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环境通识教育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方高校环境通识教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地方高校环境通识教育论文

一、环境通识教育的属性

高校环境通识教育是一个充满活力而又复杂的研究领域,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其目的是通过教育,培养具有环境道德、环保意识、主动参与环保实践的健全公民。通过培养和输送,不断扩大具有环境意识的公众群体和社会力量。环境通识教育需考虑以下几个属性:第一,环境通识教育的科学性。科学性原则作为一种普适原则,对任何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实践规约。环境通识教育科学性的目标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特别是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研究环境通识教育的科学性,一方面,要将环境科学作为通识教育研究的对象之一,仔细分析环境科学的内涵与外延,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另一方面,要将地方高校和学生作为环境通识教育研究的对象。主要考虑地方高校所处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特色,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情况以及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学生情况。通过以上分析,构建符合规律性要求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来进行相应的教学。第二,环境通识教育的人文性。人文是人类文化中先进和核心的部分,人文性的基石是人性,核心是人。尊重人、尊重人本身的潜能和价值,根据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特点,把人当成全面发展的人来教育,这是一种人性的教育。环境通识教育的人文性,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志趣、才能、爱好等,通过对环境科学知识多维度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健康个性形成的重要性。第三,环境通识教育的社会性。这里的社会性是指环境通识教育不能离开社会条件的支撑和社会因素的制约,且社会条件和因素影响环境通识教育知识结构及其发展过程。环境通识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育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环境通识教育的目标要同社会和人的发展紧密联系,随着社会的变革,环境通识教育也应该有所回应。在未来的社会生活里,在没有明确答案的环境问题面前,具备基本环境意识的人能够对环境问题进行有条理的初步分析和判断,避免个人冲动,合理地反映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影响,防止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成本损失。第四,环境通识教育的互补性。所谓互补性,从量子力学的角度看,是指微观物体可能具有波动性或粒子性,要全面研究微观物体的量子行为,就需要同时思考波动性和粒子性,就像硬币的两面,微观物体的波动性与粒子性就是互补的。纵观我国现今的高校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人才”而非培养健全的“人”。专业划分过细,培养的学生往往知识狭窄、技能单一,缺乏作为现代人的综合素养,难以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即便如环境类工科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培养计划的限制,对于环境伦理、环境法学等属于社会学领域的知识知之甚少,就更别提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能够具备多少环境知识了。功利化的专业教育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不利于个人环境素养的形成,这与时代的要求是相背离的。

二、环境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高校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高校注重的往往是专业教育、课程设置,一些学校领导更关心学校排名、社会评价以及学生获奖、就业等眼前的现实利益,忽视学生进入社会后健康的自身发展和对社会长期的正面影响,进而影响高校对社会的延伸效应。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通识教育常常得不到重视,环境通识教育由于出现时间晚更易受到轻视。高校特别是一些“新升本”地方高校也就不可能从更高的层面出发为环境通识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使环境通识教育显得无序而凌乱。第二,管理体系比较僵化。环境通识教育是一项系统而严谨的素质教育工程,需要建立长期有效的保障机制。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统一的协调保障机制。要达到环境通识教育的目标,不是仅仅开设一门课或者几门课就能实现,这需要学校协调资源、整合相关课程,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设置课程;二是课程实施途径比较单一。开设的环境通识课程多为公共选修课,而目前各高校公共选修课程多以课堂教学为主。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性问题,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现环境通识教育途径多样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是考核机制不健全。评价考核制度是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高校对学生公共选修课程的考核过于千篇一律,多为大作业的方式。不少学生的大作业也是东拼西凑,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单一的考核没能起到监督和检查的功能;四是奖励机制不合理。学校对公共选修课教师的考核基本上与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师一致。发文章、做项目是学校考核教师的根本,时间过多花在通识课上显然不值。讲授通识课程成了有些教师满足工作量而采取的手段。即便有反响较好的公共选修课程也很难成为学校课程建设资助的对象,要获得更高级别的课程建设资助就更为困难。第三,课程体系不够严密。环境通识课程体系是在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由不同层次、不同课程以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环境通识课程体系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更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课程体系不完善,开设课程较少;(2)课程名称管理不严谨,课程间内容重叠较多;(3)在高校的公共基础课中,几乎没有一门环境类课程。第四,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有些地方高校由于没有环境类专业,缺乏师资而未能开设环境通识课程;有些高校设置环境通识课程,仅仅因为教师熟悉相关内容,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培养目标;有些高校开设的环境通识课程,由于教师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无法跨专业、跨领域、文理渗透,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师资力量的强弱导致了各地方高校环境通识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环境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推广。第五,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环境通识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然而,有些学生思想上不重视,认为环境知识可以从新闻里、报刊上、生活中获得,环境通识课程可有可无,选修只是为了获得学分,完全将自己置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目标之外。

三、环境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环境通识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遵循科学性、人文性、社会性和互补性的原则下,如何培养具有环境道德、环护意识、主动参与环保实践的健全而有见识的公民。在具体构建环境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时,需按照两个标准来组织框架:一是选择的体系是否满足环境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二是体系是否精简。由于目前环境素养的研究和分类多而杂,按照“满足而精简”的标准,将环境素养分为以下3个方面:环境知识、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可以根据学校办学特点、学生情况、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等因素综合考虑后选择开设。环境通识课程虽适合于所有学生,但在专业学习中已经学习过的,通识课程就不得再选修。也就是说,相同的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应深于通识课程。每门环境通识课程一般为2学分、32学时;实践教学或内容少而浅的理论课程可以考虑为1学分,16学时;而专题讲座可4个讲座记为1学分,且每个环境素养类别专题讲座至少有一次。不同环境素养、不同知识类别,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有理论或课堂教学,也应开设专题讲座和实践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知识,更明白“如何用”这些知识。在选修的顺序上应先修“环境知识”类课程,后修“环境意识”类课程,再修“环境行为”类课程。建议根据高校的自身情况,环境通识教育课程至少选修6~10学分。(1)环境知识。环境知识主要是自然和社会环境知识以及一定的分析和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环境知识是建立合理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基础。(2)环境意识。环境意识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它是环境保护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精神和物质成果的核心和基础,反映了人类的环境价值观念,包含心理、感受、感知、思维和情感等要素。(3)环境行为。环境行为是指生态环境意识和行为成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成为一个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习惯。人类的环境行为对环境影响巨大,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四、环境通识教育实施途径

环境通识教育体系的实施是学生环境意识培养的必然要求。合理的实施途径便于实现环境通识教育体系的培养目标。就目前来看,环境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包括了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3个层面,即保障体系构建、教学方式选择、学生自主培养。

(一)保障体系构建

环境通识教育的开展需要有必要的人、财、物做支撑。构建高效、合理的保障体系有助于环境通识教育的可持续开展。主要包括师资来源、人员培养、课程建设、教学管理与评价等。

1.师资来源

环境通识教育不是一个学院或者几个人就能承担的工作,需要从学校层面组建教学团队,隶属于学校教务处或者专门的通识课程研究室管理,成员为各相关学院符合环境通识课程要求的教师,主要考察教师教育背景和教学能力,团队教师关系仍留在原学院。在没有环境类专业或者师资力量不足的高校,可以聘请其他高校或者企事业单位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比如环保局、生产企业、环保组织、协会等。

2.教师培养

团队成员需要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培训,才能成为环境通识课程的任课教师。教师培养的目标是使教师掌握环境通识课程培养体系、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了解环境相关领域的知识,对承担的课程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入选的教师已经承担了一定的教学任务,对教学有一定的经验,这类教师的培养相对简单,而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其他人员,需要制订细致的培训计划。为保证环境通识课程的稳定性,应该确定核心教师并重点培养,扩大一般教师的储备。主要培养形式有集中学习、专题讨论、跟班听课、实践学习、业余自学等方式。

3.课程建设

环境通识教育涉及面较广,课程较多,课程团队需要厘清课程体系中哪些是核心课程、多少核心课程能开、多少一般课程可选、课程的深度如何等问题。对于可以开设的核心课程,要按照课程建设的要求进行准备,在师资方面尽可能配备A、B角教师;开设条件还不具备的核心课程,要积极寻找合适人选,可采取外聘或者本校培养。本校培养可采用公开选拔的方式,选择教育背景相近或者有相关基础的教师,通过半年或者一年的准备,经考核合格后进入团队,并开设相关课程。课程建设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全方位接受信息和吸收知识。在选择内容时需要注意:一是避免课程间内容重叠过多;二是内容涵盖足够多的环境知识且通俗易懂;三是避免专业性过强的内容进入通识课程;四是尽量结合身边的案例,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4.教学管理与评价

开设环境通识课程需要教学管理和评价上的大力支持:(1)灵活的管理制度。比如在团队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鼓励核心、受众面广的环境通识课程申报校级课程建设;(2)鼓励课程团队创新。允许团队在教学方法、教学考核、课程开设等方面的探索;(3)承担环境通识课程的教师在年终考核时有适当的倾斜;(4)能够在教学培养计划中,设置一门综合类环境课程为公共基础课,如环境保护概论或者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方式选择

教学方式是实现教学内容而运用的教学手段,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通识教育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师生互动以及教学中使用的教学用具。主要应用于非实践性课程的学习,对于基础性、概念性等性质的课程可采用此法。二是专题讲座。专题讲座就是对某一主题或者专题所做的讲座,它是对课堂教学必要的补充,主要包括教师主讲、学生提问、教师回答等环节。专题讲座不受教材限制,内容多样,对学生也无特别要求。演讲者来源可以多样化,校内外人士均可。专题讲座内容主要是综合性环境问题、新技术新工艺、新思想新动态、新问题等。三是实践教学。实践是环境研究的重要领域。实践教学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它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主要的实践教学方法有:实验教学、社会调查、企业参观、环境调查、资源普查等形式。四是环境宣传。宣传也称为广告,环境教学的“广而告之”就是使更多的学生甚至高校周边社区居民了解环境,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动。环境通识课程不仅只是在课堂上、讲座上进行传播,团队应该利用好其他传播手段,诸如学校橱窗、广播、网络,特别是现今的新媒体如微信、QQ、飞信、论坛等新手段。

(三)学生自主培养

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环境通识课程培养的对象。环境通识课程不仅让学生们知道当今的环境现状和环境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环境理念和环境意识融入生活中,因此学生的自主性尤为重要。高校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开展环境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参与热情;二是设立环保小发明、小制作比赛,让学生自己动手;三是着力扶持和培养一些环保社团,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四是结合大学创新项目,辅导大学生开展相关社会调查、科学研究等工作。高校开设环境通识课程是时代赋予的重任。通过开设环境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环境素养,这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只有人类真正了解环境、掌握与环境和谐相处之道,在行动上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才能真正改变当今世界污染加剧、环境恶化的困境。因此,环境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当务之急。

作者:梁波 单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