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网络教育环境中的师生关系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新时代下网络教育环境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有别于传统的高等教育,师生关系也因教育环境的改变而重新发展,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网络教育有开放性与跨越时空的特性、共享与交互性和自我可控性这些特征,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时具有多样立体和平等协作的优势。
关键词:网络教育环境;师生关系;传统教育环境
在高等教育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影响效应深入当代每个行业和每个人的生活,高等学府里的校园生活也在悄悄发生改变。授课方式和内容已不再是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旧的师生关系已很难适应新的变化。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的高等教育模式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高校发展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尽快适应新的网络教育环境的话,就可能会暴露出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都可以通过改善师生关系的途径得以解决。另外一方面,过去对高等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研究也只局限于传统的教育环境,“互联网+”网络教育环境中的师生关系研究尚存不足。因此,深入剖析高校网络教育环境中的师生关系,积极应对并寻找解决网络环境中师生关系问题的对策,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一、网络教育的含义及特征
(一)网络教育的含义
网络教育主体是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的一种模式。在先进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撑的互联网网络教育环境中,提供数字化的文字、音频、视频及图像等形式的教学内容,进行非面授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全新的网络教育对于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来讲是一种全方位的变革,不仅是教学内容、授课方法、教学互动等方面的变革,而且重新构架了网络环境下新型高校师生关系。
(二)网络教育的特征
网络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巨大的差异。网络教育有着很强的互联网属性,其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开放性与跨越时空的特性。将教学内容存储于互联网上,受教育者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即可获取信息量丰富的学习资料,无需受制于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的束缚。学习者根据自身的情况,自我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克服了传统教学活动中授课内容、授课时间死板的弊端。这就极大满足了学习者的个性化教育需求,使教学活动更具备针对性,教学效果得到了极大改善。第二,共享性与交互性。互联网中的教育资源是海量的,且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生动有趣,极易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需要指出的是,学习者在使用教育资源时具有非排他性,即自己使用某个特定的教育资源的同时,其他学习者也可以同时使用该教育资源且互不影响。此外,互联网的交互性特征也为网路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提供了便捷的沟通条件,降低了教育的财务成本与时间成本。第三,自我可控性。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主导了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等教育要素,无法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活动。而网络教育则可以为每位学习者提供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内容、进度安排等个性化教学计划,增加了学习者对学习全过程的可控性。
二、网络教育环境对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
(一)传统教育环境中的师生关系
1、主动与被动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通过备课、授课及课下辅导全过程主导教学活动,不仅掌握着教学资源,而且还把控着教学活动的节奏。教师在课堂中是唯一的知识输出者,并且对课堂中学习者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考试分数等做出评价。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是知识输出与知识接收的关系,缺乏教学的互动交流和情感方面的沟通。2、单纯依赖型的师生关系。在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就是课堂上老师对知识的简单灌输,没有其他更多获取知识的途径。教师传授什么知识,学生就学到什么知识,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依赖性很强。如果没有教师的参与,学生无法正常完成学习任务。除此之外,就连课外读物的选择、课堂秩序的维护等方面都需要教师亲力亲为,于是就形成了学生对老师的完全依赖,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长此以往,教师的权威就会被不断增加,正常的师生关系就会失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越来越“听话”,导致学生缺失个性或活力。
(二)互联网教育环境中的师生关系
1、平等相处的关系。在网络教育环境中,学习者根据自身情况,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和选择个性化的学习内容,不必受制于传统课堂的统一管理。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订制学习内容,教师和学生在各自的电脑终端处理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讨论组的形式通过即时通讯工具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沟通,讨论的过程也可以展示并分享给今后会遇到同类问题的同学,这样就可以大大优化学习效率。此外,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教师的教学资源。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师和学生利用互联网媒介平等交流,实现在线的协作学习;同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也会被激发,平等、协作的网络学习特性有助于缓和传统的师生关系。2、全方位的立体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规模往往较大,学生数量一般都在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教师无法保障每位同学的知识获取率,授课的目标任务也无法实现精准化完成。教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也会被固化,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很淡漠。而在全新的互联网网络环境中,教学活动中诸多元素都被改变。在互联网教育提供的教育环境中,学习者和教师两者都作为电脑终端的一个节点,这样就为传统教学模式下“一对多”的师生关系变为“一对一”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条件。原先单调枯燥的课堂氛围就变成了线上生动的交流互动,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只停留在表面。线上的交流就会变得频繁,网络教育超越时空的优势使得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意交流,有助于其对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和人格培养。
(三)网络教育环境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带来的弊端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互联网教育环境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其负面作用。网络教育是通过互联网为媒介进行的高等教育活动,而互联网的虚拟性使得教师和学生教育活动的部分内容处于分离的状态,高校教师和学生只是在电脑的两端通过键盘进行沟通,每个人都变成了“键盘侠”,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观点的不同,有时甚至会出现言语表达不当现象,开放的互联网教育环境甚至有可能成为师生关系恶化的重灾区。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高校教师和学生都会由于情景、身份和社会规范的限制,言谈举止还相对比较谨小慎微。
三、应对措施
(一)改变落后的观念
构建高等教育过程中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改变落后的教育理念,为师生关系的建立创造良好的氛围。一方面,我们应该逐步适应网络教育环境给师生关系带来的变化,认识到构建健康的高校师生关系是网络教育环境下势在必行的任务;另外一方面,重树传统的尊师重教的美德。在师生关系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教学相长、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是新时代网络教育环境下永恒的主题。
(二)建立动态交互的师生关系
互联网教育环境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方便迅捷的交互环境,高校教师也要善于利用网络教育交互性的特征,与学生建立起动态、开放和友好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人格魅力,熟练使用互联网各种应用软件和手机APP,及时解决学生在网络学习中遇见的各种问题,此外,还应尽力消除网络虚拟性带来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消除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隔阂,更新网络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四、结束语
构建新型高校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已经覆盖到社会和生活方方面面的背景下,高校教师要学会使用网络教育技能,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
作者:李国英 白新华 周洁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