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与通识师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通识教育与通识师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通识教育与通识师资

摘要:

近年来,我国高校日益重视大学通识教育,为此投入大量的资源,以期通过开展通识教育来改善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高校的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力。在高校通识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之际,审视大学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学生提供了解其他专业领域的机会,通识教育并不是任何专业教师所能胜任。“通识课教师不通实”是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影响通识教育目标诉求的实现,制约通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改变“通识课教师不通识”这一现状任重道远,需要高校在通识教育的师资引入和师资培养方面做出改变。

关键词:

通识教师;通识教育;高校;教育影响

在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高校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逐渐被认为是其所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其培养的学生所以称为一流人才的一项关键因素。在这种认识下,我国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通识教育,期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接轨国际一流大学,以使我国的高校同样具备世界一流大学的资源和条件。通识教育的目的旨在关注学生“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的教育,关注学生“做人”方面的教育,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理智的和谐发展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所不能有效地完全给予的,也不是专业教育所首先关注的;与专业教育相比较,通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陶冶和训练,而首先关注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1]。通识教师应是既认同通识教育理念,又要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和较宽泛的知识面,同时还具有运用不同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方法和能力以及良好教学水平的教师[2]。然而,在我国高校如火如荼地推进通识教育进程中,一直存在但还未引起注视的现象———通识课教师不通识,有可能成为我国高校推进通识教育的潜在障碍。

一、高等教育对通识教育的诉求

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有不同的原因,但都有特定的诉求,希冀通过通识教育的开展,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强化高等教育的功能,克服高等教育的不足。

(一)高等教育对通识教育的目的诉求

高等教育以专业教育作为自己的特殊使命,在人类文明的传递与创造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高校专业教育的专业优势在现代文明中日益凸显出一些不足,其力求克服传统教育“通而不专”的同时却产生“专而不通”的问题,是制约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目的诉求在于:

1.通识教育弥补其对人类生活、生存教育侵蚀的诉求

在高等教育阶段,由于专业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来进行专业学习,这个过程中增强专业学习的效果,但同时减少学生融入生活、学会生存的时间和空间,使得学生的人生发展轨迹出现偏转,从完整的人向着残缺的人发展。高校开展通识教育,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关注自身生活和生存发展,以弥补专业教育对人类生活、生存教育的侵蚀便是目的之一。

2.通识教育弥补其对人类文化整体性、系统性侵蚀的诉求

人类文化具有整体性、系统性,但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使得人类文化出现分割、分类,而高校的专业教育进一步加大人类文化的分割、分类。人类文化在分割、分裂状态下的传播与发展,在增强其分割性、分裂性的同时,也使得接受高校专业教育的人成为片面发展、碎片式发展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人及其文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弥补专业教育对人类文化整体性、系统性的侵蚀,促进高校学生成长为完整的人。

3.通识教育弥补其对人类思维开放性侵蚀的诉求

人类的思维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高校专业教育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集中性和单维性,有利于学生更加专注、更加深入到专业学习中,形成各不相同的学科思维、专业思维。但是由于思维惯性及思维优势的存在,专业教育下形成的学科或专业思维往往成为学生对学科或专业之外事物的思维方式,形成所谓的“专业人士”或“学科人士”,但实际上使得学生的思维趋向单一、封闭,阻碍学生与自然、社会的融合。高等教育尤其是专业教育的发展,正在使人类的思维由适应性走向工具性,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弥补专业教育对人类思维开放性的侵蚀。

4.通识教育寻求提升自身“专效”的诉求

近现代专业教育的发展,使得人类在学科或专业的研究更加专注、深入,进而实现人类文化的大发展,体现专业教育的优势和效果,促使专业化成为人类学习、工作、生活的追求。在人类社会日益专业化的背后,人们发现事物的整体性、系统性已经不复存在,这反而制约人类社会专业化的速度和水平。近年来,专业教育优势下的弊端已经逐渐为人类所熟识,跨学科、跨专业、跨文化的专业教育正在成为专业教育的新探索,以求通过这种反专业化来促进专业化,提升专业化的效果,通识教育成为专业教育寻求克服专业弊端、提升专业实效的诉求。

(二)高等教育对通识教育的师资诉求

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有多样的目的诉求,这些目的诉求不仅要体现在高校开设的有别于专业教育的通识课程上,还要体现在高校对通识教育课教师有不同于专业课程教师的师资诉求。

1.知识通

高校对专业课的教师要求专而精,以求通过专而精的教师为学生带去专精尖的知识,引领学生深入到专业领域,增强其专业知识的深度、厚度和广度。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弥补高校专业教育知识优势之下的劣势,而不仅仅是为学生开设一些专业领域之外的课程,再由专业领域之外的专业课教师实施这些课程。高校专业教育的普遍性使得通识课的教师必然会有自己特定的专业领域,但还应在专业领域基础上具有广而博的知识,能融会贯通各个学科、各个专业领域,具有对人类知识整体性、生活性的认识和运用的习惯,而不仅仅是以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其他专业领域的学生带去新的知识领域。

2.思维通

高校的专业教育注重专业性思维,必然要求专业课教师具有专业思维,必然培养出具有专业思维的学生。然而,人类思维具有惯性和易用性的特点,使得高校专业教育下的学生在思维上日益专业化,并延展到专业之外的事物,以专业性思维对待非专业活动。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弥补高校专业教育对学生专业思维的过度发展而产生的弊端,要求通识课教师培养学生在专业思维基础上的整体性、发散性思维,而这只有以自身的整体性、发散性思维来实施通识教育活动,才能为学生带去可见的、示范性的作用和影响。

3.方法通

高校专业教育要求专业课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方法,以便开展专业研究和专业活动,这逐渐使得学生形成固定的方法论,且慢慢习惯于将其运用到专业之外的领域,减少或减弱对人类社会活动普遍性方法的使用,忽略其他专业领域的方法,只能“自古华山一条路”而不能“条条大路通罗马”。通识教育课教师如果只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并养成专业方法的习惯,则在此方面和专业课教师无异,只不过为学生在本专业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一种新的专业方法而已,无法使学生获得通识教育诉求的人类普遍性原则和方法。高校对通识课教师要求既具有专业领域的方法,又要适应人类活动的普遍性原则和方法。

二、高校“通识课教师不通识”的表现

虽然高校对通识教育有多种多样的诉求,但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由于开展时间较晚、开展程度较低、开展范围较窄因素的限制,使得我国通识教育还远不能实现其预设的目标,这其中由于“通识课教师不通识”而达不到通识教育的要求是其制约的因素。

(一)通识教育课教师主体来源仍为专业领域

我国高校通识课教师虽然承担的是通识课,但其本身仍然是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从事的仍然是专业领域的活动,只不过是去为自身专业领域之外的学生开展专业领域的课程而已。目前,我国通识课教师一部分是源于高校专业调整过程中富余的、专业领域课程不足的教师转型而来(其实并未转型,只是转了任课身份而已),还有一部分是专业领域教师处于专业喜爱而致力于推广专业领域便主动参与到通识教育活动之中,另外一部分则是高校为了弥补通识教育师资不足而引入的承担通识课的专业领域的教师。总之,不同来源的通识课教师皆属于专业领域,只是在为专业领域之外的学生开展专业领域教学而已,本身并不具有跨专业、跨学科的基础,更谈不上融会贯通专业领域和生活领域。

(二)通识教育课教师习惯于用教学专业领域的范式方法

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开展现状看,通识课教师普遍直接将专业教学移植到通识课教学中,仍然在以专业教学的方式、方法开展着通识教育教学活动,没有将通识教育教学活动与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区别开来,相当于用专业思维、专业方法去培养学生的一般思维、一般方法,必然难以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诉求。

(三)通识教育课教师的生活领域逐渐融入专业化

高校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把人类从日益深化的专业活动中解放出来,使人类能重新回到生活世界。但是我国高校专业化教育的影响已经旷日持久,其专业性难以改变,尤其是高校教师的专业性特质远超于其他社会领域。高校通识课必须从人类生活的整体性去培养学生的知识、思维、方法、态度等,这需要通识课教师具有这方面的经历和经验,但实际上,我国高校通识课教师的生活非常专业化,已经将专业活动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三、高校应对“通识课教师不通识”的策略

通识课程任课教师要精深各种相关知识,在知识和学科之间建立起能影响学生“完整”发展的系统脉络,是一种对于学生灵性的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3]。在我国高等教育当前的发展情境下,高校几乎难以对“通识课教师不通识”的现象做出迅速的积极改变,只能以渐进式的路径去逐步增加通识课教师的通识度,以逐步建立起适应通识教育的通识教师队伍。高校可以在通识教育师资的培养上入手,制定适合的培养战略,提升现有的通识课教师的通识度。高校一定要从观念和行动上有所转变,不仅要把通识教育开展起来,还要把通识教育做到实处,避免走过场。面对专业教师上通识课这种不可避免的情况,高校要切实认识到通识课教师不通识,会使通识教育的功能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背离通识教育的初衷。通识教师培养不仅要注重通识的知识,还要注重通识的观念、思维、活动方式,使通识课教师首先自己能成为走向通识的人,进而为学生带去通识的影响。高校可以在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上入手,制定符合通识教育目标的课程体系,使得通识课教师在此课程体系下开展通识教育活动,减少通识教育教师通识度不足对课程实施的影响。在我国高校,通识课其实就是专业课,只不过是学生所修专业之外的专业的课程而已,其结果可能就是增加学生对另一个或几个专业的认识,离通识相去甚远。高校的通识教育必须建立在通识课程的基础上,要设计基于人类活动领域的课程而不是专业领域的课程,在活动领域中发现、学习和运用多专业领域的知识、思维、方法等。发挥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提供适合的通识学习方案,使得学生能够在学校的支持下开展通识学习活动,减少通识课教师通识度低对学生通识发展的制约性影响。大学生已经具备完全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只能是为其增加有限的几个专业领域,无法通过有限的课程帮助学生获得无限的通识。高校可以学习国外大学的通识教育方案,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为学生设计自主的通识教育发展方案,供学生参照和实施,发挥学生自己的学习成长能力。通识教育在我国的高校仍然任重道远,能否认识到并切实应对“通识课教师不通识”这种状况,是我国高校能否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重要前提。

作者:苏方勇 单位: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7.

[2]蒲波.通识教师: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基础条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35.

[3]王玉俊.论大学通识课程任课教师应具备的素养问题[J].文教资料,2011(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