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学生工作实践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通识教育学生工作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通识教育学生工作实践

摘要:

纵观寰宇,横览全球,社会急剧转型,潮流日新月异。为适应时展的要求,致力于培养“自由全面发展人才”的通识教育理念被中国高校积极引入,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也为各高校迈向教学实践新道路指明了方向。在这一时代变革的背景下,立足于“第二、三课堂”的学生工作也应当在通识教育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其需要推广通识教育的文化理念、完善通识教育的实践意义、达成通识教育的育人目标,最终将通识教育“落地”。

关键词:

高校;学生工作;通识教育;二三课堂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交流频繁,社会生活愈加多元化,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也基本实现。面对新的时代,只有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饱受人文精神熏陶因而保持自己主体性的人才,才能够承担起推动未来发展的重任,并从容不迫地分享多样的现代文明。为适应时代对人的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当代中国高校积极引入了富有浓郁人文气息的“通识教育”理念,通过相关课程的开展,争取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以“第二、三课堂”为平台开展的学生工作,需要有力地避免通识教育成为“空中楼阁”,并推动通识教育的发展。

一推广通识教育的文化理念

“通识教育”的概念出自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即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熏陶,凸显其人格完善与修养提高。[1]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源自哈佛大学1945年的《自由社会中的普通教育》,强调将学生培养成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2]由此可见,“通识教育”的古今含义并非判若云泥,相反,它们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这一层面保持了高度的一致,而这正是“通识教育”这一概念最宝贵的文化理念。目前国内高校的课程忽视对人才的多方面培养,多将着重点放在就业需求、社会热点和专业教育上,遑论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弥补这一缺陷并发展通识教育,当今学生工作首先需要推广通识教育的文化理念。通过确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而开展的一系列学生工作往往能吸引同学们参与其中。在这一过程当中,大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得到锻炼,为人处世的正确态度逐渐养成,责任心得以增强,全面发展的基础也逐渐夯实。随着系列工作的开展,学生的人文精神慢慢充实,道德水平渐渐提高,这些将显著提升学生对于人文素养的认可度。除此以外,学生工作还应更多立足于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宿舍生活、学生竞赛等第二、第三课堂平台,这将会极大促进校园文化精神的建设,并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这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大学精神的塑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总而言之,为了推动通识教育的发展,当今学生工作首先应当努力推广通识教育的文化理念,倡导学生广泛涉猎多个学科的知识,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知识,“腹有诗书气自华”,提升人文修养。在鼓励学生发扬个性的同时强调集体意识、道德责任,注重校园精神建设,注重个人精神风貌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提升同学们的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深入人心的通识教育文化理念必将在校园里形成良好的风气与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不断鼓励学生全方位提升自己,主动求知,完善人格。

二完善通识教育的实践意义

在当代中国高校,“通识教育”往往被等同于其核心载体“通识课程”[3]。因而从开展的过程上看,通识教育往往借助课堂教学的形式完成,学生所接受的人文精神培养、心理素质训练等等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没有被付诸实践,更没有被学生真正内化、转换为个人的能力,通识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之间出现了断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工作在课外校外开展时应该摆脱与课堂教学并行不悖的“双轨制”,完善通识教育的实践意义,有意识地吸取通识教育的课堂教学内容。其理念应符合通识教育的精神,同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分主题、分对象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实践与行动搭建起课堂教育和生活实践之间的“桥梁”,做好课堂与生活的衔接,使得学生在课堂以外继续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在实践中真正提升自己的素质,在轻松的氛围中受到教育、体验世界、感受文化与信仰。通过学生工作完善通识教育的实践意义,将通识教育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工作的课外实践紧密结合,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够使学生在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下提升自己的实践水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激发学习的动力;同时又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通识精神、对通识教育课堂内容的理解,改善思想政治觉悟、行为规范和道德情操,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成长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做好思想与实践上的准备。

三达成通识教育的育人目标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说过:“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生活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显而易见,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在教育模式这一层面是相对而言的,前者强调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的培训,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的训练;而后者主要关注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4]其根本目标是育人,通过广泛共同的文化教育提供学生全面的知识和开阔的远光。如前所述,学生工作往往凭借丰富的资源、多样的选择、充足的空间,成为通识教育中课堂与生活的“桥梁”。为了将通识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学生工作的开展也应该以“育人”为根本指向,注重能力教育、修养教育和公民教育。

(一)注重能力教育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名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其中指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以及学会生存。[5]对于当今中国而言,大学的任务是让学生摆脱曾经的“象牙塔”状态,更广泛地接触生活,通过生活实践获得学习、共处和生存的能力。而立足于“第二、三课堂”的学生工作更应该依托强大的资源,通过教育以及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培养团队协作、挖掘潜在能力与优势、发挥天赋特长、启发多元思考的平台。在“育人”目标的指引下,注重能力教育的学生工作将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人际交往与组织协调的能力。

(二)注重修养教育

修养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文化与教养,力图通过整合性的知识涵养理性和价值思辨。黄俊杰认为:通识教育的本质在于启迪学生的心智,开发学生思考能力,建构学生的主体性,促成学生人格的完整发展,提升学生道德福祉。[6]对于学生工作而言,注重修养教育的一系列工作和活动可以成为当下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有力补充,并有助于实现通识教育“培育学生道德修养”的目标。在当前形势下,学生工作的开展应该有更大的自主性,从组织生成到各种活动的安排都应该避免人际结构的狭窄性;在学生参与学生工作的过程中,更多给予自主选择、建构自我世界、建立自主人格的机会;倡导学生在交往中相互影响,激发个体的满足感,锻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让学生工作成为完善学生人格的良好途径。

(三)注重公民教育

在当今中国已经进入公民社会的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也应该为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补充通识教育中的公民教育而努力。现代的大学不是知识的集中营,也不是职业的培训所,它培养出来的应该是有信念信心、有理想追求、有公民荣誉的未来社会精英,而这些也正是实施通识教育的目的与核心。与此相对应,当今学生工作既应该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心理需求,也应号召并创造机会,使大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接触社会、走向社会,体验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公民行为。因此,学生工作的公益性特征和志愿者精神应该更加突出,创造一种共享包容、多样互补的氛围。以“育人”为根本目标,以能力教育、修养教育和公民教育为主要方向的学生工作,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通识教育精神的贯彻和落实,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成长机会。通识教育能够真正作用于大学生,离不开学生工作对其文化理念的推广、实践意义的完善、育人目标的达成。[7]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总体而言,文化理念的推广烘托了通识教育的学习氛围,构造了通识教育的精神内核,成为了推动学生成长成才的原动力;实践意义的完善将通识教育从课堂带到了课外,从理论带到了实际,让同学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规律,加深理解;从三个方向达成的“育人”目标更是将通识教育“落地”,全面促进和提升了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生活能力和道德境界,接好了完成通识教育目标的接力棒,让大学生真正走上了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康庄大道。

作者:刘爽 闵光辉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徐辉,季诚钧等.高校通识教育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4:61.

[2]罗闵.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创新与改革——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工作组报告[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28(5).

[3]张莉鑫,王丽雅.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大学第二课堂建设[J].北京教育(高教),2014(Z1).

[4]李曼丽译.(美国)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9-40.

[5](美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6.

[6]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

[7]吕迎春.基于通识教育的高校社团课程活动探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