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发展与展望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通识教育发展与展望,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通识教育发展与展望

摘要:进入21世纪,通识教育在中国大陆受到高度重视,通识教育理念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积极影响。目前我国通识教育虽然处于探索阶段,但深入实施通识教育的决心已然明确,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的前景必定更加广阔。

关键词:大陆高校;通识教育;现代教育

一、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历史回顾

(一)中国古代:通识教育思想的孕育

在中国古代,《周易》早已提倡“君子”要“多识”;《中庸》主张做学问应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淮南子》更强调“通智”;《论衡》还说:“博览古今者为通人”。中国古代教育重视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提倡学贯古今,通明博览。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典籍中,重视道、重通博的思想有着充分地体现。将这些思想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比较,不难发现其中有相通之处,但并不等同于现代通识教育思想[1]。

(二)清末时期:通识教育受到重视

清末时期,伴随着近代化进程,中国教育开始了向西方学习和变革的渐进历程,传统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随之受到挑战。1898年,梁启超在京师大学堂办学章程中提出“中西并用,观其会通,无得偏废”。当时课程包括“博通学”和“专门学”两类。其中“博通学”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包括经学、理学、诸子学、初级政治学、初级地理学、初级算学、初级格治、文学等10门课程。清末时期是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草创阶段,是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之间出于不同立足点和内容的一种调和[2]。

(三)民国时期:通识教育初步推行

民国时期,我国高校借鉴美国教育模式,重视基础课程教学和跨学科的通识课程教学,形成了“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具有近代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理念。1912年,蔡元培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任教育总长。同年10月,《大学令》颁布,其中规定,大学应当“教授高深学术,培养硕学闳才”,主张文理兼修,消除文理两科的知识割裂和截然划分。以北京大学为例,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以外,还要必修许多相关学科领域知识,如心理学概论、认识论、教育学概论、美学概论、生物学等。同时,还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课堂讨论、思想争辩之风强盛,一定程度上切合了通识教育所主张的全面发展理念[3]。

(四)新中国成立后:通识教育渐进发展

1949—1976年:通识教育倍受冷落建国初期,国家急需大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人才,因此,我国高校借鉴前苏联教育模式,将专业划分过细,兴建了一批单科性专门学院和多科性理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日益专业化。通识教育被认为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教育方式,因而短暂地退出了历史舞台[4]。1977—2000年:通识教育悄然复苏改革开放前后,为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精神文化日益增长的需要,我国专家逐渐意识到有必要矫正以往高等教育领域专业过于细化的做法,倡导推进文化素质教育。1977年到2000年,国家教育部通过几次专业目录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了专业划分过细过窄的状态,增强了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为通识教育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5]。21世纪以来:通识教育蓬勃发展进入21世纪后,一些高校逐渐认识到专业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单纯追求学生的专业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视野拓宽和思维建立,不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通识教育,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势在必行。2001年9月,北京大学实施“元培”计划,创新性地将本科阶段低年级厚基础通识教育和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予以实践,突出基础、能力、素质全面培养。2002年,教育部首次放开部分专业设置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6所高校成为首批试点学校。

二、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一)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被我国高校接受、认可并大力推行。国内众多高校通过积极探索通识教育培养方式,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作。经过多年实践,目前我国通识教育实施模式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实验班模式,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等;二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分段实施模式,如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等;三是全校通识教育平台课模式,通识教育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必修和选修通识教育课程,以完成相应规定的学分,当前大部分高校采用这一模式。综观中国大陆通识教育实施现状,存在以下基本特点:一是通识教育课程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投身通识教育改革实践;二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推进通识教育,高校在推进第一课堂的同时通过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三是通识教育课程内部组成为必修课与选修课,通识必修课包括外语、计算机、体育等,通识选修课包括包含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综合类等模块多门课程。

(二)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困境

1.对通识教育内涵理解存在偏差

有的高校将通识教育理解为通才教育,简单肤浅地把通识教育理解为“普通常识的教育”“通识教育就是什么都懂一点”,把通识教育内涵肤浅化;有的高校将通识教育等同于非专业教育,认为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附属和补充,一定要在专业教育之外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对立,而忽视了专业教育也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存在某些偏差,纠差迫在眉睫。

2.通识教育课程开设随意性较大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主要通过开设通识选修课的形式来加强通识教育。有的高校通识选修课缺乏严格的申报程序,审批较为宽松,在课程设计前缺乏对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整体考虑,结构和内容仍按学科专业课程的路径编制;有的高校只是将一些专业课程降低了要求,删减了专业课教学中较为深层次和专业化的内容后就直接作为通识选修课;有的通识课程跨学科的知识学习,却忽视了通识课程基础性、综合性的思想,缺乏对人格培养、情操熏陶、情感表达等精神层面的关注。

3.通识教育师资队伍良莠不齐

由于中国高等教育过去往往采用专业化培养模式,教师基本上谙熟某个专业,但对于通识教育的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接触不多、钻研不够,所以往往对通识课教学敷衍了事,或者是把通识课堂变成顶着“通识帽子”的专业课堂。通识课程往往是跨专业的,涉及的面较宽,所以需要多个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学。而实践中往往只由一位教师负责课程教学,造成学生获得的知识是片面的,难以形成全面的观点。

三、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展望

(一)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

为深入实施通识教育,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理念:一是基础教育理念。基础教育强调的是基本素质的培养,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素质,基础教育应是一种养成教育,让学生更加具有智慧,更好地面对世界和拥抱生命。二是人格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让学生懂得如何爱,理解应承担什么样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并且明辨是非,成为合格的社会人。三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识教育不应单一地追求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而应着力培养完整的社会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课程内容设置上既应注重内容的全面性和基础性,也要重视贯通性和融合性,着力建设一批交叉性、综合性强的跨学科课程,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知识的融合;另一方面,课程设置结构上应调整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加大通识课程比重,注重培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和熏陶,合理设置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大模块的课程比重。

(三)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生是通识教育的主体和实践者。通识教育必须打破单纯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教师要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式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给学生不断反刍的精神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培养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向学生传播通教育理念,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把通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校史[M].北京:教育大学出版社,1988.11.

[2]陈向明.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8.

[3]王蕾,漆新贵.对大学通识教育创新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6):31-32.

[4]郭辰.通识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8(6):106-107.

[5]李本义.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J].通识教育研究(第二辑)[C].武汉:长江出版社,2015.

作者:叶云岭 单位: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