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通识教育课程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通识教育课程

一、通识课程的构建原则

(一)通识课程开发要彰显文化功能

从文化选择的高度开发通识课程,就不能限于教学单纯知识传授,应将课程置于广阔的文化结构和视野中,保证所授知识具有社会文化之精华特征。从社会文化的基点出发,英国著名课程理论家劳顿曾将课程定义为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即学校教育受制于时间因素的有限性,不可能笼统地、无原则地传播所有文化,并且并非所有的文化具有同等的重要性,由此,通识课程开发的首要问题是对文化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而课程开发的原则也表现为对文化选择与组织方面的规范,包括选择什么样的文化、怎样组织这些文化形式等。在课程开发上,要强调课程功能的广泛性,在通识教育理念中强调一门科程的多功能性,每门课程都应当具有立体化教育的任务,能够充分发挥通识课程相应的人才培养的教育功能。

(二)通识课程内容要以学生为本

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应该以学生为根本,根据全人课程目标要求,通识教育涉及国际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非正式课程或隐型课程等多种类型。也可以为分布必修型课程、名著型课程、核心型课程、自由选修型等课程。把当今世界在全球化进程中重要性日益突出的信息技术、外语、多元文化等领域的课程融入到通识教育过程中去。这样跨学科、跨文化教育的学科内容及其所代表的理念使得传统的通识教育内容和教育价值意义更加深远。以学生为本从多元文化角度设计的通识课程,可以打破专门学科狭隘的框框,触及到学术界中不同领域的相互关系,让学生从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的多元角度,探讨哲学人生课题。学生在通识课程文化之中可以涉猎人类知识文化的各主要领域,以形成更加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成为通达的现代社会的文明人。

(三)通识课程评价体系要开放多元

课程评价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文化系统的终端,是一种导向机制,能在过程中发挥着质量监控作用。对于通识课程的评价,不要过分地强调标准化。要衡量一个人的发展,不仅需要考查其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还在于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等方面。对于通识课程的评价不能是静止的、终结性的,而应贯穿于通识课程教育的全程之中,使评价成为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评价不能仅用一把尺子,应该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参与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如学生自我评价法、专题评价法、观察法等方法。

(四)通识课程设计要与专业课程融合

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是一种通专结合的通识教育大体系。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虽然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各不相同,但在具体实施时,只重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都会导致现代教育在学生人格培养上的美中不足的缺陷。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加以适当融合,实现在课程设计上的统一和渗透,无疑是通识教育的最佳途径,这正是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必须走通专结合道路的根本原因。以这一思想去指导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应该是化解通识教育困境的正确选择。上世纪日本曾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截然分开的做法受到质疑,与专业融合的通识教育改革必将呈现在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序列中。

二、通识教育的课程实践

(一)设置联合专业———英国通识教育实践

英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通识化。英国大学,无论是古典大学、城市大学还是新大学,专业设置面都非常宽广,设有大量联合专业。联合专业的具体形式有双科专业、三科专业和主副修专业。如三科专业,“工程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其中工程学课程占2/3比重,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占1/3比重;双科专业,如“现代史与经济学”、“经济学与哲学”、“哲学与物理学”、“工程学与计算机科学”、“数学和哲学”等,学习双科专业的优势是两个相关学科并列学习使学生增强对其中每一学科的理解,同时学到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推理方法,增强学生从多维视角观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种联合专业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贯通,体现了通识教育精神。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可以得出通识教育的实质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我国高职教育要学习英国通识教育的经验,加强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使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融通,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视角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独立通识课程———美国通识教育实践

美国通识教育是具有代表性的,如《杜克大学面向21世纪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报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本科通识教育改革的建议》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至2000年美国通识教育呈现:大学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度提高;州政府、评审机构、教师、学术负责人等内外部力量综合作用促进通识教育发展;所有类型本科院校都在实施通识教育改革;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在毕业学分中比重增加;通识教育课程要求更加规范化。美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主要以人文社会科学为重心、突出课程国际化下的人的全球视野和整体性发展。提倡培养理解一切社会、一切民族思想精华,富有才能的青年人。如麻省理工学院所有本科生必须接受自然科学核心课程6门,人文学科、艺术、社会科学课程8门,科学和技术限选2门,实验1-2门课程等的教育。

(三)国家立法规定———日本通识教育实践日本称通识教育为“教养教育”,日本是亚洲各国中通识教育、职业教育率先现代化的国家。日本历届政府教育部门重视教养教育。二战后,日本高校在推进通识教育中,提出将培养社会需要高水平、综合性创新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1947年日本制定了《大学基准》,对新制大学实施“教养教育”提出具体规定,开始对通识教育探索。2002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了新的通识教育改革审议方案,促进大学和教员积极开展通识教育,确立通识教育的实施责任体制。指出在激烈变革的时代,用地球规模的视野、历史的视角、多元的视点来考虑问题的能力。注重以通识课程教育为基础、以专业课程教育为主导进行课程整合,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等思想。这些为学校创造良好的通识教育气氛,转变学校的办学理念提供了政策和思想条件。

(四)通专教育融合———德国通识教育实践

德国大学专业领域的学习更多地渗透了科研的要素和精神,充分体现了“教学与科研统一”的传统与精神。一些高校通过与企业、科研单位和地方、社区的合作,使高等教育走出传统的校园,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密切,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并充分利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实行灵活有效的多时段学习。这种模式通过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是在人文教育形式外另辟途径寻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点,把通识教育蕴含于专业教育的实践环节中,对拓展通识教育的范畴与解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具有积极作用。

(五)综合素质课程———中国通识教育实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通识课程改革进入重视综合基础知识教育阶段。我国教育部高教司在《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是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1],许多高校进行了有效实践探索,如北京大学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清华大学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将德育放在首位且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与此同时,高职院也进行了通识教育实践,如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学分制银行的通识教育探索,学院面向全院学生开设学分银行,学生通过参加校内外各类技能竞赛、企业工作实践、取得应用能力证书、申请发明专利、文艺体育等竞赛和课余进行的社会实践、证书考试(如计算机和外语口语等级证书、驾驶、职业资格等资格证书)等兑换部分专业教学计划内的课程学分,此项规定的实施推动了高职通识教育开展。此外,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做了通识教育实践和探索。

三、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

(一)认知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从认知结构上可分为六类,即社会科学类、人文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公共艺体类、综合素质类等。社会科学类。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侧重于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宏观的社会现象,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以及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社会的东西”。社会科学强调人的社会性、关系性、组织性、协作性等共性的方面。社会科学课程学习能使学生具有对各种信念和社会行为进行评价的广博见识及理性判断。学校可开设如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课程。人文科学类。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主要研究人的观念、精神、情感、需要、意志、愿望和价值,强调人的主观心理、文化生活等个性方面,对过去的研究是最为根本、最为重要的。人文科学常用意义分析和解释学的方法研究微观领域的精神文化现象。包括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自然科学类。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它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农业科学、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自然科学是要使学生理解所有人类都要受其支配的自然法则,同时告诉他们那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在理解世界、保持世界的调和的前提下,刺激想象力、培养好奇心、激发学生为发现新的真理做贡献的意欲。能教会学生学会理论思考的方法。工程技术类。工程技术是指应用科学知识使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的一种系统性专业性技术,是将科学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根本手段。英国科学协会称工程技术为“社会中的科学”。工程技术类课程是指可直接运用到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领域的课程内容,包括设计方法、施工安装技术、典型工程实例分析等课程,其内容涉及法律法规、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技术措施、技术标准、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经济等方面,其中,政策法规、各种规范的颁布,对于该类课程的影响最大。工程技术课程如建筑工程基础知识与识图、环境绿化工程、城市规划、工程建筑概论、工程法规、建筑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价格法、工业基础概论、机器人、空中客车、航天航空航海等。公共艺术类。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手段,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时代的大任务。公共艺术教育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与校园的文化品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可开设美学原理、艺术导论、音乐鉴赏、舞蹈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影视鉴赏、摄影、歌唱基础、中国民居艺术赏析、动漫人物速写技法与赏析、现代景观设计赏析、影视艺术与审美、服饰文化等公共艺体类课程。综合素质类。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技术素质、文化审美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等几方面,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德、智、体、美等要素及品质。高职在设置综合素质课程时应尽量将接近的科目知识融合在同一门课程中。比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设计的“人文艺术与道德修养”、“高新技术与现代管理”等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还有如“问题分析与解决”、“有效会议管理”、课程教学“高绩效团队建立与运作”、“人际勾通与服务文化”等。高职院校要始终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和谐、理想高远,具有一定人文、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作为教育工作目标。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覆盖面较广,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计算机类、语言、艺术、体育卫生、基本技能类等学科的综合。

(二)文理渗透融合的课程体系

通识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宽泛的专业知识教育。开展高职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改变专业设置过细导致学生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一的现象,力图通过这种方式培养高素质的现代高职人才。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时,要形成通识教育共识,淡化专业思想,改变课程设置单一性、封闭性、滞后性,确保课程的多样化、规范化,加强综合课程,文理渗透和融合。尝试通过学分制,满足学员在求知上的“各取所需”。课程体系方面,本着强化基础的原则,减少课程数目,精炼课程内容,将发展前沿知识、文化素质修养知识充实于课程之中,整合教学内容,夯实学生发展的基础。在文科、理科方向上要有所侧重。1.理科生通识教育课程设计。鉴于理工科学生往往偏重专业知识,忽视人文社会科学,所以理工科学生需要选修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系列科学课程。如中国文明、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全球视野等。2.文科生通识教育课程设计。鉴于文科学生缺乏自然科学知识,文科生要修《高等数学》,特别关注对学生数学思想、数学逻辑的培养、自然科学和信息科学系列课程,科技、经济、社会、化学与社会、信息技术与现代社会、生态学等。3.文理生通识教育共修艺术课程设计。文理科生都要修完一定学分的艺术课程。如美学原理、艺术导论、音乐鉴赏、舞蹈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影视鉴赏、中外艺术歌曲赏析、中外艺术歌曲赏析等。

(三)公共基础奠基的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是培养高职学生普适性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础课程,与专业课互相渗透和支撑,共同作用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公共基础课作为专业学习的基础,承担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等基础能力培养任务,在高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起奠基作用。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平台:1.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文写作课程。是高职主要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承担着培养学生基础素质的任务。2.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校要创建思政课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真正实现思政课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由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转变;由单一的知识、理论传授向综合素质培养目标转变。3.其它课程。如体育(健康与运动)、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为高职公共基础必修课程。高职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通过思想领域的转化,培养学生的自身通识人才的价值观,使学生选课避免功利化取向。

(四)体现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

职业素养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养的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情况。职业素养是个大概念,专业是第一位的,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养或者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意识等。学校可开设职场礼仪、公共关系、企业文化、组织行为学、产业文化、沟通技巧、职业素养、体育与健康等课程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水平,以适应将来工作需要。

(五)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体系

适应社会生活目标的要求是以“促进学生成长需要”结合“社会需要”,来选择相应的人文通识课程。在此目标下构建的通识课程体系,应包括积极生活和社会问题处理类课程。这类课程如《幸福学》、《人际关系与沟通》、《生态与人生》、《哲学与人生》、《经济与人生》、《人与环境》等。这类课程设置主要是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即学习社会关系处理、社会问题认识、社交礼仪等。

(六)人化校园环境的课程体系

这是属非正式课程的方式和潜在课程的影响来实施通识教育,可借鉴台湾正修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即校园整体环境的通识教育与校外的通识教育。包含“生活教育”、“校园文化”、“文艺活动”、“读书活动”等。生活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道德情操、生命价值观等。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做一个温文儒雅的科技人。文艺活动是培养学生人文、创造、表演以及欣赏的能力。读书活动使学校成为书香学校,形成良好的校园读书风气。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要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培养高职技术型人才。高职院必须树立高职通识教育观,理清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思路,有效地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实践。形成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通识课与专业课相结合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作者:吴兴富 张小军 单位: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