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特色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特色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摘要】通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理工类行业特色院校以特色专业为行业优势,致力于培养行业精英,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需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识教育需借助通识课程才能发挥实效。针对理工类行业特色院校行业通识目标不明晰、缺少面向全校的行业核心课程、行业通识课程比例失衡、课程实施和管理缺乏专业指导等问题,提出落实校本通识目标、增设行业通识核心课、强化通识教育深度、加强课程管理等优化建议。

【关键词】理工类院校;行业特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创新经济时代,社会需求日新月异,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行各业需要的不再是单一的服务型人才,而是能引领行业走向、运用跨学科的视野解决现实问题的创新人才。因此传统的以专业教育为主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识教育的“全人”育人理念能很好地弥补专业教育的弊端。目前国内高校通识教育初有成效的大多都是高水平综合型大学,而这种精英型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不适合行业特色型院校,行业特色型院校人才培养所要求的应用性和针对性更强,因此,在实践通识教育上需凸显行业特性。如何构建适合行业特色院校的通识课程体系,将通识教育引向纵深发展,是理工类行业特色院校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理工类行业特色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院校也开启了不同程度的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由于长期的理工特色和师资的局限性,通识教育的实施仅限于政治性的公共必修课、有限制的任选课、非系统性的第二课堂的开展。为深入探究理工类行业特色院校通识课程体系的现状,本文选取了以航空航天为行业特色的高水平大学H大学、以通信工程为行业特色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Y大学和以船舶海洋为行业特色的地方院校J大学,对三所院校的通识课程体系要素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课程目标、课程模块、课程比例、课程实施四个方面总结归纳这类院校通识课程体系存在的共性特点与不足。

(一)通识目标贴合行业宏观需求,但缺乏校本化落实

三所院校培养目标里都提到了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这些表述与通识教育的基本目标相吻合,意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又紧密贴合各特色行业的专业需求,要求学生能从事相关行业的制造、研究和开拓工作。宏观上看,总目标既贴合行业需求又体现通识精神,但表述较为笼统,例如培养学生“较强的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交流沟通的能力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这些表述没有明确指出将通过何种方法来培养学生这些能力以及何种程度的表现才算达到了培养要求。这说明行业特色院校还未能做到将通识能力与行业需求精确匹配,未能明晰特色行业对学生通识能力的具体要求,只是简单地将成熟的通识教育理念照搬到人才培养的表述中,缺乏校本化思考,导致培养目标不能直接有效地指导通识课程的设置。

(二)通识模块趋同化,行业特性不够凸显

理工类行业特色院校在现行课程体系框架内仅做到了课程所涉学科结构的通识化,课程内容还有待丰富与完善。总体来说,国内行业特色院校的通识必修模块的设置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选修模块多样但课程内容浅显,无论是通识必修还是通识选修,课程模块之间都缺乏学科关联性,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难以通过不同的模块、课程等予以稳定、有效和整体地贯彻[1]。

1.必修模块单一,缺乏行业特色核心课程。调研三所院校发现,理工类行业特色院校的通识必修模块基本分为四类:政府规定的体现国家意志的思想政治类课程;为专业学习做准备的基础学科课程;计算机类的基本技能类课程;身体素质类课程。但这四类课程之间缺乏学科关联性,无法起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沟通能力和拓展国际视野等作用,更多地注重对学生理科基础、基本技能及政治素质的培养,对人文素质的培养较缺乏。这一模块的设置与其他类型的大学区别不大,没有凸显院校的行业特色。但不可忽视的是,除了政府规定的通识必修课外,这些院校都有自主设定的少量的通识必修课,例如专业课程的导论课,工程管理、经济决策等社科类课程,中国文化概论等历史人文类课程,应用文写作等技能类课程。虽然这些课程占比很小,但也是丰富课程种类的有效尝试。

2.选修模块杂乱,行业特色选修课缺乏难度梯度。从表2看出,三所院校通识选修模块基本都分为人文、艺术、科学、创新四大模块,有的院校还特地划分出经典阅读和新生研讨模块,最大程度地将国外成熟的通识教育的教学模式引入课程体系中。每个院校都会开设行业特色通选课,有的单独列为一个课程模块,有的穿插在其他模块中。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选课要求,如理工科的学生必须修满2个学分的人文艺术类课程,文科类学生必须修满至少2个学分的科技类课程,行业特色的选修课选修只对与该学科领域有关的专业学生做出要求。这一做法虽然考虑到特色行业课程对专业基础的高要求,但忽略了知识的普遍性和广博性,非特色专业的学生也有适合他们的特色行业知识,当前实际上是缺乏不同难度等级的行业特色课程。此外,仔细研判这些“特色课程”的名称发现,大部分都是概论课和导读课。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能教给学生的大多是基本概念和原理,而这些内容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完成,因此选修课程内容的选择还需精深化。

(三)统一性通识课比重大,特色性通识课发展空间小

在现行的通识课程体系下,落实国家要求的统一性通识教育必修课的比重远大于能起到通识育人作用的通识选修课的比重,具有行业特色的通识课程占比少,这样的课程比例无法凸显理工类行业特色院校的院校特色。根据调研院校的数据显示,理工类行业特色院校通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在5∶1到4∶1之间,这表明高校给予通识教育的发展空间相对较小。

(四)课程实施简单,缺乏专业的课程管理

经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理工类行业特色院校都没有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中心,通识课程的管理通常由开课学院和教务处协同负责。统一性通识必修课采用传统的期末考试加平时分的方式进行成绩测评。由于是必修学分,学生在此类课程中投入的精力较多。通识选修课采取“准入制”,鼓励有专长的教师向教务处提交开课申请,课程大纲由开课学院和教务处共同审核,通过率较高,课程结束后,根据课程性质采取提交作品或卷面考试的方式进行期末考核。由于没有专门的机构对通识课程进行管理,且开课教师分散在各个学院,课程缺乏过程性的督导和调整。在课程评估方面,由于专业课程注重学生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通识课程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和能力的养成,因此对通识课程采取与专业课程相同的评估模式,缺乏合理性。

二、理工类行业特色院校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对策

(一)明确理工科通识教育目标,培养行业通识能力

任何一种教育都直指学生,理工类行业特色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将行业通识教育从学校意志转为教师意识、从培养理念转为学生自觉[2]。注重培养学生行业通识能力,使学生不仅要掌握职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了解行业发展的历史和未来前景、可能的创新之处,明白职业伦理,学会发现职业艺术之美并掌握组织协调、团队合作和有效沟通的能力,使学生能站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审视自己所学专业。在新生入学初以学院为单位,开展通识教育专题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什么是通识教育,为什么要重视通识教育以及本校是如何开展通识教育的,再邀请相关通识课程的教师为学生讲解好的通识课程是如何展开的。让学生在入学时就明确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同等重要的,尽早做好通识课程的学习规划,并要求辅导员或班主任定期督促学生重视通识课程的学习。

(二)凸显行业特性,设置面向全校的特色行业通识核心课

在现行的通识课程体系下,通识必修课与通识选修课块状分割式的课程结构无法给予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识必修和选修模块应相互关联,选修课的内容应是必修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借鉴研究型大学核心课程的设置,理工类行业特色院校可以考虑调整必修模块,在通识必修课中增加一定比例的“行业通识核心课”,该模块可设立特色行业的历史文化、特色行业与社会发展、特色行业艺术创新、特色行业的基础应用原理、特色行业的国际发展等课程。各院校基于师资基础和教学重点,在每个模块设置一到两门平行课供学生选择。这样在丰富课程模块的同时既赋予学生选择权,又节约了教学资源。

(三)强化通识教育深度,优化专业教师进修方式

综合型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便于发展通识教育的广度,行业特色院校凭借行业优势更适合发展通识教育的深度。充分利用特色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将特色专业教育向通识化方向发展。深度发展的通识课程内容需要各院系教师协同编排。例如行业特色核心课程中的历史人文模块,需特色专业的教师和文学院的教师共同研讨授课内容,甄选适合面向全校学生的专业内容和人文内容,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课程内容的编排和规划,将学科知识点转化为问题的思考点,延展知识的时空范围[3]。适当听取学生意见,使课程在符合行业通识要求的基础上也能紧密对接学生需求。同一区域的理工类行业特色院校可成立通识教育联盟[4],定期研讨和改进行业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发展每个行业特色院校各具特色的课程内容。鼓励各个学院的教师积极投身核心课程内容的编排,鼓励教师个人发展多元能力,打造一支可专可通的特色师资队伍。

(四)严格课程实施,加强通识课程管理和评估

针对通识课程的实施较为松散、教师缺少归属感和责任感的现状,理工类行业特色院校可设立专门的机构对通识课程进行规划和管理。基于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建议在教务处下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规划处或通识教育中心,成立教师-行政共同体,由教务处主任、特色专业的金牌教师、各学院的学科带头人组成研讨小组,负责行业通识核心课程的审批、督查和管理等工作,实现行政管理和学术权力的“共同掌权”[5]。规划处需针对理工类行业特色型院校学生实际需求和能力基础对申报的课程做出筛选,并提出专业的改进意见。除了对课程进行严格审批外,还需配备一套专门的通识课程评估体系。不同于传统的以知识为导向的结果性专业课程评估,通识课程更适合以能力为导向的过程性评估[6]。该评估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小组合作、能力发展做出评估;二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进行评价;三是学校对课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是否贴合校本通识教育理念做出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课程改进的依据。

作者:周南平 卞雅婷 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