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的大学语文教育功能定位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通识教育的大学语文教育功能定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通识教育的大学语文教育功能定位

一、基于通识教育大学语文教育功能定位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对高等教育专门化、功利化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和超越,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逐渐转变观念,对高校人才培养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广泛的认同。应当说,通识教育理念为长期处于困惑状态的大学语文教育指出了一条明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我们可以对大学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语文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学科,基于“语”与“文”,一方面,语文具有工具性:语言是认知的工具,是传播文化的工具,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语文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提高人们认知、交流、交际的水平,这是现代语文教育最具功利性和实用性的价值。另一方面,语文还具有人文性:语言文字本身不仅是交际的工具,更是生命的符号,是人类用来传递事、理、情、志的载体,是文化的载体,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再加之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故而同时又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人格和国格的教育,同时承载着传承、发展人文精神和养成人格、陶冶情操的“育人”功能。长期以来教育界就有语文教育属性的工具性或人文性之争。其实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在作品学习中不能截然分离: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优美的意境、崇高的精神和深刻的哲理,都必须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只是在面对不同教育阶段的不同教育对象,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设置有所不同。面对初级语文学习者,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之提供语言学习的入门知识,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应用能力;随着中小学语文的基础教育为学习者“登堂入室”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有条件可以超越专门知识训练,面对处于“精神成人”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以实现人格养成和文化传承为最终目标,致力于培养健全的、博雅的、和谐的“全人”。徐中玉先生说:“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审美能力的提高,学好、教好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它的价值是无法用一时物质回报的多少来衡量的”。基于教育的人文化,大学语文教学以中国传统语言文学经典的解读为主,同时注重文史哲乃至自然科学多领域知识的综合性;在教育实践中长于创设富有情感因素的教育情境,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促使知识内化为素质。这些教学特点与通识教育理念有着天然的相通之处,所以以文学、文化和人文精神为题中应有之意的大学语文教育成为通识教育实施的重要课程。

二、现行大学语文教育的非通识性

(一)功利主义导向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工具化

功利主义导向在中国当代教育中长期占统治地位,或把教育政治工具化,或经济工具化,语文教育亦未能幸免过度。在建国初期一段时间,语文教育一度成为道德伦理、政治教化的工具;19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学教育很长一段时间被直接纳入实现工业化、科技化为目标的现代化建设中,呈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科学主义的价值取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明显的重实用轻基础、重技能轻理论、重短期利益轻长远效益等倾向普遍存在。那么,在这一价值取向影响下,大学语文课即非专业课程、又非统考课程,在各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心目中自然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多开实用性课程、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成为各学校不约而同的选择;在总课时受限制的条件下,大学语文成为课时削减的首选目标。既算是勉强保留课程开设,也是一味追求功利效果,反复强调强化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应用性、服务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成为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意见,语文教育的存在价值,即是为专业课服务、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相应的,在教学内容方面,与专业学习、技能学习联系紧密的相关选文备受青睐,而涉及文化审美的选文被认为是“无用”的“风花雪月”而被拒绝进入。为迎合专门人才的培养,大学语文教育的领地在很多高校仅仅只有剩下应用文写作,该课程也被迫把教学中心放在适应专业需要的技能训练上而非写作素养上,已远远偏离通识教育的要求。

(二)科学主义倾向下大学语文教育的模式化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实际上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认知活动,或称智力过程,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形成的过程,与之对应体现出的是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功能;一是情感活动,或称非智力过程,实现的是非智力因素(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的培养,与之对应体现的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功能。基于通识教育“全人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二者是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但事实上,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度风行“智力至上”的教育主张,单方面强调学生的记忆、理解、归纳概括等智力因素培养,相应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被忽视。体现在语文教育上,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专门的语言技能训练充斥课堂,注重语言认知功能的实现,重视知识的死记硬背和技能的训练,对一篇作品的阅读往往执着于字词的表层意义、句子的静止结构、修辞的格式种类、篇章的逻辑归纳;一部有血有肉的作品在文学课上常常被教师“大卸八块”,在对诸如背景、年代、人物、情节、结构、艺术特色、影响等进行条分缕析、面面俱到的技术性“解剖”之后,语文学习不再是个性飞扬、情趣盎然、充满生命活力的创造性活动。语文教育公式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课文学习=字词认知+段落划分+中心思想的归纳+艺术特色总结,文章写作=开门见山+阐述事例+结尾点题。相应地考试也走向模式化,试卷只有一份标准答案。学生面对的是一大堆要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的东西。如此这般,语文教学越来越倾向于千篇一律、千人一律,无需个性和创造,习惯用统一的标准和同一模式来规范来约束学生的发展;通识教育自然也无从谈起。

三、大学语文实现通识教育功能的重要路径

大学语文教育实施方式多样,基于通识教育,须从过去封闭、单一的课堂教学阶段走向开放、多元的课内外学习相结合的“大语文”教育阶段。在这个“大语文”课程教育体系当中,可根据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个性需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如中外文化概论、中华文化通史、语言与写作、中国文学名著导读等等;除了上述第一课堂的学习外,还可以充分挖掘校园通识教育隐性资源,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文学讲座、诗歌会与汉文化节活动等等,有助于实现大学语文人文功能的最大化。在多样化的教育实践中,经典诵读是大学语文实现通识教育功能的重要路径。通识教育是以经典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传统文化经典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素材。文化经典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高昂的人生热情、向上的精神面貌、深邃的思想智慧,再加上丰富优美的表达方式,使得以经典教育为课程灵魂而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可以有效防止大学过度强调专业教育而带来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向,具有一般“概论”“原理”“通史”类课程不能企及的高度和无法达到的深度。借助经典诵读,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一)语言学习和知识积累

经典诵读丰富了语文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所谓文化经典,皆为古今中外优秀篇章,这些作品,不仅有着丰富的语言学习材料,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知识,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历史状况和现实生活,乃至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经典诵读中,语感得以培养,语言知识得到丰富;通过培养学生诵读、书写及阅读分析经典的能力,可有效促进学生接受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习得能力的研究。同时,文化经典中文史哲乃至自然科学多领域知识的综合性、跨学科,不仅能丰厚学生知识底蕴,而且有助于多学科视野的形成。

(二)审美滋养和生命感悟

诵读对于人的影响还远远不止于语文能力和知识的丰富。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超越单纯知识的授受,让思想、情感接受优秀诗文的熏陶,审美趣味、文化品位和思想修养在诵读中得到提高。大学语文教学多以我国各时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外国的文学精品为素材,这些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在艺术上具有典范的作用,能给予学生以丰厚的文学审美滋养。不仅如此,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经典篇章,蕴含着真挚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智慧理性和审美价值,体现了人类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且大学语文经典教育对人格的陶冶和熏陶作用多得益于文学情感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致使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引起心灵的喜悦、哀伤、震撼、振奋,产生思想和感情上强烈的共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滋养,养成品质、孕育灵魂、健全人格。

(三)民族认同和文化传承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聚焦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这些优秀篇章中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明、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以及民族精神特质,承载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思想智慧和审美魅力,能够感召、影响、并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对国民的民族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国家语委会致力于打造“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开展了一系列的“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其宗旨是“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滋养人文情怀,铸造民族精神”。大学语文教育可以积极利用经典作品精彩生动的形式,来培养年轻一代的民族认同感、促进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的传承。综上,大学语文经典教育有助于充分发挥母语教育的优势,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具备综合的能力素质,激发美好情感、温润良好品德、养成健康人格、传承民族精神,将其人文功能最大化,从而有效实现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

作者:彭文忠 单位:湖南商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