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方师范院校动物学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动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专业的基础课。国家提出部分地方普通高校转型,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结合本校地方师范院校的情况,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本课进行网络资源微课建设等教学改革尝试和探讨。
关键词:动物学教学;地方师范院校;网络资源建设;微课
动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专业的重要专业课[1]。国家提出了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要求。鞍山师范学院是鞍山市属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担负着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重任[2]。为保证生物专业的动物学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调动和培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线上、线下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创造性,我们对生物专业动物学课程进行了网络资源共享课即动物学微课的教学改革尝试和探讨[3,4]。通过主讲教师悉心指导和制作,以及部分优秀的生物专业学生参与到动物学微课的制作环节中,不仅能巩固和加强学生对动物学知识的掌握,夯实了动物学基础,而且锻炼了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发挥了学生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还更好地培养了生物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使学生们在社会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也为培养优秀的中、小学生物和科学课程师资队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动物学课程教学中的现象
根据本校生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安排,动物学课程开课时间为第一学期,理论64学时,实验32学时。即是学生刚进入大学后学习生物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开设好本课,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为三年后学生考研和就业提供坚实的知识储备。但在以往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弊端:第一,教学内容还以动物学基本内容为主;教学方法和手段少有创新。虽已采用PowerPoint教学,但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听众”,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性、创造性。第二,考试模式还是常规的闭卷测试,学生养成上课听,考前背笔记的惰性,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无法培养学生深入钻研、思维探讨的习惯。第三,由于本课程密切联系日常生活,科学前沿知识发展不断更新,其授课学时稍显不足。学生在正常课堂教学时间内对动物学知识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
二、动物学微课教学改革
为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改善和解决以上问题,我校积极组织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尝试,并大力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授课团队自主制作动物学网络微课,为学生创造课外线上自主学习的渠道。微课教学具有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简便易制、即点即用等特点,动物学微课改进了传统课堂讲授为主的主要模式,使原来以教师和教材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发展为线上线下多重化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开发了另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已在2017级生物专业学生中试运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反馈。1.微课制作要求。微课对可视化程度要求较高,文字图像安排合理、声音清晰,时间在15分钟以内。采用了方便快捷、成本低廉、使用普遍的“录屏式软件”进行录制,集视频录制、后期文字编辑、字幕的制作于一体,易于制作和操作。2.微课制作过程。①内容选取:动物学微课内容是以刘凌云、郑光美主编的《普通动物学》(第四版)为主要教材,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疑难点及学习反馈情况,选取每一章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内容,把主要的知识点提炼出来,穿插相关动物门类及生物学发展的前沿知识进行选材。这样才能把日常教学和日益发展的生物学知识紧密结合,既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又开拓学生的视野,为优秀学生考研打下良好的基础,更能调动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和创造性。②教学设计。微课的教学设计要引人入胜。首先提出问题,引入一个重要知识点,然后巧妙利用并结合已收集到的各种动物学及相关知识的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等教学资源制作微课视频,把问题讲明白,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另外针对知识点对画面要求、解说词等都要做好设计。③教学实施与拍摄/录制。采用Focusky、PPT等软件录制。每个微课时长在10分钟以内,原因是:一方面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如时间过长,易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专一的知识点讲解,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使学生精确掌握学习重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④后续练习。根据教材各章节中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我们自主编写与微课相配套的练习题,数量和难度适中。动物学微课是由本专业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数量过多,会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不利于长期坚持。难度适中,但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⑤其他的学习资源。为了充分利用互联网及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动物学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模拟习题、参考书目等内容到网络资源平台,方便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推荐相关网站、动物学及生物学科发展新动态,开拓学生知识面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学好本课程,更有利于了解生物学的发展。
三、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校位于钢都鞍山,这里具有丰富的动植物和文化资源,我们每年都组织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千山风景区、海城市的九龙川风景区进行生物学野外见习。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把书本中的动物学理论知识与有活力的动物结合起来。熟悉各类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的栖息环境,制作昆虫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标本,使学生了解野外捕捉和采集动植物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增强对环境保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学校每年组织全校范围的动植物标本大赛,生物专业学生及非本专业学生们自由组合,以团队形式制作动植物标本,并制作参赛视频,加以配音解说标本制作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还促使他们自学常用视频制作及办公软件的操作,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还组织本校大三师范专业学生开展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本专业学生结合生物专业特点,根据所学的动物学知识,讲授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使授课效果更加生动。
四、微课教学效果评价
我们对本校2016-2017级生物专业学生进行了动物学微课教学改革试验。在考核方式上,采用闭卷考试和面试口述结合、实际操作、线上在线学习时长及线上习题回复情况等综合评定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动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教学改革实施中,我们体会到:“微课”将复杂、抽象的知识点直接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减少了单纯文字阅读带来的理解偏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对重要知识点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生物学人才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少部分学生缺少自主学习动力,没有观看微课和微练习;二是微课中教学设计还可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些现象,主讲教师需要适当引导和监督学生完成微课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有效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知识内化。
五、结语
我们针对《动物学》课程制作微课,并在生物专业学生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有益的尝试,为了达到转型环境下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我们会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尝试,完善适合本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495.
[2]陈华.地方师范高校生物专业动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教育教学论坛,2014,8(35):49-50.
[3]彭红元,岑业文.提高普通动物学教学效果策略初探[J].高教论坛,2011,(6):52-54.
[4]陈叶珍,王衍喜,张录强.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四川动物,2005,24(2):237-239.
作者:陈华 单位:鞍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