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通识教育改革探析(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地方高校通识教育存在教育体制滞后、教育理念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如果直接采用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方案,执行难度很大、可行性较低。可以引入MOOC/SPOC教学的理念与方法,充分利用MOOC/SPOC平台上大规模的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弥补地方高校在师资力量、课程设计等方面的不足,倒逼学校和教师放弃传统知识传授型通识教育模式,转而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
关键词:
地方高校;通识教育;MOOC;SPOC
1我国通识教育的现状
通识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核心特征,其目标是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刘铁芳,2012)。我国通识教育虽起步较晚,在借鉴西方先进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基础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与“通识教育文库”、复旦大学以住宿书院制和导师制为辅翼的通识教育培养体系等,通识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必要环节(张楚廷,2008)。然而,相对于西方成熟的通识教育体系,我国通识教育存在缺乏自觉的本土化纲领、根本培养目标不明确、教育内容的选择没有章法等问题(张亮,2014),许多地方高校在通识教育改革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向严重,在不符合自身条件的情况下甚至是没有明确理念的指导下随意的开展通识教育工作(李帅军等,2012),通识教育体系已陷入踌躇不前的困境之中。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深入反思过去二十我国通识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提出在从现有体系的整体制度设计(孟卫青等,2013)、本土化指导思想、本土化培养目标(张亮,2014)、课程体系(孙华,2013)、教师体系、授课模式等方面开展通识教育改革探索。少数知名大学逐渐接受了上述思潮,并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与实践。如2014年清华大学建设通识教育课程基地,负责全校通识课的规划与协同。同时试点书院制博雅教育,在部分院系推广较为完整的两年期通识教育体系。2016年复旦大学打破学科壁垒,对实施10年的复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进行大调整,不同院系、学科和专业的优秀教师共同规划同一个单元的课程。然而相对于知名大学,地方高校一方面要承担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国家战略,教学体系转向职业化。另一方面,地方高校普遍存在教学目标模糊、师资力量薄弱、课程体系设计随意等问题,通识课程教学往往异化为“漫谈”或知识灌输,学生也以“好过”作为公选通识课的选择标准,这与通识教育的初衷大相径庭。由此可见,在地方高校开展通识教学改革更为迫切,改革的执行难度却更大。
2MOOC/SPOC驱动地方高校通识教育改革
2012年以来,MOOC/SPOC等网络教学模式逐渐兴起,学生(或任何人)可以通过MOOC/SPOC网络平台(如Coursera、中国MOOC大学等)分享海量的免费课程。对于师资力量薄弱的地方高校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徐葳等,2014)。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用户在MOOC平台上通过视频课程学习、习题测试、直播互动与论坛讨论等过程,自主完成课程学习,并根据课程完成度获得相应的课程认证书。然而,MOOC单一的在线学习形式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师生缺少面对面的交流、缺乏对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难以把握学员的学习进度等,课程的完成率普遍较低(桑新民,2014)。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分校又提出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并被逐渐推广。SPOC是指将MOOC的在线教学资源(如视频、资料、测验、在线作业、论坛等),应用到小规模的实体校园注册学生的一种课程教育(康叶钦,2014)。实现了MOOC和传统校园面授课堂教学的结合,能有效地弥补MOOC的短板。可以看出,SPOC采用的是在线(On-line)学习与线下面对面(Off-line)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BlendedLearning)模式。相较于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更具有普遍性,各MOOC/SPOC平台上的相关课程资源更丰富与多元化。地方高校有可能利用MOOC/SPOC平台资源,弥补自身在师资力量、课程设计等方面的不足,从而构建MOOC/SPOC驱动的新型通识教育体系。首先,在教师利用MOOC/SPOC平台上丰富的课程资源完成在线课程设计,并引导与监督学生在线完成知识学习过程,避免教师在课堂上耗费大量时间进行知识讲授。其次,基于MOOC/SPOC平台的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数据,分析学生个性和共性的学习规律与问题,便于教师在线下课堂教学时因材施教。再次,MOOC/SPOC对通识教育体系产生倒逼效应,学生希望在课堂上听到与在线课程不同的内容,而非知识的重复讲授。迫使教师抛弃传统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实践能力与批判精神。最后,MOOC/SPOC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对许多教师而言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网络平台上的海量优质课程资源不仅可以服务于学生,也是教师海纳百川、快速提高的锦天绣地。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利用MOOC/SPOC资源,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跨学科的教学培训,进一步弥补师资力量不足的短板。
3讨论
地方高校缺乏知名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长期积累、制度保障与师资力量,难以直接采用其改革模式。而MOOC/SPOC首先带来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理念,能与地方高校现行教学模式较好的衔接。其次,MOOC/SPOC平台提供了丰富多元化的课程资源,学生可以在线的自主完成知识学习。最后,利用MOOC/SPOC平台自动记录和分析学生在线学习的行为习惯,能为线下课堂的个性化课程设计提供客观依据。因此,本文提出发挥MOOC/SPOC平台的课程资源优势,设计问题导向的线下课堂课程体系,构建MOOC/SPOC驱动的新型通识教育模式。该模式不仅能调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便于教师集中精力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更易实现通识教育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冷清明 李磊 单位:九江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铁芳.大学通识教育的意蕴及其可能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2(7):1-5.
[2]张楚廷.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灵魂——兼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之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7):6-10.
[3]张亮.我国通识教育改革的成就、困境与出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6):80-84.
[4]李帅军,卢盈.从“趋同现象”审视我国高校的发展[J].高教探索,2012(3):140-142.
[5]孟卫青,黄崴.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制度困境与出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4):46-50.
[6]孙华.通识教育的中国境遇[J].江苏高教,2013(3):72-74.
[7]桑新民.MOOCs热潮中的冷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4(6):5-10.
[8]康叶钦.在线教育的新时代——SPOC[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85-93.
第二篇:高校外语专业教学通识教育研究
【摘要】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成为普通高校教育界的热点议题,并在高校教育研究中大放光彩。本文首先收集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以此为依据概括通识教育的研究现状和成果。通过厘清通识教育的概念,并探讨普通高校外语教学目标和现状,从而论证在高校外语专业中导入通识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关键词】
通识教育;普通高校;外语教学;教育理念
普通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是培养人才,而教育理念作为一个高等学校的精神面貌和人文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维度。通识教育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强调非功利性和人文精神,旨在塑造学生的人格与心智、提升人文素养。与此同时,外语专业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与通识教育之间否存在相互作用力,能否将大学外语课程纳入通识教育体系,发挥其人文教育的作用,从而促进外语教育的长远发展,培养全方位、多维度的外语人才。
一、国内外通识教育理念的先行研究
西方国家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知和研究相对较早。一般而言,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培养内外一切善德的自由教育理念是通识教育理念的雏形。帕卡德提出通识教育是一种集古典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大成于一身,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作基础准备的教育,并于1892年初次将通识教育的理念引进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是美国研究通识教育理论的先驱者。赫钦斯认为教育的范围和内容由知识本体决定,且与心理和智力的发展程度密切关联,即为通识教育理念。美国本.戴维德则指出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基本元素,而大学的出现正是通识教育应运而生的原因。国内对通识教育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并且集中于理论方面,但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研究在不断的得到丰富和拓展,并且近期众多高校开始尝试应用通识教育理念。于淑秀、孙琦、姜琳林等针对国内外大学通识教育中面临的问题,通过整理通识教育的理念、认知范围等角度深入分析了通识教育的价值所在。曹智频在“两岸三地”中国通识教育研讨会中对“理论篇”、“实践篇”、“发展篇”、“展望篇”、“借鉴篇”五个部分做了详细的发言和深入的研讨。隋晓荻分别介绍了通识教育的发端与演进。通过对西方通识教育的研究与中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状况相比较,对众多高校进行实际考察,认为我国在高校教育中进行了大量的通识教育的实践和创新。张亚群从中国古带大学的通识教育传统的演变出发,分别对晚晴大学通识教育的因革,民国时期通才教育模式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且分别比较了教育家的通识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对通识教育实践进行了实证考究,指出了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取得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实践成效,通识教育理念在起着不可言日的作用。庞海芍从教育的理念、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三个层面为出发点思考通识教育及与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认为通识教育是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指出目前在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理解、能否成为大学的办学理念、能否实现专业教育之间的平衡等方面面临着困境,与此同时并依据人类全面和谐发展的理想和社会的发展等角度为通识教育提出了若干建议。
二、关于通识教育与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
一般认为,最初的通识教育理念源自于欧洲的自由教育,而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则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其内涵和概念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丰富。“通识教育”是英语中“generaleducation”一名词的翻译称呼,国内众多学者也根据各自的见解和认识将其翻译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或者一般教育等。但通识教育相较于作为直译的普通教育或者一般教育更能准确的反映其内涵和目的。与“通识教育”相对的名词是“专业教育”(英语“specialeducation”),即特殊的教育,是针对于培养和发展人在某一领域的专业、特殊技能。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个名词,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做出了相对明确的解释:“广义而言,教育可以分为两部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并非是关于一般的知识的空泛的教育;也不是普及教育意义上的针对所有人的教育;而是指作为教育学生过程中整体的一部分,该部分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负责、合格的公民。‘专业教育’则以学生能够从事某项职业所需的能力为培养目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各自承担培养一个社会人的两面,彼此相互影响、支撑,因而不能完全分离。”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通识教育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获取,而在于学习的过程中培育健全的人格与心智,提高人文素养,塑造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精神层面。而专业教育则强调注重于培养单一的、专业的、技术化的人才;但是在促进与发展全面协调的人格方面却捉襟见肘。笔者通过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概念进行对比整合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力求促进学生的心智、素养、等多方面发展的,非功利、非实用的教育理念。我国的外语教育最早出现于十九世纪初美国、英国的传教士在中国沿海一带进行的传教活动,十九世纪末期,各地开始兴办洋务学堂,并且开设英语、法语等外语学堂,正式开启了中国大学外语教育的大门。在中国清朝末期的外语教育是作为“普通学”的一部分。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外语专业作为共同的必修科目,力求培养精通古今中外的博学的外语人才。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确立了专业教育,将外语作为工具性的基础学科,强调书面语言的训练,忽略了对“听、说”等实际的语言的操作与运用能力。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虽然国家逐渐开始矫正专业教育的过于狭窄性、不合理的设置和学科之间的隔阂,但是在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的大环境中,外语仍然作为工具类的课程,外语专业人才的知识储备局限于基础和表层。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与知识竞争的时代潮流,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冲击之下,对外语专业的高要求和外语人才的大需求,使得外语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我国在二十世纪九十代末期在中小学教育中贯彻旨在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但是在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实施阻力重重。因此对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迫在眉睫,那么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分庭抗礼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顺利交接,成为普通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识教育于近年开始走进中国的普通高校教学中,并成为大学教育改革中重要的一环。在中国的高校外语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教育理念根据社会背景、国际环境、国家政策的变化,而产生重大的转折与改变。当前普通高校的外语专业也面临着种种困境,外语的工具性以压倒性的优势挤压着其人文性,使得外语教育几近走上了单一机械化的道路。对语言知识的单一储备、缺乏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等的外语人才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之下缺乏强劲的竞争力。
三、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通识教育理念导入的必要性
中国在当前全球化不可逆转和知识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中,高等教育的普及度和质量举足轻重,因此能否提高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中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的关键点。虽然当前我国已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做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之一,众多大学也在不同程度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的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教学理念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的顶尖高校相比仍然存在着差距。受长期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学外语课程依然注重工具理性取向,单纯地强调外语技能的掌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普通高校中对通识教育理念的导入势在必行。在全球化激荡的时代中,外语堪称为世界各国、各民族交流与沟通的桥梁。我国大学生如果具备较高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包容能力及宽广的国际化视野,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也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与交流,提升文化软实力,会强有力的促进创建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社会环境。因此,高等学校中的外语专业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国际环境等环节中正凸显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外语专业作为普通高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之下,仅仅掌握外语不再能满足国际化的需要。外语专业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即实现跨文化交际的语言和思维工具性和能够打开国际视野、陶冶个人情操、提升文学素养的人文关怀性。虽然相较于其他人文学科,其学以致用的理念,以及对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培养决定了其工具性大于人文性。但是外语专业的人文性,能够促进外语专业的学生凭借良好的文化素养,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引经据典、语言更加本土化,适应多元化的工作和社会;而不是作为一个只会读写、考试的学生。在当下外语专业教育普遍工具化的背景下,实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驾齐驱,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外语专业人才的最佳途径。笔者认为,现阶段的外语教育需要导入通识教育,外语专业的学生如果对天文、地理、人文、社会等各领域的知识加以融汇贯通,才能在更好的运用外语能力,理解外国的社会文化文学,成为完整的社会人。众所周知,培养人、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是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和目的。通识教育理念以学生掌握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塑造综合能力、创新精神,接受道德思想、人文素养的培养和熏陶为横向目的,以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为纵向的基本取向。与此同时,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体现了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因此外语可以作为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媒介,掌握外语能力能够使我们更好的与外国或其他民族进行交流、贸易、竞争,但是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机械的、单一的外语能力并不足以应对二十一世纪的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文化软实力竞争的背景下,外语专业的能力是人类社会生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但是鉴于当前中国高校中的外语教学中存在着功利化、工具性、片面化等问题,而通识教育中人文精神、文化素养、非功利性的理念将有助于外语专业的创新改革,能否深入、科学的导入通识教育理念将是普通高校外语专业再振兴的重大转折点。普通高校设置的外语专业需要兼具其自身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导入通识教育的理念的从而真正散发外语专业的魅力,培养多方位、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
作者:曲朝霞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曹智频.大学通识教育研究[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4.
[2]哈佛委员会,李曼译.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黄俊杰.转型中的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现况与展望[M].台湾: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5.
[4]庞海芍.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5]宋尚桂.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模式[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通识教育理念下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创新模式研究”,项目编码:GH14055
第三篇:高校旅游通识教育方法
[摘要]
高职旅游专业培养的是懂专业、会操作,具备良好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的旅游高技能人才,是一种专才教育,而通识教育所培育的学生不仅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知识广博、身心健康、品德高尚、综合素质强,是一种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高校旅游专业教育为出发点,以旅游业的行业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切入点,探讨了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并找出适合其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
高校;旅游专业;通识教育
1979年,上海旅行游览专科学校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在高校中正式开展旅游教育,是伴随着旅游业产生而发展的,具有起步晚、发展迅速的特点。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我国高校增加了715所,数量增加了1.66倍,在这些高校中,绝大多数都开设旅游专业,从规模和数量上而言,高校旅游专业前景广阔。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相继出现,因为高等教育强调的是专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表现突出为知识匮乏,协调和分析能力欠缺,人际交往能力有待提高。而通识教育正是培育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土壤,旅游专业呼唤通识教育。
一、通识教育概述
通识教育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一百多年前,博卡德教授最早提出通识教育,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心智,以探究真理;1941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首先提出了“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理念,该理念倡导学生应全面、协调、平衡发展。同时,他还认为通识教育教授的不仅仅是知识,还传授给学生共同的价值观,立志于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公民。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不同,所侧重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素质指的是身体素质好、心理素质强、职业道德素质高以及专业技能素质过硬,如何设计既能满足旅游企业岗位需求,又能满足学生“厚基础、高素质、宽口径、一专多能”的需要,是整个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的重点课题。
二、在高校旅游专业中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按照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观,以旅游学科特点和旅游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结合高职旅游教育的现状,高职旅游专业设置通识课程的依据主要有:
(一)基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不仅具备高等教育的性质,又以职业教育为导向。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教授和专业相关的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这包含了健全学生心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锻炼健壮的体格和积累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所有这些正是亚里士多德最初在“自由教育思想”这一理念中所重点强调的,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的心智,而不是单纯地以谋生为目的,是通识教育的意义所在。同时,通识教育所提倡的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培养,要求其不仅具备专业技能,更要全面发展,这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脉相承的。
(二)基于旅游业的行业特点要求
高校旅游专业教育主要培养高素质、一专多能的旅游从业人员。改革开放后,我国旅游业率先和国际接轨,具有综合性、涉外性和服务性特点。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比其他行业更高的综合素质,学生掌握全面的文化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等;旅游业的服务性决定了旅游从业人员不仅要夯实专业基础知识,熟练专业操作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懂得各种服务礼节,掌握规范服务程序等素质;同时,旅游业还具有涉外性。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能灵活运用外语,了解客源国文化差异,具备从事旅游接待能力的旅游高尖端人才炙手可热。
(三)基于旅游职业岗位群对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关注的是实用主义和就业竞争力,旅游教育所培养的岗位群有导游服务、酒店服务、会展服务和空乘服务,这些岗位看似简单,如果单纯是为国际和社会培养符合条件的技能工、操作工,那么,培养的学生“优秀但缺乏内涵”,知识面狭窄,人生目标渺茫,情感冰冷淡漠和过分强调物质生活的享受,是一个有利的机器,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们还要加强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语会话能力以及设备使用和维护的能力等。正是旅游业的行业特点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呼唤高校在旅游专业中开展通识教育,那么,如何结合高职生的专业特点,开发与高职生相匹配的通识教育内容,增强高职生未来职业竞争力势在必行。
三、高校旅游专业开展通识教育的现状
伴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崛起和蓬勃发展,在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诸多方面问题凸显。
(一)高校旅游专业教育片面强调职业教育
高校一向提倡以人为本、质量为先,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就业导向。为就业做准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便会出现片面强调职业教育的倾向,过分追求实用性,功利性明显。不重视通识课程的建设,很多高校旅游专业都没有设置通识课程,有些设置的是一些多学科的边缘交叉课程,专业性、系统性较弱,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更何况对学生人格塑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些学生被匆匆推向市场,日积月累,由此引发的后续问题逐渐凸显,如学生求职更看中薪酬,跳槽现象频生,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差,这就偏离了职业教育的根本。
(二)高校旅游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与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高度分裂
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许多院校在确立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时过于盲目,没有从旅游学科的特点出发,这就必然导致专业设置过于细化,课程设置繁多,过于凸显原学科。如有的院校以外语系为依托开设旅游专业教育,就以英语听说、英语阅读、旅游英语等课程作为主要课程;有的院校在历史文化系或资源环境地理系的基础上开展旅游专业教育,就以世界旅游地理、中外民俗、中国旅游文化为基础开设专业课程。更有甚者,有些刚刚由中专升为高职的院校,在专业名称上五花八门,如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规划等专业,培养目标虽不同,开设的课程却不尽相同。
(三)高校旅游专业教育师资状况令人堪忧
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学生的素质,要想培养的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学有所长,高校旅游系、旅游专业必须拥有一批水平高、能力强、业务硬且能够贯彻通识教育的师资队伍。然而,纵观我国旅游教育发展历史不难发现,目前,我国从事旅游专业教育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受教育程度和学科背景存在较大差异,一些是从历史、地理、外语等专业跨界过来的,一些是从旅游企业引进过来的。学历层次也参差不齐,多数只具备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没有或较少接受过系统、严谨的旅游专业教育,部分具备硕士学位,具备博士学位的少之又少。因此,专业教师要按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旅游专业的学科特点,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进一步深化和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和能力结构,才能更好地开展通识教育。
四、高校旅游专业开展通识教育的方法和路径
基于以上分析,旅游业的产业性质决定了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应该是综合性的。高校旅游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的时候,应该改变传统的课程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一)在教育目标上“通识化”
设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时,目标的确定是关键的第一步。通识教育的目标是育人,高职旅游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育旅游“职业人”,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培养成懂专业、会操作,具备良好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的旅游高技能人才。因此,有学者把高职旅游专业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职业人。基于此,要正确看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重视通识教育不是削弱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是以通识教育为前提,二者相辅相成来促进学生心智全面发展,而成为完整的“人”。
(二)在课程内容上“通识化”
合理选择课程内容,强调通识教育在旅游专业教育中的隐形渗透。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可以有所侧重,我们把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人文常识,培养学生了解本专业以外的知识,突破狭窄的专业并最终能达到“广博”的目的;二是社会交往,通过交往礼仪训练、整体形象设计来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三是职业道德,提供非认知的情感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止关注学生的认知和技能情况,应同时关心其感受和情绪状况,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被人关怀,才能培养人文精神。
(四)在课程体系设计上“通识化”
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指出:三种途径可以开展素质教育,分别是课程体系、活动体系和环境体系。课程体系结合已开设的专业课来开展。课程体系的核心作用决定了实施通识教育必须对旅游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合理增加通识教育在旅游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还应定期、经常性邀请业内专家进行学术讲座,来完成人文、交往以及职业道德上的培养。
(五)以导游专业为例,拟定一个通专结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作者:闫淑玲 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松山.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2(2):66-69.
[2]邱云美.通识教育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J].丽水学院学报,2006(12):112-114.
[3]彭振宇.高校推行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与实现途径[J].职教论坛,2007(7):11-15.
[4]张英杰,张岩.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等旅游教育改革[J].现代教育管理,2012(3):110-111.
[5]石芬芳.高职旅游专业通识课程目标的设计[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8):28-30.
[6]程杰晟.高职旅游院校通识教育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3):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