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体系公共美术课程改革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通识教育体系公共美术课程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通识教育体系公共美术课程改革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美术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改革探索方式。改革方式从课程的总体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与结构设计、教学形式与方法设计方面展开探索,试图构建当今时代美术通识教育课程的新方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通识教育;公共美术;课程改革

通识教育是近代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教育思想以及据此实施的教育。[1]民国初年,留美归来的梅贻琦先生接受了美国的通识教育理念,他发表了《大学一解》,鲜明地提出“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通重于专”等观点。他将这些理念结合中国实际努力探索并付诸实践,应用于清华大学的教学改革,使得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在当时独树一帜。[2]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开设通识类课程,并已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美术通识教育作为通识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美术通识教育课程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一,美术教育课程设计的通识性和专业性有待改善;其二,忽略美术学科的特殊性,套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其三,教学内容与学生相关已有知识体系不对称。如何突破现有困境,更合理有效地建设美术通识教育?在设置美术通识课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通识教育体系中美术课程总体目标设计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2006)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性质、目标、设置、保障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各高校开设艺术选修课,并鼓励各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3]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均应接受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通常分属若干个学科领域,提供内容宽泛的教育,与专业教育有别。高校的美术通识课程整体设计应有别于专业美术院校的美术课程,通识美术教育需呈现多样性、丰富性的特点,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但目前高校的美术通识教育课程面临着一个基本问题: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对于拿学分的目的性、功利性过强,完全对于通识教育课程不重视也没兴趣,因相对容易获取学分而选择美术通识类课程。大部分非美术专业学生对美术领域并不重视,更多的是抱着一种“拿学分”的心态来上课。在课堂上,非美术专业学生对美术领域也较陌生,专业性过强的美术课堂很容易造成课堂上“坐飞机”,理解吃力,最终造成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演变成学生上课只为获取学分的局面。根据这类普遍现象,在美术通识课程设计时,应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针对非美术专业学生的美术通识课程在课程总体设计时应以兴趣目标为导向,增强学习兴趣;以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为载体,拓宽艺术视野;以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目标为拓展,打开创新思维;以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目标为主体,提升人文素养;从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目标为宗旨,形成“高品质”的综合素质。

2更新通识教育体系中美术课程内容与结构设计

2.1结合社会横向、纵向发展理解艺术风格

将美术作品还原于历史、社会等环境中,紧密联系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因素进行分析。比如,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如果不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前因后果、社会的发展,就无法理解何为文艺复兴,为何要复兴文艺,复兴的文艺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文艺又有何区别。

2.2通过作品赏析把握艺术内涵,培养人文精神

西方绘画和中国画有各自的理论支撑体系,中国画强调意境,特别是文人画派,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表现形式上尤其讲究诗、书、画三者的结合。中国画常用的表现题材之一是梅、兰、竹、菊。中国画为何如此喜爱这类题材?这就需要从画家所处时代、个人经历以及植物的特点等方面去思考,体会中国画借物抒情的特点。

2.3采用学科交叉的方式,多维度理解艺术

通识教育提供的是内容宽泛的教育,学生的知识储备也不尽相同,通识美术课程如只采用单一的美术作品欣赏,则不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也会束缚创新能力。因此,在美术欣赏课程中,应以美术知识为载体,以学科交叉的方式欣赏美术作品。

3更新通识教育体系中美术课程的教学形式与方法设计

传统的美术欣赏课程套用其他学科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美术专业的特殊性,削弱了艺术的魅力。

3.1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长期以来,美术欣赏课程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缺少自主性、互动性。因此,美术课堂翻转迫在眉睫。课堂教学应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内容分析,可采用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自身知识储备,将美术通识知识与非美术专业知识结合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地进行引导,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引导学生,学生主动“学”“问”“答”,做课堂的“主人”。

3.2利用网络与多媒体平台,丰富教学方法

目前,在课堂中,授课老师所使用的教学器材仍以放映器材为主,如幻灯片等。美术欣赏课教学方式单一,使得课程的特色性、专业性大打折扣,成为艺术教学建设前行路上的绊脚石。当今时代,互联网以其数字化、交互性、海量储存、无时空障碍等技术优势受到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年轻人的青睐,因此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为课堂服务,搭建网络与多媒体平台,利用高校的网络、微博、微信、App等载体,构建集专业性、系统性、丰富性、趣味性等于一体的网络平台,提供优秀的学习资源,学生可有选择性地进行自主学习。

3.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延伸课堂广度

传统美术欣赏课程因诸多原因,以理论知识为主,较难拓展课程的广度和深度,美术通识化教育效果并不理想。而在国外,美术通识教育推行的时间较长,形成了更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其中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利用高品质美术馆、博物馆等机构作为课堂的延伸,鼓励学生走进各类展览,重视学生相关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方式值得借鉴。博物馆内的每一件展品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社会、审美等方面的信息,将课堂延伸进博物馆并共同探讨,与专业人士交流,从而获取多方面的知识。甚至可以进入美术工作坊中进行实地参观并参与其中,动手绘制或制作美术作品,通过实践加深课堂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这种方式突破了教室授课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美术专业的特殊性,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以美术知识为切入点,拓宽知识的广度,培养深入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和精神。

4结语

高校美术通识教育应从整体着眼,改善通识美术教育的总体设计,使美术通识课从“专业性”走向“通识化”。在课程设计中,应增强可视性、互动性、拓展性等,着眼于美术重感知和体验的特点,打破传统照搬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发掘学生的兴趣和经验,通过学生为“主导”、教师为“引导”的方式,提供宽泛的教育,构建“跨学科性、开发性、整合性、关联性”于一体的美术“通识化”课程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555.

[2]徐冬青.关于大学推进通识教育的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07(5):44-48.

[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M].…2006.

作者:郭正陆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