方资源的统筹与运用是推进联合育人、开放育人的重要手段,持续开展以网络资源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全程育人的有力保障。
作者:杨斌 董超 魏东 单位:海军航空大学航空基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