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探讨

传统的大学教育课程教法,主要根据指定的专业教科书,将学界取得高度共识的“套装知识”、以“软件包”形式传授给学生。有些学校的课堂教育往往沦为某种概念游戏。教师机械地讲、学生盲目地背、最后共同应付地考,皆大欢喜。这种记忆性大于思考性的大学教育误区,尤其存在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中。把灌输人文知识等同于人文精神定位为教学目标。而通识教育课程则致力于开发出不同个体的潜在精神气质,培养完整的人:有能力的工作者、懂得生活、了解社会的知识分子;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为目标。这种追求全人教育的目标定位,决定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安排,是追求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因此其课程涵盖除专业教育之外的所有基础性的、普适性教学内容。无硬性的专业划分,给受教育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通过鼓励学生从自己实际出发,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以发展个性,自主学习。在这一思路下,当前在我国各大学均开设了通识课程。随便搜索一下,就可看到很多大学都有一份很热闹的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表,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例如:广州大学开设的《生死课》、厦门大学的《爬树课》、中山大学的《哈利•波特与遗传学》、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三国杀攻略教程》、广东金融学院的《爱情心理学》,长沙中南大学的《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以及一些大学的魔法课、僵尸课……。各类新奇的“潮”课,以秒杀的速度,爆满的热度,在象牙塔里风靡开来。这些寓教于乐的课程颠覆了传统的大学授课模式和教学理念,颇受学子们追捧。但是,开设新潮课程并不直接等同于通识教育。

  也并非所有的“潮”课都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有些课程的定位,形式重于内容,娱乐性太强,科学性不足。与通识教育追求的教学目标貌合神离。如果不能保证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不强调其教育价值,新奇之名就会沦为噱头之实,就是哗众取宠的伪科学。最终,就会成为徒有其表的虚热,就会以秒杀的热度,昙花一现。要保证潮课的存活率,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必须由管、教、学(即校方、教师和学生)各方共同努力,加强课程的科学性,提高教学效果,以达到“形之新,质之深”。有些学校通识课已出现不受学生欢迎的局面,并不是这种教育模式本身有问题,而应该从管、教、学各方找原因、找出路。现实中,某些高校开设通识教育课程院系的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到位、通识教育任课的教师创新精神不到位、通识教育课程选课的学生的认识不到位等等,都是阻碍通识教育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如有些通识教育课程任课教师指出的,在一些高校,通识课程事实上是游离于主要课程之外的:各院系都只关注自己的专业课程,担任公选课的老师往往被边缘化。导致(像以往一些教学改革那样)开课一两年后,大牌教授纷纷撤出。剩下的是教学工作量不满或者专业不对口的教师在这方教学平台上苦撑。这种“大环境”下,部分任课教师也沦于混课。课堂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通识教育陷于有名无实境况]。不理想的教学效果、各方不重视的大环境,必然导致不积极的上课氛围。这种不良循环,致使选修课成为一些学生眼里的“鸡肋”。上课目的就是“混分数”。同一个教师,上选修课比上专业课遇到的旷课率要高很多。

  在某些大学,通识课教师最常听到的旷课和请假的理由是:因为专业课要补课,所以不能来上你的课了!甚至连学生干部也凭学工部的任何一个指令:要搞校园活动,不来上课;更有甚者,“要求进步”的学生,拿着辅导员的“钦旨”来请假。以上都还算是“好”学生,他们旷课毕竟还是给老师“打招呼”了。还有一些学生一节课都不上,只参加考试,充分利用了大课堂不便考勤及开卷考试的“优势”。教学评价主体简单,也是影响任课教师积极性的因素之一。教师的教学效果优劣全凭一纸“被打分”:没有进课堂的教学管理者、没有进课堂的学生、请假不被批准的学生,均为教学评价者,他们的打分就有“随意”的“印象”分之嫌了。这些被堂而皇之地称为“评教”的操作,对被评价的教师是否公平、是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的确值得商榷!通识教育课程要逐步走出困境,走向理性与科学,出路就在提高教学效果。首先,要提高教学管理者的认识,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学使命,来定位通识教育课程目标,规划和选择适当的通识教育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具体的措施。要构建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和内容体系。体现这一教育模式的多层次性:专业上的基础性和补救性、内容上的广博性和多元性。与之相应,要建立多元化的通识教育评价机制。将教学评量因素扩展为:彰显通识教学的理念、清晰明确的表达能力、综合统整的判断能力、多元整合的全人教育目标等。根据“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在课程设置方面,通识教育开设的课程应是各专业最深厚的基础课;通识核心课一定要找各专业最强的教师。其次,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和选课动机。要把通识课程看成是满足自身需求和发展的生活课,而非猎奇作秀课。教育学生把通识教育看作是一种教育理念或教育思想。通识教育往往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为了更有效地培养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和提高身心素质。其三,要提高教学实施者的授课艺术水平,创新教学方法。要让“鸡肋”变成“香饽饽”,就必须增强教学吸引力。

  教学方法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手段。通识课程的灵活性决定了其方法的多样性:例如,案例教学法、互动式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诊所式教学法、双语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法等等。其中,案例教学模式应该是首选。对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旨的通识教育来说,实行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怀疑批判的精神具有重要作用。案例教学方法不仅可使理论的讲授变得生动、形象,易于接受,而且能够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融入一定数量的案例,让跨专业的学生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受到启发。有资深教育者认为,案例是最可比、最“全球化”的东西,因为每个案例都是一个问题,而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是共同的,此即朱熹的“理一万殊”论。但案例毕竟只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案例的选择与运用上应着重体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位。以区别于专业教育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案例教学方法还必须从硬件设施、老师的精心投入以及学生的勤奋刻苦等各方面进一步加强。增强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具体措施包括:(1)课前准备工作充分。任课教师要认真推敲各个教学环节的合理布局,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与运用。在课堂基本环节方面,一门通识课到底是怎么上?是什么老师在上,对学生的要求是什么?每堂课要求学生读的是什么书?作业是什么?都是衡量这门课程优劣的因素。实践中,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是通过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导引学习目标和活跃学习气氛等方法展示出自己的教学亮点。在课堂时间安排上,上次课总结、本节课总结、讨论时间各占比例,都要与课堂目标的实现直接配合。在课程开始阶段,导入语环节,教师概要的回顾和讲解上次课的主要观点及点评,接下来基本上是学生主导的时间。通识教育课程是否能实现其教学目标,关键不在于其名称的新颖。通识课名称只是形式,课程内容才是实质。关键在于教师的精心备课与课堂组织。优秀教师的经验值得借鉴:老师不停地更新和补充课程资料,以邮箱发送给学生。这是课前准备的重要内容。教师的课程资料不仅有课程大纲,还有历年的教学记录、历届学生的优秀作业,案例素材有自己开发的,也有引用来的,老师总是不断地更新案例资料内容,使得案例讨论的背景素材来的更加丰富。

  并不是所有资料都对案例分析有用,这就要考验学生的判断力;教师不断给学生发信传送最新的事件报道的资料链接。留给学生讨论的问题是非常明确和具体。(2)选择好教学内容。哈佛大学的经验表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是也不应是彼此对立的。通识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专业教育发挥最大功效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识教育应该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要将科学与艺术融合在通识教育内容中,使其有别于一般专业选修课或公共必修课,突现通识教育的宗旨和目标。通识教育强调的是不同院系学科的“共同基础课”,要据此来把握通识教育内容的“宽度”与“深度”。要运用通识教育模式,将专业教育分解成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实践能力素养等模块,整合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三大领域的知识,扩展学生视野,培养能力。教学实践经验表明,案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选用必须具有典型性、针对性、适度性、导学性、析理性和激励性。(3)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案例讨论有利于摈弃传统的灌输教育、本本教育的教育模式。要让学生有所收获,仅仅只是记住老师展示的几片PPT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次课,将课前的参与与课中的参与结合起来。课前充分阅读案例资料和相关书籍,才会在课堂中开展有质量的团队讨论。例如,老师可通过学生提交课前案例分析作业,了解大家对案例的思考程度,据此组织课堂提问和促使学生认真对待案例讨论。值得借鉴的经验是,在讨论过程中,老师率先提问,马上有学生回答,一个不够,再接上一个,但决不是一个个地连下去,老师会通过板书进行提炼调节和再追问,学生也就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否会重复前面同学的答案。但只要同学有新的想法,老师都会让他发言。如果碰到不同方位的同学积极性不一样,老师会有技巧性的调节,使得整个教室的讨论能够在教室空间上均衡的发展。中间稍微休息一下是有必要的,但要以不影响讨论气氛为准。老师可通过播放一些幽默视频让学生放松。课堂讨论的发言彰显了每个学生对教学案例的直接体验、感受都有其独特之处。教师对学生的不同体验加以评析,构成对案例提出的特定问题的总体认识,这肯定优于在教师主导下的“一言堂”式的教育效果。每个案例之后,教师要提供比较详细的评论,以说明案例的历史背景、理论依据以及以后的发展。此外,要发挥课堂讨论课的效果、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总结、表达能力。

  总之,学生的投入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案例讨论的设计机制而不是学生的质量优劣。课程结束后,给学生布置作业,并在最后附加思考题,帮助学生在阅读案例过程中就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理解、总结,并注意挖掘每个判例的逻辑和理据。以完成课堂教学的全部步骤。此外,还要有适合案例教学的教室,为课堂交流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教室的设计要符合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要求。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教师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化。要根据信息化总体教学模式来设计课程架构和教学设备。提供便于教与学的沟通与互动的空间,以方便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发言、案例的数字化展示以及教师的课堂组织等等。建立课堂师生互动空间,既要有教师的精心投入,也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还要有校方提供的物质基础。这是实现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所必须的。也是通识教育不受专业培养目标的局限、开放式教学特点所决定的。只有管、教、学各方努力,才能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目标。这一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与社会关联案例的深度思维能力,提高其文化素质和对自然、社会科学问题的洞察力及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求异思辨能力。这一目标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尊重他人、善于沟通、积极思维、求异思辨、崇尚科学和民主的人才。打造一流的卓越大学,就必须实施一流的通识教育。要有效提高通识课程教学效果,需以通识教育课堂教学实践,为教学与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分析通识教育实施中的薄弱环节,研究改进措施,以最终实现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

作者:刘立 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