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慕课时代通识教育教师的职责转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与传统课堂相比,慕课无论在学习模式、课程内容,还是学生参与程度、能力提升以及个性化培养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面对着慕课咄咄逼人的气势,通识教育中课程设置的不合理、课程效果不尽如人意、缺乏相关制度保障等问题进一步地凸现出来。高校通识课教师应利用好慕课这一契机,将其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应用在教学中,完成自身角色由课堂的掌控者到学生学习的引导监督者的转换。
关键词:慕课;通识教育;教师职责;引导与监督
慕课作为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延伸,以其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模式、短小精炼的视频手段吸引了大批教育界人士的目光。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利用好这股全新的潮流,使之为教育服务。尤其对于通识教育来说,它承担着培养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的融通之才的任务,是高校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识课又与专业课不同,无论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目的、教学侧重上都有较大的区别。本文尝试针对通识教育现状,探索如何将慕课的先进理念运用于通识教育,以便更为有效的实现通识教育目的。
一、信息化背景下的慕课潮流
互联网技术在当今社会席卷起了变革的浪潮,它几乎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高等教育置身于这股潮流之中,不能不受其影响。慕课平台正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例如美国的Coursera、Udacity、edX,英国的FutureLearn,德国的iVersity,西班牙的Spanishmoo,澳大利亚的Open2study,日本的Schoo,法国的FUN,葡萄牙的Veduca等等。国内近年也出现了不少在线学习平台。例如清华大学“学堂在线”中文慕课平台,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的成立,以及爱课程网、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公开课、超星慕课等都提供了中文慕课服务。它们极大地拓展了学习资源,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模式,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途径[1]。与传统课程相比,慕课的优势非常明显。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慕课的视频时长通常较短,且形式灵活,能够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课程中,有相关测试和小组讨论,能保证学生的关注度和学习效率。课后需完成作业、参加考核才能通过该课程,能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更为重要的是,慕课聚集了最为优秀的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多元化、课程质量优质化,这些来自世界不同高校,不同类型课程的加入给慕课平台带来了海量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可视化手段见证不同名师的风采。并且上课时间、地点灵活,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这与传统教学中,在固定教室自始至终聆听一位教师授课的枯燥模式相比,无疑是丰富新鲜且有趣的。其次在大数据时代,通过慕课可以收集大量的学生学习数据。它能详细记录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进度、课程活跃程度、小测错误率等,它还能在整体上记录学生的易错知识点、不同地域间学生掌握知识的侧重点,进而促使教师总结常见疑问并进行汇总解答。这样一方面减轻教师的重复劳动,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提升质量水平的关键在更新教育观念,在实际的操作中,需要突出的就是个性化培养、启发式教学和主动性实践。[2]而慕课的大数据,正可以使教师在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模式之后,有针对性地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取不尽相同的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再次,慕课具备全体学生的高度参与性。在传统课堂上,并非所有学生都能跟随教师的讲授,也并非所有学生会随时对老师的提问与质疑做出应答,甚至个别学生会在课堂上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随大流、人云亦云的学习情况,学习参与率较低,不能很好地保证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慕课平台则不同,一旦进入课堂,必须专心听讲,以便应对随时抛出的课程问题,问题回答错误则不能进入下一环节学习,这种带有强制意味的学习方式迫使全体学生必须精力集中,高度参与教学。从总体上来说,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形态的出现,是体现人类对于终身教育理想的追求和目的的。它面向世界上每一位有志于学习的人士,所有学习者均可以无条件免费或者付少量费用就参加课程。而且学习时间和方式极其灵活,视频可反复观看,不懂的内容可重复听讲。只要具备网络条件与硬件设施,几乎做到了随时随地参与课堂的学习和活动。而且课程结束后提交作业,通过考核之后即能获得相关证书。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对于传统学校教育模式来说,具备明显的优势,也存在着不小的挑战。[3]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其革命性、颠覆性的影响使许多传统的教育界保守人士感觉到担忧甚至害怕和抗拒。[4]当然不可否认慕课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其最被人诟病的即:有大规模访问,但无大规模学习。学生辍学率高,学习保持率低。以及讲授过程中缺少互动、只是一味灌输;同学互评还存在难以避免的缺陷等;并且在慕课平台很难体会到传统课堂的情绪感染。但无论如何它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课堂方式,带来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它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小组环节等方面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学习和借鉴。
二、慕课对于我国当前通识教育的冲击
通识教育是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它的目的不在专而在博和融通。此外,“通识教育不但要培养负责任的人,而且还要为现代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并且是具有专业素养和精神的负责任的人和公民。”[5]但是实践下来,因为各个高校的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理念等限制,通识教育作为选修课,地位显得无足轻重,甚至已日渐处于课程边缘化的位置。慕课正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其丰富的课程资源与多样的教学手段逐渐侵入校园,对传统教育引发了强烈的冲击。首先,在教育理念上,要求从无差别培养到个性化培养。传统课堂采用的学生培养方式是无差别的标准式培养,所有人在同一间教室接受教师的传授。而慕课所倡导的是翻转课堂教学。通过课下自主学习微视频、课上教师解惑答疑、与同学讨论等互动方式实现课堂知识的掌握。这种学习模式相较于传统课堂模式,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能够使课堂环节更高效,也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至关重要的是,这种协作和探究的学习模式有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问题意识始终贯穿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促进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慕课与传统课堂的关系,大胆地将慕课这一形式引入通识教育的课堂之中,将其作为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手段,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求由松散不成体系到课程资源的优化精细化。我国目前的通识课基本上根据教师的专长所设,课程内容不成体系,课程结构较为零散且杂乱,不能保证课程的质量。教师也难以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巨大的科研压力中抽身,开设高质量的选修课程。曾有学者调查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现状,并得出结论: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大学通选课的通病,并因此导致其边缘化、次等化,形成了恶性循环,难以赢得教师和学生的尊重。[6]面对这一困境,部分大学选择开设专门管理通识教育的机构;负责全校学生的通识教育培养,但是举步维艰,存在经费缺少、无专任教师等困难。而慕课则有相对优质的课程资源和精细化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海量资源和庞大的数据库。再次,在课程效果上,要求由实现学分目的到对知识融会贯通。通识教育不是普及型的全面教育,不是将各种知识凑将起来的大杂烩,而是要重视知识内部之间的联系,重视不同知识之间的互相转化。我国现阶段的通识教育课程多数是大班教学和晚上授课,导致教师和学生普遍重视程度不够。在一天的专业课密集授课之后,教师筋疲力尽、学生也抱着混学分的态度,尤其文科类通识课堂几乎成为学生休息的场所。部分通识课程内容浅显,教师对于课程目标的定位也仅是满足学生的学分需求,而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相应地,学生选课也会倾向于易于完成学习、通过率较高的课程。再则大班教学一百多人的课堂也使师生互动显得力不从心,多媒体讲授的方式也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因此通识教育课程并没有达到融会贯通的真正目的。最后,在相关的制度保障上,要求由滞后松散到合理健全。通识课程的申报组织、监督管理、考核过程、评价标准等缺乏完全有效的制度管理体系。也因为它的边缘性地位,教学管理部门对其监控也远远不够。教学管理是滞后且松散的。再加上通识课的结课形式一般都不是强制性、知识性强的考试,而是考核形式的论文,相比专业课的有用性、强制性,松散的通识课程缺乏相关的制度体系来保障课堂的最后教学效果。这些由制度不健全带来的负面影响,都在不同程度上使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不那么尽如人意。所以,在通识教育的现状下,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日渐侵入教育的潮流中,任课教师如何将这种“数字海啸”应用于课堂教学,如何将飞速发展的慕课与传统课堂结合起来,如何实现教师与学生课堂角色的转换,如何将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真正实现,这是我们每位有责任感的教师共同面临的时代命题。
三、慕课时代通识教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慕课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着教与学的双重挑战。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及时面对这些时代问题,不惧怕任何改变,抓住教育的本质,变挑战与问题为机遇与发展。对于通识教育来说,在课堂上引进优质的慕课资源,可以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和帮助,更好的实现通识教育培养融通之才和健全人格的目的。因此,通识课教师需要转变自身角色,运用慕课的先进教育理念,引领这场教育领域的结构性改变。
(一)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成为“服务员”
为适应慕课教学的特点,通识课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现个性化培养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因此,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教师应与学生合力制作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期望与实际要求,使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更符合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并且教学计划应该最大限度地遵循网络在线学习的基本规律,据此科学选择课程内容,设计具体的互动及讨论环节,并制定相对健全的评价机制,保证课程设计同时适应通识教育及在线教育的共同要求。其次,在慕课制作和应用上,教师应该承担起整合网络资源的任务,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要求将碎片化、零散化的视频整理为符合教学计划的模式,进一步将大量分散的课程资源转化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学校要求的形式。当然教师也可自己录制慕课,组建一支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经历、不同特长的慕课团队,明确分工、互相协作,各自发挥专长,录制高质量课程,充分实现课程内容的精品化、精细化。再次,在学习反馈上,教师应该根据慕课平台中的大数据,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记录、学习进度、活跃程度、作业完成情况、问题和建议等等,并及时与相关学生进行沟通。分析其学习的总状态,了解其学习的规律特点,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监督,保证因材施教的可能性。并且要引导学生积极对待慕课学习中会出现的倦怠感、孤独感等问题,及时予以帮助和鼓励,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和互动,营造积极正能量的学环境,给学生坚实的依靠。
(二)加快教师角色转换,成为“指挥家”
在以慕课辅助的课堂上,教师应由单纯传授知识变为指导监督学生获得知识。教师承担起的职责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过程的督促(参与)者、学习结果的监督者,切实担负起导学、促学、督学的责任。在慕课背景下,知识的传递并非完全通过教师,教师只是众多传递媒介中的一种,教师的主要责任是为学生提供课程的教学计划和知识框架,在技术上为慕课的开展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而具体知识的获得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产生。也就是说慕课课堂上的教师需要具备更为专业的知识素养、以应对学生课堂上思想激荡的火花;并且由于学生自身视野的局限,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学习目标等内容,因此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再者慕课时代的教师要具备更高的课堂掌控能力,使学生的交流互动不流于形式,而能真正学到知识,享受到自主学习和研讨学习的高效与乐趣。因此,慕课形式下的教师角色随着教学侧重点的不同,需要由知识传授变成参与、支持、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为慕课形式的课堂及交流互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并且在参与课堂进程中鼓励帮助学生,引导监督学生完成学习。
(三)提高教师以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核心的综合教学能力,成为“大学生”
慕课的产生与应用都和互联网技术有密切的关系。只有教师深刻理解了慕课背后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目的,才能更好的运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要适应新形式的发展并且不断学习相关的理论实践知识,提高自我以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核心的综合教学能力,做好面对机遇与挑战的准备。其次教师要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形式的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要,实现由学生被动学习到师生互动学习的教学方式转变。例如学习先进的慕课教育理念、研究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相关的慕课制作与维护技术、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并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时刻用最新的理念与技术武装自己,开展教学模式创新,走在时代的前列。实现教学手段由粉笔黑板到信息技术与传统手段相融合的转变。[7]再次,教师要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掌控教学过程的能力。如用信息技术实现签到、问题的集中处理、用大数据分析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效果,从而合理安排教学计划,达到学习的优化。综上所述,慕课在一定程度上会颠覆传统教育,却不会取代传统教育。无论技术如何先进,慕课形式多么人性化,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仍然是无可取代的。慕课至多会成为我们课堂的辅助手段或重要手段,却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育来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但在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慕课确实已经逐步侵入校园,破坏着传统教育的格局,高校教师应将这种趋势因势利导,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进行尝试与改革,将其变成真正有益于教师和学生的新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116-121.
[2]李志义.突出个性化培养,推行启发式和主动性实践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6(17):43-44.
[3]任友群.慕课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4(7):26-30.
[4]吴万伟.“慕课热”的冷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4(1):10-17.
[5]翟志勇.慕课(MOOC)时代的通识教育[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05-112.
[6]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10(2):63-66.
[7]李晶.慕课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9):37-40.
作者:韩荣荣 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