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通识教育探析(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大学生写作的困境及原因
(一)内在精神建构不足导致写作主体的“浅肤化”
在写作的过程中,写作者的主体意识起着主导作用,写作主体的精神境界和学识修养决定了作品的品位和格调,写作主体的审美情趣、辞章修养决定了作品的审美价值。在中国古典文论中,就用“心”作为人的精神境界的总称,强调了人的精神境界在艺术创作中的根本源头位置。刘勰提出“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陆机《文赋》强调“秉心养术”的重要性,清代学者刘熙载更有千古论断“文,心学也”。精神建构、心灵涵养是根本,文是花叶果实,心瘦则文瘦,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现实的情况往往不如人意而又令人无奈。面对越来越大的自由创作空间,学生们的写作内驱力不足,不知从何写起,不知如何写起。许多学生写书评和影评,都止步于对故事的复述,对人物经历的感喟,或仅联系社会现实做一番感叹,而一旦上升到思想内涵分析和哲学命题思考,就力不从心,或者根本就没有更深刻的感受。写作的肤浅化是心灵荒漠化的直接体现,而心灵的荒漠化则来自于精神建构和心灵涵养的不足。一是当前社会实用价值的普遍化和心灵的物化使得许多学生的内心失去了自然的灵性和生命的气息,缺乏空灵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趣,而一颗缺乏诗意的心灵必然对现实观察粗糙,对新事物失去敏感,更不会去捕捉内心世界,是不可能写出优美而有意境的文章的。二是由于阅读的萎缩所导致的文化积淀的缺失。“文化积淀”内涵丰富,直接的积淀来自于种族、风俗、地理环境、阶层、背景、教育、生活等各方面;间接的积淀则来自于课外阅读。高质量的阅读对涵养心灵,丰富情感,培养空灵高远的思想境界,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增强人对外物感受的细腻性以及抵制污浊之风的侵蚀等,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当前写作教学中最大的障碍恰恰就是阅读的萎缩,它包括阅读量的减少和阅读品位的降低两个方面。这使得写作主体思维凝滞,阻碍了写作创造力的发展。
(二)应试教育的积习导致写作表达的模式化
大学生的写作基本功建立在长达12年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和作文训练上,其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基本定型。大学是深造和提高的过程,但写作的基本素养和思维能力很难有脱胎换骨式的飞跃。令人遗憾的是,在学生们想象力与感受力极其活跃的初中与高中时代,作文教学却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完全沦为“高考应试作文”训练。不少高中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不断钻研应试技巧和“取巧”的方法,实施功利化的写作训练。以在我校2011级大一新生中所做调查为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知识积累被替代性完成。许多中学为了帮助学生在高考写作中能做到引经据典,或替代性地为学生选择整理好各类知识储备,如历史史实、名人轶事、励志故事、至理名言等,或要求学生准备《高考作文材料“百变通”》《意林》等杂志中“短、平、快”的摘抄式文章,大量地直接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运用。学生们只需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连消化和思考的程序都可免去,因为材料中必要的情感渗透和理性分析都是现成的。这样“高效省时”的备考模式许多地方在初中就开始实施了,长期如此的“知识被积累”,其实就是剥夺了学生们感受、认知和思维的能力,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写作资料的获取能力。二是文本创作被模式化写作取代。写作的过程中借助新颖的构思、巧妙的视角、合理的结构、清晰的思辨来传情达意,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一环。但在功利性教学的引导下,教师通过研究高考评分标准、高分作文,揣摩阅卷老师的评分喜好和评分习惯,总结出了高考作文的“标准化模式”:主题积极向上,开头好句好段,中间三个片断,结尾点题深化。即开头以诗词或名人名言引题,文章主体设三段论述,每段将中心句作为句首,结尾以名人名言呼应开头。强调文章要调动各种表达技巧,让其文采斐然,给阅卷老师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欢心”。这样狭隘的教学思维和执教思路,完全改变和扭曲了作文考试的初衷和写作的本质。功利化、短视的作文应试训练最终贻害无穷。反映出来的后果一方面是使得学生的写作内驱力缺乏,模式化写作的单一评价体系扼杀了奇思妙想,抑制住了自由表达的欲望。面对大学新的环境和多元的评价体系,学生们却往往不知从何写起,无所适从。另一方面是文本表达的僵化。在多年密集的应试写作训练之下,高考写作的模式已被深深刻入一些学生的脑海并内化。笔者曾在大一学生中进行关于“大学印象”的随笔写作练习,面对这个轻松而随意的话题,几乎所有学生仍然主题先行,一边倒地表达大学要积极向上、要奋发图强的想法,有意回避大一时期的迷惘、焦虑、无所适从的“消极”想法。当我就主题的同一化对同学们发出疑问时,有同学表示,“所写”并非“所想”,有时心中有些困惑的“消极”的想法,但一下笔就不知为何变得“积极”起来了。写作中“开头好句好段,中间三个片断”的模式更是比比皆是,更有同学告诉笔者,无论写什么文章,往往一停笔加上标点刚好就是800字,不多也不少。
(三)大学写作教学的泛工具化导致写作思维的简单化
大学写作教学的“工具论”和“人文论”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焦点,实现两者的统一也是大家的共识。但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写作教育更多地被当作是一种工具教育。一是教学内容的工具化。不少院校干脆将《大学写作》直接替换成《实用写作》,写作教学一味强调应用性、实用性。二是写作教材的工具化。在各种版本的写作教材特别是应用型的写作教材中,编写体系舍本逐末、贪博求全现象严重。或是基本上以应用文成品的研究为基点,概念区别和辨识、定义与作用、特点与分类、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等占据了过多的篇幅。由于缺乏对写作心理过程和写作心理策略的深入研究,最能揭示文章加工过程,尤其是写作思维活动进程、有助于学习者掌握写作技巧和构思方法的例文评析或文章修改等显示文章加工过程的精华内容,往往被淹没在繁冗琐碎的知识罗列中。或是进行繁琐的文体分类。目前绝大数教材仍从传统的观念出发,以行政公文为教学重点,用一半的篇幅对13种行政公文详加介绍,按行业或功能分为若干大类。有的教材甚至涵盖了“计划、总结、礼仪、公关、会务、诉讼、求职、科研”等十多类,俨然一本公文的“百科全书”,重在提供写的模板,对于如何构思、如何确立与阅文对象的沟通意识的写作策略却少有提及。任何一个工作岗位,所触及的文种总是有限的,而面对的实际问题却总是无限的。缺少写作思维训练的学习者在学习完课程后,可能会对各种文体有着初步的印象,但却无法将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
二、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写作教学的超越
通识教育注重广泛深入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知识的跨学科教育,特别注重对学生的人格教化与素养的塑造,是融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人类核心知识获取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写作临界条件的建立,写作习惯的养成,写作能力达成等一系列心智活动的行为过程,正契合与体现了通识教育和通识能力培养的特征与要求。
(一)建立写作体裁的“大文体”观
文体及其特征作为一种话语形式体系,其内部的各个层次在不同的时代语境和表达要求下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调整和变异,譬如文学写作中札记、散文诗、随笔等边缘文体与应用文中的“申论”和“议案”等。通过文体规定“怎么写”,不仅规定了不可以写什么,而且还规定了只能写什么和怎样写,这样的文体规范越是明确和具体,写作主体自由创作的空间越是狭小,写作主体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越是受到抑制。刚刚告别了“带着镣铐跳舞”的议论文密集训练的大学生,急需的是“我手写我心”的写作习惯的生成。他们更需要的是在公开的空间里自由从容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和体验,而不是屈服于文体的规范,或者去写下顺应“时代需要”的文字,以替换关于未来生存的焦虑。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对文体的分类应该简单。文学写作教学,只须抓住基本文体如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即可,关键在于让学生体味文学文体之间各自的审美特征,体味作家的表情达意在不同的文体中呈现了什么样的艺术魅力,倾力于启发学生心智,能够鉴赏出不同文体美的特色,促发写作的动力。而不是在散文大类下又细致区分札记、随笔、书信体、日记体等,诗歌大类下又细致区分散文诗和自由体诗。至于应用文体,其与文学文体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是建立在沟通目的之上,需要充分考虑阅文对象的感受与接纳程度的文体。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最大的难点在于尚未能在写作时树立良好的沟通意识,按不同的行文对象进行换位思考,考虑不同的“非语言语境”。因此,课堂上可依据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的不同行文对象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树立建设性沟通意识和清晰的文字表达习惯,学生们一旦走上工作岗位便可以在不同的文体模式前触类旁通。网络条件下,以及“应用文软件模板”条件下,大到各种公文、合同、法律文书,小到个人书信和条据等,都会轻而易举地得到所需格式化文本的样态,故而让繁琐的文体分类,蜻蜓点水似的文体论课程去磨灭学生写作的热情,实在是得不偿失。
(二)建立写作训练的“大写作”观
我国大学所开设的写作课,一般以《大学写作》《基础写作》或《应用写作》为教材,由教师讲授一学期就算修完,这种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理念与写作的系统理念是相去甚远的。写作从对外物的感知,到运思再到表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三者相互交叉、包容,相互依存、制约,贯穿写作的始终,短期的学习终不得要领,需要体系化的内化与训练。既不能将写作课作为一门孤立的学科来对待,也不能作为唯一的领域来处理,提倡进行阅读—思考—表达的综合写作训练。一是要把写作训练贯穿在所有学科的教学中。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大学写作课的做法。美国的大学写作课没有统一的课本,学生并不是一个学期只读一本教材就了事的。有的学校“一年级写作课”就有10门,由不同的教授开课。每个教授有各自的专业,所以,每门课的阅读内容都不一样,有的课阅读偏重当代文学文化,有的偏重古代;有的偏重世界文学,有的偏重少数民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自己喜欢的内容上课。在美国,有93%的学校将写作技能融合进包括专业课在内的其他课程里。学生不但在各种文学课上学写文学批评和分析,在科学课上,也学写科学论文。对学生来说,写作是一个不间断的训练过程,并不是学完了一门大学写作课就了事的。二是为写作训练提供语境探究的“大环境”。语境探究与学习原理的研究可追溯至杜威和米德的实用主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学说。他们强调知识是人参与集体活动时与他人和物质环境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强调任何形式的学习都必须在某一背景和文化中进行,只有让学习者处于以问题为基础的真实情境中时,他们才能把获得知识与何时和怎样运用知识联系起来。因此,写作教学不能闭门造车,而要大胆地走出校门,因地制宜创设生活、工作语境,为学生提供语境探究与生成的机会。在这方面,许多同行都有共识,在体验教学方面做出了许多大胆的尝试。香港知名文化评论家梁文道先生曾在香港肇基创意学院上写作课。在教学作课的时候,他就特别注重为学生提供语境认知与探索的机会。有一次写作课的内容是,请同学们访问九龙城(肇基学院所在,而且是香港的一个旧区)的老街坊,并且帮助老人家写投诉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开始关注这个社区的问题,而且提高了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学会如何参与公共事务,如何与政府打交道。他的另一堂写作课布置的任务是,让学生写一封给家长的信,题目是《我是一名同性恋》,让学生想象那种处境,这大概就是英语里说的,“穿上另一个人的鞋子”(inother’sshoes)。之后,在学生中组织一场讨论。我相信这样的课程远远比简单的讲我们要理解同性恋群体要深刻的多。有一次,很多学生向他抱怨说学校出了一个新校规,早晨迟到半小时的学生算作旷课一天,这个规定出台之前没有在学生中进行咨询,但事实却是早晨第一节课不上的同学很多。梁文道在写作课上让学生写一封给校长的投诉信,然后告诉校长先不要急于反馈。第二周,梁文道又给学生了一个新的写作题目,是“如果你是校长,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之后,梁老师和学生分享了校规和立法之间的异同。这样的写作教学,让学生换位思考,去观察、去体验、去思考,蕴含着生趣和精神,充盈着生生不息的活力。
(三)建立写作跨媒介表达的“大文学”观
“大文学观”来自杨义先生的界定。他认为,以充分的历史意识纵观中国文学史,就会发现中国文学观念经历了从“杂文学”到“纯文学”再到“大文学”的发展,而目前文学进入的正是“大文学”的时代。在他看来,“大文学观”的核心是从生命体验和文化认知的角度看取文学,它既是新世纪以来文学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当下治文学者应当具备的文学观。他认为“纯文学观”“过度强调文学,就是对文学与文化,对文学与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的一种阉割”。在以大文学观理解当前文学方面,杨先生认为:一是要打破对文学保守的概念化理解,以开放思维直面文学(写作)事实;二是正视文体类型历史变迁的合理性;三是从文化视角解读文学的泛化现象。“大文学写作”就是一种在“大文学观”指导和支配下的文学写作,它的视野更加开阔,文体的呈现更加多样、灵活,文学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广博。进入21世纪,文学在新兴媒介,尤其是互联网影响下出现了全球化、市场化、图像化、大众化、博客化,大有取代文字统治地位的阵势。现在的“90后”大学生,是在大众时代消费文化背景影响下成长的一代,是伴随着漫画和动画片长大的“读图少年”,对于戏谑和解构,对于影像和图像等跨媒介叙事,有着比文字更为得心应手的运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以守成的姿态坚守固有的文学理念,排斥除了文字之外的其余的跨媒介写作,无疑是固步自封。与其仅仅关注其简单化和符号化,不如放开文学视野,引导学生在网络写作中挖掘我们的生命体验和文化因子,参与文学在新时代突破和发展的进程。在教学中引入博客、微博、摄影、录相等学生耳熟能详的媒介,既能突破单一语言和符码的桎梏,又可将绘画、影视、音乐等符号纳入视野,融会贯通,吸纳借鉴现代和后现代媒介艺术的各种新元素,在叙述方法上得到创新。写作的知识既不是“内发的”,也不是“外给的”,而是在经验和行动的基础上,凭借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活动而生成的。在应用文写作和教学中,通过个性教学模式,让学生融合生命感悟,让源自生活的应用文写作真正发挥其生命的活力,是我们常读常新的课题。
三、结语
在新时代的语境下,大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在“固本培基”和“推陈出新”的引导下,凭借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探究而生成。因此,在写作和教学中,通过个性教学模式,让学生融合生命感悟,让源自生活的写作课真正发挥其生命的活力,是我们常读常新的课题。
作者:胡颖华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第二篇:大学英语教学及通识教育
一、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传统,教学内容陈旧。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采用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所用教学工具多为多媒体和黑版,在一些偏远的地方,由于教学条件限制,可能黑板为主,很少有语音室或是多媒体可供利用。对于听说课,主要是放录音,学生听写;对于写作课,主要是讲范文,学生模拟话题练习;对于综合英语,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做笔记的状态。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上,学生听几次课就显得疲乏了,兴致不高。加之课本内容没有及时跟新,还是以前的老版本和现有时代内容脱节的话,学生的兴趣就更不高了。
2.大班教学授课,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
大学英语是每个高校学生的必修课,不管基础如何,专业如何,都会上此科目,这就造就了一些学校为节约师资力量,一个老师往往会带3-4个小班的情况,八九十人一起上课的情景不在少数。这一上课安排极大的减少了老师对每个学生的用时时间,通篇讲语言知识和课文内容,很少与学生互动。想互动的老师也在这数量居多的学生课堂上,实施困难,久而久之,就演变成教师讲授,学生纯做笔记的居多的情景。这样一来,课堂上的气氛比较生硬,学生习得语言效果较差。
3.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授课进度难以把握。
大学的学生都是从全国各地聚集而来,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山区的,也有城镇的。英语基础程度各不相同。城市的学生可能英语水平普遍很高,语音语调方面相对标准;而农村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特别是口语上,有地方音的混入居多。教师如果满足好学生的要求,上课进度快,且内容较难的话,会使得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会降低其学习兴趣的,相反,如果进度慢,内容简单,基础好的学生会认为他们都懂,没必要听课,这也会降低其学习性的。所以教师授课时得非常注意易难结合,差优互补,这样才能使班上大部分同学好好听讲,认真上课。
二、应对措施和建议方案
1.教学方法应多样化。
在国外的通识教育中,教学方法较为多样化。以研习汇报,课堂讲述,小组讨论和个人研究为主。在这四种教学方法当中,除课堂讲述外,其他方式都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就某学术主题与教师密切接触的机会,不仅能进行学术交流,还能增进彼此的了解。小组研习汇报是最普遍的方式。全班学生分组或以个人为单位,开学前二周内分派和指定好各组或各人负责部分,依次担任主角轮流陈述所学知识,其他同学对其修正,老师对其评价。个人研究是学生自行拟订和课程相关研究主题,经教师同意后独立研究,授课老师会定期进行一对一的学术指导,这样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参加授课教师主持的定期小组讨论也是非常受欢迎的授课模式之一。教师制定课程讨论主题,让学生课下收集资料,课上讨论解答。这种方式能确保每个学生对某个课题的文本进行了仔细的研读和陈述,锻炼了其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这样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课堂中,与教师一起互动,一起成长。
2.教学内容应丰富细化。
根据国外通识教育的经验,以哈佛大学为例,在1996至1997期间构建了六大知识领域的通识课程体系,这六大领域分别是:外国文化(19门)、历史研究(32门)、文学与艺术(53门)、道德评价(1l门)、科学(25门)、社会分析(12门)。当然,国内的教育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但我们也可以此借鉴,扩大教学内容,特别是单纯以语言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育。现在一些大学也已经开始扩充他们的大学英语课程了,不在是单纯的综合英语,如清华大学为例,开设了大学英文,西方文化等一些必修和选修课,增加其对国外文化的了解,扩充了学生的视野,加强其对英语这一门语言的更全面更透彻的理解。
3.师资力量的合理化。
大学英语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加强大学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小班和大班教学相结合。在现行管理和考评体制下,大学英语教师因为学历低,科研成果少,难以得到学校的重视。因此学校应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具体举措如下:各校对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进行规划;全面提高学历层次;建立大学英语教师在岗轮训制度,使其师资培训的目标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一致,使得大学英语教师自觉成为学习型教师。
三、结语
总之,国外通识教育的研究经验和实践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虽然目前国内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些学校开设了大学英语通识课程,促进多元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这种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不但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还能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通过国外大学通识教育的视角,我们能更清楚的认识当前现状,为深化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鉴,从而真正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化人才。
作者:陈斯 单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第三篇:大学外语通识教育人才培养
一、嬗变的中国近代外语人才培养观念
1.“中体西用”外语人才观。
1840年,英国用它的坚船利炮打开了腐朽的晚清大门,从此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摇摇欲坠的晚清在艰难中前行。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也正是在这时我国的外语人才培养拉开了序幕。但是此时培养的外语人才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在外交上与洋人沟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语人才的培养工作,直到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想利用西方的科技知识,才开始培养了大批科技和翻译的人才,但是他们还都是“中体西用”的工具型人才。至于“中体西用”,是指中国传统的纲常教义以及传统的统治制度。西是指西方国家的语言、军事技巧、科技手段等。而在两者中,中占主导地位,是整个统治阶级的统治手段不变,而西仅仅是为了巩固这种统治手段而进行的补充。在“中体西用”思想、以李鸿章、左宗棠、奕䜣等大臣的推动下,洋务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在这种运动的影响下,我国最早的外语人才培养开始了,不但如此,培养工作一开始,就以培养外语工作的实际需要为主要目的,确实为中国了解世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通视教育思想在晚清的开端。
通才思想在洋务运动培养西学外语人才就已经确立,他们着重培养能贯通中外的外语人才,这一思想的提出可以说为我国外语人才的培养确立的正确的方向,从那时开始我国外语人才的培养一直重视这一思想,直至今天,也是今后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的主要思想。而且洋务运动时期还具体的把“中学”和“西学”进行了具体的分类,给近代的大学英语人才培养工作确立的方向同时也奠定了基础。我国近代的大学教育宗旨也定义为通才,但是此通才非彼通才,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距。二者之间的异同主要体现在德与智上。对于德方面,中国传统教育与清末大学两者的要求是一致的,都是中国的传统道德规范。但是智方面,却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以儒家经典为主,这也是统治阶级对于知识分子的要求,除了儒家经典外,还要掌握中国传统的一些文学、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而清末大学对于智方面的要求则主要强调学习西方艺能,除了学习中国传统的知识以外,主要掌握西方的政治制度、教育制度以及语言等等。清末洋务派开办的大学其办学思想的特点总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通才”教育思想的提出是为了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洋务运动的需要,既是实用知识的需要,也要培养出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支持洋务运动的发展。第二,是光绪皇帝在诏书中就确定了的办学思想。光绪皇帝在给京师大学批文中就有培养“通达之才”的明确指示。此通达之才是指既精通中国传统的经学又精通西方的外交、军事、实业、政治的人才。所以,洋务派创办的大学克服了传统教育在思想上的弊端,顺应了当时时代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第三,传统思想与西方思想的矛盾性。洋务派创办的大学虽然提出了先进的办学思想,但是归根到底培养出的人才是为了大清服务的,是一种维护封建统治的手段,在本质上还是重视封建纲常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有很大的局限性。此时的大学是在封建的思想和西方先进文明的冲突中存在。
3.民国时期通识教育发展的理念。
为了能够达到教育通识的目标,高校应该对课程进行有效管理。在1938年教育部第一次召开了大学课程会议。会议主要通过了对《文理法三学院各学系课程整理办法草案》,提出了三个整理原则和九点需要注意的事项,对大学课程进行整改。通识教育在这些原则和要项中完全展现出来。在会议研究过后,公布了有关《文理法三学院共同科目表》和《农工商学院共同必修科目表》。其中要求文学院每学期必修科目的总分数在52-56之间,四年的总学分必须修到132分之上,在当时的教育环境下,还是比较重视通识教育的。国文和外国文是基本的科目,也是非常受重视的,作文必须每周写一篇,并且规定在每学期结束时,严格举行考试,国文考试必须阅读古今书籍和作文写作水平也需达到一定水平,外国文需要阅读各院各系所学习的关于外语文的学科,才能及格,否则还需要继续学习,直到符合毕业的标准,才能毕业。文学院一直强调“文理兼习”理念,要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任选一种作为必修的自然科学课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所谓的共同必修科目表不但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方面的有效结合,而且对于课程的设置也是非常合理的。不但重视国文和外国文的学习,而且也重视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教育部门所颁布的共同必修科目表为各高校外文系在设置必修课中提供了参考,同时也标志着我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发展已经进入到成熟时期,外语专业将会进一步受到各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中国近代外语教育理念对于外语人才的培养方式
1.清末对于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1)培养方向。
译学馆培养人才的方式通常分为两种方式:一类是外交过程中所需要的翻译人员,这也是京师同文馆的主要培训目标;另一类便是外语教员。译学馆以中西教育相结合为宗旨,培养外交人员和外语教育人员,不但使他们能够自读西书,而且还能编写文典知识。
(2)合理安排课程。
在教育课程中,外语课程占所有课程比重很大,而且外国文学已经逐渐进行我国课堂中。在每学期的每周36个总学时当中,外语课就已经占据了16节,后几年可能会更加增多英语课节。前三年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一般以读法、翻译、会话、作文等一些基础的语言训练课程,但是在后两年先从基本的读写进行开始训练,然后在基础知识牢固之后,进行对文学作品深入研究,以便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质。张心徵等毕业生相关回忆档案显示出,本国籍的教员一般都教授一二年级的英语课程,三年级以上全部由外籍教员进行教授。
2.民初时期对于大学的外语培养方式。
(1)课程规划。
大学四年对于英语的必修课有很多,比如“基本英文(一)(二)、作文(一)(二)(三)(四)、英汉对译(一)(二)”等,这些知识的学习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英语水平,同时也为有些学生将来从事英语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这个时期的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比较注重于对于语言的训练,比较重视技能性和实用性。而选修课却比较偏重于国外的文学知识,比如诗歌、散文、戏曲等,其实这些文学知识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学知识的深入研究,可以开展一些关于用英语讲演外国文学的演讲活动,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这样,学生们就会对学习英语有着更浓厚的兴趣。
(2)定期开展课外活动。
为了能够使专业更加牢靠,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北京大学成立了各方面与外语相关的学生社团,举办各种社团活动。本学期学校各院各系都会组织学生会,学生会组织当然以本系学生作为主要成员,举办一些具有娱乐性的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当然外系学生想要参加活动也可以参与进来,经费需要由各系来提供。学生会活动可以进行分组研究,可以邀请著名学者进行讲演或者主办刊物等。活动主要包括:学术研究和分析活动、自由讲演辩论活动、戏剧活动等。除了这几类所讲说的学生会社团活动之外,英语系学生还应该成立有关自治型的学生社团,比如各班级之间和各同学之间,成立学生社团有助于学生们更好的进行学习英语。
3.三十年代时期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对于课程设置方面,学校要求外语系的学生想要毕业,必须至少要修够132学分才能顺利毕业。外语系课程还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具体又分为本系必修、其他系必修、本系选修、其他系选修。本系必修课程中,包括英语对话、英语作文、第二外国语这三门语言技能训练课程,其他的都是文学体知识和文学史知识,本系开设的选修课有“英语演说与辩论”还有另外其他文学方面的课程。所以,外文系的课程的专业课是比较注重语言和文学的,但是以文学为主的。为了能够培养出中西方语言兼通的专业人才,中文系和史学系所开设的“中国文学史纲要”和“中国文化史”也已经被列为外文系的必修课之内了。另外,学生还需要在其他一些领域选修一些课程,比如中国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这样才能全方面发展。
三、现代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首先,对于开展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比重应该适当增加一点,可以进行完善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组成。首先对公共必修课的课时数进行适当的压缩和减少,特别关于政治理论的课程,不仅占据了很多课时,而且也没有得到期望的教学效果,所以可以有效的通过压缩课时和进行教学改革等方式来提高教学的效果。其次要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选修课进行整改,目前,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是很多课程杂乱进行的结合,想要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但课程需要具有广泛的覆盖面,而且各个学科的课时应该进行合理的分配。在这方面上综合性的大学外语专业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学校具有齐全的学科,所以学生在进行选择选修课时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另外,外语专业是需要探索文学、语言学、翻译等各方面的语言,以学科教育为最终目标,全身心的投入到人文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各方面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等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作者:李悦 单位:齐鲁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