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途径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途径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途径研究

摘要:

主要从学生学习、教学运行组织和教学资源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提出了通识教育实施的基本思路与原则,并根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有针对性地探讨了通识教育实施的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

高职;通识教育;途径与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通识教育已经形成共识,也是大势所趋,通过研究与设计,也形成了许多很好的通识教育方案。但是在组织实施中,却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与困境,效果不佳。因此,除了设计好通识教育的课程与内容以外,有必要针对组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去研究解决的思路与办法,以保障通识教育实施的有效性。

一、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问题与困境分析

(一)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与困境

高职院校的学生总体上是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足,但是不容否认的是,本质上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想学习的。只是由于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许多学生学不到他们想学习的课程、想学的内容,没有适合他们学习的方式,不能结合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特长进行学习,只能被动的按照传统的方式学习。所以表面上更加表现为学生不愿学、不想学,甚至厌学。这就出现了学生们本质上想学,现实中不愿学、不想学的困境。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上的个性化更加明显,从而整体上也就表现为学生学习意愿的多样性。如果我们只是设计了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课程体系,就算这个课程体系再完善,也不可能符合所有学生的要求,也不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这就表现为学校单一的标准、刚性的与共性的要求与不能满足学生多样性和个性化学习需要的困境。学生学习的专业内容偏多、偏窄,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上面,可是作为从事任何职业工作都需要的一般的读写能力、数字计算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的关键能力与综合素质却普遍缺失,同时对工作体系的整体性缺少认识。这就造成学生基本的、普适的能力不具备,从而导致即使有较好的专业技能在工作中也难于很好发挥的困境。

(二)教学运行组织方面的问题与困境

高职院校基本上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实质就是学年制,所以通识课程基本上都是必修课程或少量的限选课程,还是在强制学生只能学什么。这就出现了应该学习的领域和可以选择范围与不能选择课程的困境;必须学习的内容与被动学习的困境。现在高职院校在教学组织的安排上,必修课程占到90%以上,且必修课程的门数多、每门课程的学时多,而且多是专业课,导致学生每周的上课时数达到25~30节左右,这本身已经把职业教育搞成了职业培训。如果再增加通识课程和学时,后果只会更加严重。这就出现了开设通识课程与周学时更多的困境;即使想让学生选择而没有选择的时空的困境。另外,高职院校教学运行管理人员数量偏少,且管理的水平与能力不足,管理手段落后,而实施选课制对于普遍万人左右的高职院校需要增加很大的工作量。这就出现了即使想让学生选择,但是组织管理的能力与手段和素质跟不上的困境。总之,高职院校的教学运行组织体系处于刚性、僵化、低效的困境。

(三)教学资源方面出现的问题与困境

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师结构是专业课教师多、通识课教师少,教师学科结构相对单一,水平与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整体学科综合性差,所以,很难开出内容丰富的通识课程。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普遍短缺、生师比偏高,再加上教学计划中课程多、学时多,导致教师普遍教学工作量偏大,一般每学期要上2~3门课、带几百个学生、每周要上15节左右的课,很难开出数量充足的通识课程。这就出现了通识课程数量不足、内容不够丰富,难以符合学生多样性和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困境,即无法满足学生自主选课需要的困境。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的分配上,基本上还是“计划供给导向模式”,即主要还是以学校为主导、供给为导向的计划分配方式,具有很强的供给的前置性、计划性和刚性,学校都是根据事先固定的计划去开设课程和分配教学资源,不可以轻易、随便的调整,其结果就出现了开设出来的课程学生不愿学,学生想学的课程和一些老师个人想开设的课程又没有资源来开设的困境。

二、通识教育实施的基本思路

为了实现通识教育的本终,高职院校必须坚定的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形成“培养职业化、学习个性化、规格多样化、数量动态化、过程柔性化”的培养思路,即: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是职业化的人才、具有较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个性化的,要把学习的选择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就业需求,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激发他们的潜能;同一所学校就是针对同一个专业,也要做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多样化,以符合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社会的多样化需要;每个专业培养的人才,从总数量到不同规格的数量,都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企业的需要及其变化,做到动态的一致;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依据需求的变化,要求的变化,做到及时的反应、柔性的适应。实施“按需培养、依学设课、因材施教”的培养方式,即: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学生的就业需求,“按需培养”;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选择,开发、设置和实施课程,“依学设课”;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基于学生学的情况,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高职院校设计通识教育的原则应该是:第一,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要求,不宜搞泛泛的通识教育,具有针对性;第二,符合职业教育学生的实际状况,不宜过分追求高大上,具有适切性;第三,整合资源,做到数量充足、内容丰富、多种层次,形式灵活多样,不宜过多的限制,具有选择性;第四,形成制度健全、机制灵活的教学运行组织体系,不宜规定的过死,具有可操作性。

三、通识教育实施的途径与策略

(一)实施学分制,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还给学生

自2014年以来,政府的有关职业教育的文件中,基本上都提到了实施学分制和开展学分认定的要求。学分制最核心的要求是选课制,高职院校只有把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想学习的专业、选择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课程、选择学习自己想从事的职业岗位工作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才有可能使得学生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一定范围内去自主选择学校安排和提供的通识课程,主动的去学习相关需要的通识课程的内容,达到我们通识教育预期的成效。

(二)构建科学的课程框架体系,合理控制总学分和学分分配结构

实施学分制的前提,是要设计一个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课程框架体系,合理控制总学分,合理安排必修课程、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的学分分配结构,为学生自主选课、为通识教育的实施创造条件。职业教育的课程框架体系构建应该是以社会需求、能力本位的职业需求和终身发展的个性需求为价值取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统一性、完整性、顺序性、相关性,共同化、核心化、组合化、并行化、多样化、个性化,开放性、选择性、动态性、灵活性、适应性等特征。因此,应按照“宽平台、核心化、多拓展、活模块”,构建“通识平台课程组+专业群(大类)平台课程组+专业课程组+专门化领域课程组+任意选修课程”的课程框架体系。这里“通识平台课程组”属于必修课程,除了传统的“两课”、外语、数学、语文、体育等课程外,还可以加入一些具有普适性质的通识课程。但是这类课程应该分层次组、分类别组开设,供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按组选择不同的层次和类别。这里的“专业群(大类)平台课程组”,旨在使学生学得宽一些,在专业群(大类)层面“通识”一些,针对工作体系贯通一些,避免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很窄的领域里面,甚至是一个点上。这里的“任意选修课程”可以分为“任意选修通识课程”和“任意选修拓展课程”两个部分,学分大致可以按照三七开的比例分配。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意愿和避免组织管理上的混乱,“任意选修通识课程”不再分不同类别和相应的学分要求,只要完成总的“任意选修通识课程”规定学分即可。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选择时空,保证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必须控制好专业学习的总学分和必修课程的周学时。建议各类课程学习的总学分控制在120学分,常规课程1学分=16学时,以保证必修课程周学时控制在20学时左右。否则很难保证学生有比较充分的选择机会,学校也难以真正实现把选择权交给学生的初衷。“通识平台课程组”控制在30~35学分,“任意选修课程”控制在15学分左右,其中“任意选修通识课程”5学分。同时通过控制总学分和必修课程周学时,也可以减少教师的必修课程的教学工作量,从而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开设通识课程或任意选修课程。

(三)实行“市场需求导向模式”的教学资源分配

实行学分制制度,要求与之相应的教学资源分配是以需求为导向的,要有很强的供给后置性、灵活性和柔性,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选择,动态、灵活、及时的调整。因此,学校对教学资源的分配要强调市场性,即教学资源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需求和选择去进行分配,努力开出学生想学的(通识)课程,合理的调整各个课程的开班数以及上课教师的人数与结构。这样的教学资源的分配方式,才能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选择需要,保证学分制得以顺利实施。

(四)利用慕课提升通识课程的数量与质量

鉴于目前高职院校开设通识课程的能力欠缺,导致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而现在社会上的各类慕课平台推出的慕课,许多都可以作为通识课程去学习。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借助社会上慕课中的通识课程资源,助力通识教育的开展。建议高职院校建立学校慕课学习与认定中心。其功能之一是组织实施本校开发的用于通识教育的慕课。功能之二是通过对网上慕课开设的跟踪调查,以及本校通识课程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意愿,为教师和学生推荐社会上适合作为通识课程的慕课,发送慕课的相关信息和开课通知,供师生教学参考。功能之三是与慕课平台建立联系,商谈把慕课直接引入学校,利用基于SPOC的慕课开展O2O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的相关事宜,如开课时间、进度协调、考试时间、成绩时间、有关的费用等等。功能之四是对学校有组织的慕课学习集中组织在线考试,既使是对于学生个人学习的慕课,在该慕课网上考试时段,学生也可以申请到学校的慕课学习与认定中心来考试,以解决考试的真实性问题。功能之五是认定慕课平台颁发的课程证书,如果学生慕课学习通过了,慕课平台颁发课程证书并注明课程学分,学校就可以通过上述措施予以认定,作为任意选修通识课程认定学分。

(五)开展成果认定,扩大通识课程的范围与形式

通识教育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通过学校的正规教育进行,也可以通过非学校的正规教育进行,既可以通过学校正式的课程进行,也可以通过学校非正式课程进行。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慕课以外,还可以包括参加创新工程,参加数学建模、物理建模等科学竞赛和辩论赛、语言类竞赛、文史类知识竞赛与作品,艺术类表演与竞赛和美术类竞赛等等。可以根据取得的成果,按照规定和标准取得任意选修通识课程的学分。

(六)实行学业导师制,给学生以适切的指导

建立导师制是实行学分制的必然要求。学业导师是学生熟悉大学环境,融入大学生活的重要引导人,每个学业导师的工作质量的高低整体上将直接影响到学分制(选课制)实施的成效。因为我们职业教育的学生自我认知能力、选择判断能力不足,所以每一个学生在进行选择时,都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困惑。所以学业导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就业、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从而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类别和层次的通识平台课程组、选择专业课程组、选择专门化领域课程组、选择任意选修课程,引导学生选择慕课、参加相关的竞赛与活动。学业导师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排忧解难,还为其情感上、精神上、文化及社会交际上提供各项支持。

(七)专业课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

由于高职教育的正常学制只有3年,且相对而言学习和训练的职业内容较多,所以很难有更多的学分专门用于通识教育。因此,应该采取措施把专业课程的学习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一方面,关注通识课程对未来专业课的支撑的衔接性;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引入专业(职业)文化、关注语言表达、数字计算、绿色环境意识等内容与训练,要求教师要在专业课的教学中,结合自己的课程特点开展通识教育。

(八)在通识课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深度改革

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理念,要理解通识教育对一个人长远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对后续专业课的支持,在现有的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把最新的信息、知识带进现有的体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紧跟时代的变化和脉搏。如把年轻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带进两课,通过对现实问题不断地讨论和反思,带领学生去体会、应用思想、哲学思想,真正学以致用,把两课的价值体系带入指导自己的人生;把学生最感兴趣的题材带进语言课的教学,让学生有阅读的欲望、分享的欲望,让语言课的教学成为一个学生主动去阅读分享的盛会;开出系列支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类课程,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通过不断实践,提高文化素养,提升沟通能力。任课老师只有花大力气改革通识课的教学,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才能把通识课变成学生喜爱的课程。

(九)提升管理素质与能力

要加强教学教务管理队伍的建设,配备必要的教学秘书人数,开展教学运行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执行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实现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引入和建设适于学分制实施的教学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从而保证选课制和学分认定与管理的顺利实施。总之,职业教育的通识教育有其自身的内涵与要求,面对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学习态度偏的职业教育学生,开展通识教育不仅要理念先进、方案科学、课程丰富、形式多样、内容适切、方法得当,还需要制度、体系、机制、措施、手段等方面的协同配套,方能产生实效。

作者:汪治 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汪治.高职院校学分制制度体系的系统研究[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

[2]刘红燕.重构高职院校课程框架体系的范式与功能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56-161.

[3]刘红燕.职业教育“慕课”建设分析与应用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9):78-81.

[4]路荣平.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探析[J].职教论坛,2011(19):16-19.

[5]全立新.高职院校通识课程实施的瓶颈与对策[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