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健身需求科学指导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通识教育健身需求科学指导,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通识教育健身需求科学指导

【摘要】

为适应知识日益更新换代的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和通识教育学院各本科多个专业共存的实践要求,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要义、《大学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构成进行初步研究,在全面反映各专业特色、把握各学校优势发展;剖析其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分析《大学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和课程体系;为大学体育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的实践和科学化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通识教育;服务策略;课程指导

1前言

随着高校专业和学生人数的增加,《大学体育》课程的开班数和各单元班的学生人数均增多,导致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日趋紧张,这就要求我们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优化整合问题摆在更突出的位置予以考虑,这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关于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总体整合问题的研究有零星阐述,但从学科进行各本科专业间共享资源、教学计划优化组合、课程设置打通培养等问题系统的研究尚为欠缺。尤其是《大学体育》等类似的公共必修课程,结合对培养“本领过硬的高素质和拔尖创新专门人才”,扩大学生自选学习内容的空间等问题的研究非常匮乏。另外,在信息时代和终生学习时代,如何让学生学会科学的锻炼方法,掌握有效的锻炼时间,懂得终身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作者通过对通识教育资源配置的服务策略与健身需求的择优任教及科学化管理来弥补此类研究缺限问题上的不足。

2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以《大学体育》课本教材为内容,与专任体育教师进行教学计划调查研讨,以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受众学生2012、2013级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国内相关大学通识教育学院的有关资料,包括体质测试资料、湖北大学历年体育教学计划和内容,收集有关学生健康体质相关资料。(3)调查法:选择不同专业、不同时段、不同选项具有代表性的课堂进行规定项目、标准和实施单元的教学过程及其绩效的认知调查研究。对其现状进行客观评价。(4)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即注重对课程设置效果的理性分析,同时课程开设现状进行展开和论证。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通识教育的内涵及

《大学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框定通识教育的定义来自英语generaleducation。当19世纪初帕卡德教授(美国)首次提出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合并培养,就引起了学者们热衷关注,于此同时开展的讨论与研究也很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认可及规范性表述。通识教育课程通常是指非专业课程。它涵盖着学科间各本科专业基础教育、全人教育、终身学习教育阶段教学的全部课程,具有强大的资源聚集与互动功能,它对加强本科专业的基础教育间的学科统一,教学设置优化、师资资源共享,推动学校基础教育的同步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同的学校,对其也有不同的要求。《大学体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大学本科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获得健康体魄。

3.2现状与分析

(1)《大学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和课程体系我校通识教育的《大学体育》课程均能较好执行“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基础教育的规律,把握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共同发展方向,充分体现湖北大学的办学特色以及基础教育学科优势。课程设置指导方案的修订在参照04、08、13等版本本科培养方案的同时,遵循各专业学科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有自主选课的权力,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大学体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三大模块将各种知识会通、贯通于通识教育的内容,同时体现大学自主化、校园民主化、教学多元化等形式,为新一轮本科教育的内容、基础教育的培养方案的制定打下良好的基础。(2)《大学体育》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整合的认可度虽然受学校环境、师资、教材等各方面的影响,各校《大学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并不相同,但对设置整合的认可度均持积极态度。优化整合通识教育课程的影响因素和认可度主要用来体现教学效果,已被很多高校采用。调查发现:对《大学体育》通识教育选修课程4.2%的人持认可态度。对通识教育基础的类别认可度相对较低,平均值只有3.75。认为学科必修技能是最普遍的教学形式,它有突出的适应大学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的特点,较能反映当前本科教学基础素质的要求和发展趋势。(3)《大学体育》通识教育培养方案的比例结合当前国内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湖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本科教学计划在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过程中,安排了通识教育基础必修课、学科必修技能、专业方向教育选修课3类课程。调查发现,它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大学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强壮的体魄、良好的体育素养的合格人才,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另有20%的必修课比例分配为平时的学习态度。大多数人认为:课程模块的分配比例合理,持赞同意见。(4)运动健身科学指导选修课程的开设有待完善选修课的开设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天地。从统计选修课的开设情况来看,训练学类选修课程、创伤康复类选修课程、健身科学指导等管理类选修课程的开设不多,通识教育学院通常开设了通识教育基础必修课、学科技能必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程,除专业特色课外在选修课程上打通了培养。部分学院由于种种原因仍没有采用共享和互通的原则开设出某些选修课,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实施名师优教。选修课开设对学生的作用是很大的,很多学生在选修课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4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4.1研究结论

《大学体育》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全人教育,同时应系统设计,避免因专业设置划分过细而使得课程内容重复、课程设置滞后、教学内容更新缺乏灵活等弊端;优化整合专业课程的实施受政治、经济环境,课程本身及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4.2对策建议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全人教育,避免学生因过度的专业训练而导致人格发展的偏颇;《大学体育》通识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终身学习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为学生离开校园后的持续学习打下基础;实现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科学合理安排平台通用课程的教学顺序,刪除简单重复的部分内容,以体现课程设置改革科学性;大胆进行培养方案创新,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平台渠道体现人才培养优势,充分发扬优良传统、继承保持学校特色与创新思维结合原则,较好提升通识教育的地位,体现人才培养服务的优化模式,改进学生健身需求质量的科学化管理。

作者:俞丽萍 单位: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7-2-17.

[2]俞丽萍.关于体育学科各本科专业平台通用课程设置整合方案的思考[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5).

[3]刘端文.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解读、解惑与解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俞丽萍.体育学科各本科专业平台通用课程实施效果与改进策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