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原则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原则,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原则

摘要:

现代社会的高职人才培养中普遍是“专门化”“工具化”的培养方式,唯有在高职教育工作中融入通识教育思想,才能使所培养的人发展成为全面的“社会人”。文章在探析通识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提出课程设置原则

关键词:

高职教育;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加快了知识更新速度以及新技术的传播周期,使得社会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调整,职业种类和岗位工作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娴熟的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在这个变化迅速的世界中游刃有余。职业教育本身就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而作为专门培养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更要响应时展的要求。在快餐文化侵扰的社会环境中,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专门化”“工具化”的功利主义倾向,很大程度上导致知识能力被割裂和异化。那么增强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潜能也就是在未来职业中必须具备的宽泛职业迁移能力,成为现代市场形势下高职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新问题。唯有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融入普遍的通识教育思想,才能推动高职教育良性、健康、长远的发展。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二十世纪初,美国学者帕卡德首次将“通识教育”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引发人们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广泛研究和探讨,学者们对此有不同的见解。美国教育家赫钦斯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理性的人,所以“通识教育是对每个人的教育,它将有一种更深刻、更广泛的效用,它将培养各种理智的美德”。英国学者纽曼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的理念,因为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而所谓“普遍意义上的知识”是反映人类艺术、哲学、文学、历史等方面的自由知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人们彼此之间一种精神知识层面双向传递活动,所以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灵魂的教育,致力于发觉并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其教育内容应是促进受教育者自我了解、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东西,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可见,通识教育具有基础性、普遍性、综合性、全面性的特征。通识教育与专业性教育不同,它是一种建立在人主体性上的教育,“通识教育的本质是发展每个人的心智力量和责任感”,它超越教育的功利性与实用性。所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本质内涵就是唤醒学生自我的“主体性”,以完成人的自我成长、自我发展,让学生未来拥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成为一个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的国家公民。通识教育所传达的理念可以转化为推进人职业进步的强大推力,它能支配着学生的思维、情感、品质等以十倍百倍能量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学生成长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职业人”。这种具有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素质的“职业人”,才是现在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这种人才的培养如果没有通识教育的强大助力,依靠单纯的技术训练和工作经验根本不可能完成,所以必须将通识教育纳入高职教育。

二、在高职教育中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现代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同时科技也导致职业种类和工作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职业更新频繁,知识和技术的总量呈爆炸式增长。像现在一些大的工程项目、科研课题,包括某些社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跨领域的专家、跨学科的研究人员共同合作。在高职教育中实施通识教育正是满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授予学生多元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面对未来职业的不可预期的变化时,能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无论是专业性教育或是非专业性教育,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类别,它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其次,它承担着对大学生人格陶冶和教育的责任。但因为高职教育面向特定的职业领域,会使人的发展可能片面“工具化”“技能化”。高职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注重学生生理、心理、智力和技能等的全方面协调发展,其最终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所以通识教育的实施可以使人才的培养避免“技能化”和“工具化”,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有效途径。

(三)现代职业教育终身化的需求

在现代的学习化社会里,终身学习能力是一个人必需并且必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等教育仅仅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入门阶段做准备是不够的。随着各种新技术、新问题的不断涌现,需要人们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学会处理工作或生活中各种纷繁复杂情况,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各种棘手的问题。通识教育符合终身教育的思想,只有通过不断加强通识教育,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社会的变化和职业进阶的要求,更好地参与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

三、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

相对于职业技术教育,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更注重发展学生的人性、态度与价值观,它是一种宽泛的、广博的、教养性的普遍知识,它是知识的基础性与综合性的统一,知识的针对性与全面性的统一,知识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对大学生的教育具有定向性和实效性。实施通识课程尤其要注意它的基础性,因为基础文化知识是所有知识中最稳定、最核心的部分,它是生动活泼学习其他知识的根本,对人的成长和素质能力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在具体的课程内容选择上,围绕培养“完整的人”的目的,各类高职院校应结合各自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构建适合本校的通识教育体系。一般来说,大部分高职院校通识课的内容基本上是以人文学科为主,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种领域的基本知识,包括社会实践、职业教育知识等等。具体而言,通识知识包括以下几个系列:①人文学科系列:如文学、历史、哲学及伦理学、美学、心理学、宗教、文化学等科目。②社会科学系列:如经济学、政治学、新闻传媒、法律、社会热点问题分析等科目。③自然科学系列:如自然地理学、应用计算机技术、生物学、环境、农林类、信息科学、医学等等。④实践技能系列:如语言和文字表达、社交礼仪、现代通讯、记录与计量、检测工具的使用、电气常识等。⑤职业教育系列:如职业规划、职业现状与前景介绍、面试技巧等。

四、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推动了现代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职业结构和劳动岗位的内容发生着持续的变化,由此形成了不同的行业文化和人文背景,如网络环境中时尚买手文化、微商文化等。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人们时间与空间距离,文化知识传播更新换代的速度愈来愈快,使人们接触多元价值观、多种文化的可能性更大。现代人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类型的特点,高职通识课程体系可根据实际情形在教学内容上吐故纳新,在课程结构安排上应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社会性等特点。通过建立开放性的课程结构,使高职院校在各方面适时调整更新,使学校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基本保持同步,这样有助于学生先进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教育走在时代的前沿。

(二)整合优化原则

科学技术发展使知识呈现出无限增长的趋势,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汲取不断更新的无限知识,这就需要对高职通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优化。贯彻整合优化的思想就是要打破高职原有课程学科之间的界限和摆脱固有知识结构的束缚,以培养目标的多元化需求作为学科设置和课程内容取舍的基准。这种整合除了要遵循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外,还应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态度的合理形成与协调发展。高职通识教育要在整合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课程与学习者的学习生活、工作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精简优化课程门类,强调课程内容应具有培养学生社会生存适应能力和多方面潜能的价值,具有发展和完善高职学生多方面兴趣、能力和需要的作用。再者,课程难度要适中,避免重复滞后,突出整合知识的必需的基础性、适应性、综合性、广泛性。

(三)本土化原则

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要坚持本土化原则,这主要出自三方面的考虑。其一,学生是课程的主要实施对象,在课程活动中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作为一个独立鲜活的个体从出生起就在本土文化的背景下成长,在不断的内外活动交往中,获得生动、活泼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建构了自己独特的认知习惯、思维模式、态度等,而这些经验和体验无不带有本土文化的烙印,深深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兴趣、个性。所以在设置通识课程时,课程取向要根植于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中,以他们所具有的本土思想和习惯为中介创造性地转化课程及其所蕴含的知识、道德等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的价值。其二,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环境接轨,因而会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职业教育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对外界环境的感应尤为灵敏。中国的职业教育也一直积极进行跨国交流与合作,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热门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被引进和借鉴,为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及职业教育的改革服务。不过我们发现在学习国外某些先进的意识理念时,因为受自身的文化传统、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照搬西方的做法,会造成水土不服。通识教育应鼓励多元文化的交流,反对简单的“拿来主义”,因为“任何课程的发展都必须考虑本土的文化处境”。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必须从我国的历史发展特点和文化优势出发,反映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现实需要,进行中国的通识教育。所以,高职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必须要依托于本土的文化环境,结合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项因素及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超越西方文化教育分析框架和实践模式,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对学生加强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通识教育课程模式构建过程中,必须坚持开放性、整合优化和本土化原则,以满足现代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代职业教育终身化的需求,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罗志英 马宏伟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2]任钟印.世界教育名著通览[M].武汉:湖北出版社,1994.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4]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许良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丁钢.价值取向:课程文化的观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18-20.

[6]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7]刘根正.中国职业学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58-62.

[8]胡燕燕.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