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通识教育历史浅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在新中国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政治支配力量的高度突出,教育领域的运作逻辑深受政治领域运作逻辑与价值体系支配,教育片面为政治服务使我国高等教育中原有的传统人文教育遭到极大冲击。专业教育、工具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想大行其道,基础教育不断被弱化,学生专业面日趋狭窄。而科学主义教育和狭隘的专业教育所体现出的负面效应不可避免会严重影响到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对人文知识知之不多或是片面理解,高校毕业生质量良莠不齐,不敷国家和社会的使用。更严重的是,这一结果还造成了文化上的双层断裂,即现代中国与传统中国的断裂,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紧张。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各种新旧矛盾冲突中备尝艰辛,负重前行。
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教育界才开始重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1998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通过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文件明确指出历史教育是大学生基本素质教育的必修内容和主要手段,从而成为推动我国历史(包含世界历史)通识教育的重要指南。此后,通识教育这一理念逐渐被我国教育界所接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还先后进行了通识教育试点改革。尽管如此,我国绝大多数高校迄今为止还没有把提高学生的通识素质列入培养目标之中,有些缺乏师资、条件不足的学校甚至没有开展通识教育。即使是那些已经进行了通识素质课改革的学校也往往只是热衷于开设计算机、数学、外语、法律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而已,而对世界历史等人文学科课程则少有涉及,或仅表现为每年举办一些人文社科讲座以活跃校园文化,系统的世界历史等人文通识教育实践并不多见。
以上通识教育在操作上的功利化、简单化、形式化做法显然并不可取。与世界史通识教育在我国所处的困境形成反差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美、日、法等国针对二战后国民出现现代信仰危机以及历史意识、道德水准下降的情况,规定中高等教育必须开设历史(包括世界史)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现代意识,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已故美国史学大家、前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罗伯特•帕尔默所主编的大学通识教材《现代世界史》,自1950年第一版问世到2007年已出版到第十版,被称为“教科书的黄金标本”,为全球逾千所高校所选用,成为近60多年来美国世界史教科书中生命力最长、读者(学习者)最多、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纽约时报》甚至评论说,“美国几代大学生都是通过他(帕尔默)的眼睛来看待世界历史”的。不难看出,世界史通识教育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二战后一代又一代的西方社会精英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从而对战后西方国家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我国的世界史通识教育在这方面却表现得明显滞后甚至缺位,已经给我国的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转型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因对本国以外的历史文化不了解,对人类文明和世界发展的复杂性、多元性、多样性知之甚少,难以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进行沟通,遑论与之共荣、共处和相互学习。
其次,因为视野狭隘,目光短浅,学生对本土文明在世界文明与历史长河中所处的位置缺乏客观而公允的评判与定位,容易受到当代各种社会思潮影响,或狂妄自大,或妄自菲薄,难以形成真正理性的爱国主义,更难以融入人类主流文明的创造活动,并与其他文明携手建立未来世界的新价值和新秩序。再次,由于缺乏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学生的知识往往限于狭窄的专业领域,专业的特点内化于人的个性、情感和爱好等方面,使之把专业学习和工作当做了生活的全部内容,成为所谓的“单向度的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各类问题时容易因缺乏主体意识而无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独立作出判断和分析。
最后,缺乏对人类历史发展阶段和所处时代的宏观认知,容易造成思想上的混乱、迷茫。学生把教育仅仅视为是学习“何以为生”的知识,难以从中获得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甚至幸福感,不能正确理解“为何而生”,无法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缺少时代使命意识、社会责任感。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很难适应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句话,世界历史在高校通识教育领域的缺位使学生既难以拥有广博的全球视野,又无法形成理性、客观、真切的本土关怀与独立的主体意识,从而就难免沦为见识浅薄或仅拥有工具理性的“社会原子”。要改变上述现状,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世界史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大力呼吁和推动高校通识教育的相关改革。
二、关于高校世界史通识教育的作用与必要性的分析
众所周知,人是理性的动物,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类的大多数活动都具有目的性和功能性,教育即其中之一。那么,教育的目的和功能是什么?不同时代与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给出了各自的回答。梁启超先生认为,“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英国学者斯宾塞提出,“从教育的生物学方面来看,可以把教育看作一个使有机体的结构臻于完善并使它适合生活事物的过程”,“教育即为未来人的完美生活作准备”。此外,我国台湾地区的“教育法”对教育的目的也给出了定义,“教育之目的以培养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养、法治观念、人文涵养、强健体魄及思考、判断与创造能力,并促进其对基本人权之尊重、生态环境之保护及对不同国家、族群、性别、宗教、文化之了解与关怀,使其成为具有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之现代化国民”。无独有偶,我国大陆地区的教育法对教育的目的与功能也进行了说明,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越来越重视培养具有全球眼光和现代意识并能服务于国家与社会的公民。而世界历史通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爱国情怀、独立思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通贯达观的人生态度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与意义,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方式和必要手段。之所以这样讲,原因有四:
其一,学习世界历史能够增强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感,有助于培育其爱国主义情感。在现代世界,民族身份认同不仅源于对本土文明的深度认知,还源于将本国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作比较所得出的看法。因此,学生仅有中国史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中国置于世界范畴之内,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来诠释、定位中华文明,从横向的角度来审视和比较中华文明和外部文明之间的异同,从中领悟和理解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国古典文明的特色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突出地位。如此,便能使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曾创造出的辉煌文明成果及其对推动人类历史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而这自然也会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认同感,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致力于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感。
其二,学习世界历史能够拓展学生的全球视野,使之接受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并摒弃一元文化观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20世纪后半叶以来,人类进入了一个各民族相互依赖与日俱增的时期,国际化、信息化、多样化成为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文化多样化的时代,各国、各民族之间相互理解、信任变得越来越重要。多元文化观念作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和方法,它承认文化的多元性,认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为当今世界提供了一个在系统内的多观念共济、多向度思维、多方法实践、多途径选择、多方面发展和多价值评价的方法体系。总之,国际交流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人们承认文化差异与机会均等,相互间以开放、包容、平等的方式打交道,而多元文化观正反映了这一时代的呼声。世界历史通识教育无疑有助于学生建立多元文化观。通过学习世界史,大学生能够从中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学会尊重、理解、欣赏其他民族所创造出的文化价值,认同世界不同团体都拥有的基本权利;能够以开放的视野和世界主义的态度去看待、接纳多样化的世界,吸收消化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能够以人类一员的身份与其他文明、族群和平共处,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与前途,努力解决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如此,便有望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因抗拒、歧视异质文化而导致的种族或文明冲突。
其三,学习世界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达和独立思辨的能力。一般认为,通过学习世界历史,高校学生了解许多世界大事,既能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能培养从历史长时段角度多方位、发散性、前瞻性地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世界历史通识教育的应有之义。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世界史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产生、变迁的一般规律,了解现代文明、文化与古代文明、文化之间的继承、沿革关系,深化对社会、人类、人性的认识。这样也有助于他们从发展的、广泛联系的角度树立历史进步的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唤醒自身的主体意识,从而在内心提升境界,自觉地将普世性的人类文明社会规范、要求内化为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其四,了解世界历史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人格修养,尤其是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人格是人整体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倾向性。世界历史通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独立意识以及自立、自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力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学习世界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国、各民族为创建文明而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著名历史人物,如华盛顿、马克思、牛顿、戴高乐、罗斯福、甘地、爱因斯坦等人的事迹,并为其他文明及其杰出人物的贡献和人格魅力所感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的示范效应体现在塑造大学生独立人格的精神内涵上,即不断过滤人格品质中的那些依附性、保守性、被动性、狭隘性的消极元素,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建构独立自主的生命意识。
三、关于高校世界史通识教育改革路径的几点思考
综上所述,世界史通识教育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为推进相关的教育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转变观念,形成共识,确立世界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大学教育要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具体而言,就是要时常反思旧有教育体制的得失并吸收新的、有生命力的教育理念,要改变过去过分重视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在这一点上形成共识,高校教职员工才能意识到通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相关的教学科研实践中去,纠正自身以往对世界历史教育的认识误区。如是,世界史通识教育改革方能有望取得实效。其次,可考虑借助高校公共素质课平台设置世界史通识课程。由于世界史通识教学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因此在现有教育体制内利用公共课平台是一个较为可行的做法。
关于世界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可以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的经验,通过设置核心课程、主题课程和综合课程涵盖世界历史的相关内容。核心课程可以包括古典文明、世界各国文化研究等课程,内容相对系统全面。主题课程则可以概论、导论形式开展,概括性地介绍世界史中的某些领域如国际关系史、冷战史、西方政治史、现代化史、中西交流史等相关内容,教学中可以专题课的形式讲授反映这些领域的精华或最新研究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较短时间的学习掌握课程的精髓。至于综合课程,鉴于当下社会需要的人才知识结构正在由传统的单一专业型转向跨学科的复合型,因此高校通识教育也必须据此趋势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调整,即尝试打破专业壁垒,打通不同学科领域,使之相互渗透,彼此交融,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独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就世界史通识教育而言,可以考虑与考古、文化人类学、比较政治学、经济学、文化艺术等学科结合,开设若干跨学科研究的实验或前沿研究课程。它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使学生受到通识知识教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在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应注重灵活多样。教育要“传道、授业、解惑”,即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塑造学生的人格、个性。因此,教学效果的优劣至关重要。所以,世界史通识课程的教学除了采取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还可采取讨论、讲座、播放教学视频、参观国外历史文物在华展览、阅读世界学术名著等多样化的方式。教师应避免单一的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形式,而注重培养学生归纳、对比、演绎、总结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可以获得大量相关的电子历史资料,有利于体现世界史知识的生动性、形象性,这也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世界史通识教育改革,能够在大学生面前打开一扇窗,使之更好地认识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不但“美己之美,而且美人之美,美美互美”,最终实现理智与情感、认知与实践、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梁军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