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下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发展初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跨学科下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发展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跨学科下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发展初探

摘要: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等,具有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健康价值观的教育和社会功能。职业院校要练好内功、创新思路,厘清通识教育的宗旨内涵,扎实做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设置以及组织实施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跨学科;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为了适应当前以市场为主导的就业双选机制,满足行业市场的人才需求,现阶段各高职院校对教学理念方法、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改革等的探索之路从未停歇或松懈。多数学校开设了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等课程,各模块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相互补充、共同发力,人才培养成效显著。随着就业市场压力的不断增强,对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双核心竞争能力的要求日益明显,因此高职院校在探索市场性、创新性、普适性等发展思路的背景下,“从知识到知识”转变为“从知识到方法”的教学理念,在不同学科之间开展通识课程的关联性、跨越式教育,深化通识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注重通识教育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关注通识教育课程与国家社会的利益等已经成为学校培养技术过硬、人格健全、有社会责任的综合性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通识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普及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这种理念被引入大学教育体系之后,为学生提供文学、科学等领域的综合性教育,使他们了解不同的文化、观念、价值,积累基础性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为学生接受专业教育、进行专业学习前做好普及知识和练就科学思维的准备。教育实践表明,属于高语境文化领域的纯文化类课程,因相对缺乏实用性和专业性,其处境日益边缘化;属于低语境文化领域的以技术或管理创新、技能开发与运用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教育,又只能实现人的工具性的进步。现阶段专业教育受到市场、实用价值的过度引导,日渐偏向了职业化教育,因此处于单一职业环境中的人的精神性、世界观、价值观被挤占得所剩无几,空洞单一。诚然,专业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之一,但并不能替代整个教育过程。专业教育需要与个性教育,尤其是跨学科语境下的通识教育有机统一,共同实现教育培养“全面的人”的终极目标,诠释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意义。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在论著《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中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判断能力和价值认知能力,同时认为通识教育课程应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三个领域。通识教育因其学科性质和功用,应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平衡与跨越,其课程设置应体现综合性,要指导学生学习跨学科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想发展历程,养成科学的思维模式,明白科学发展的历史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关系,最终目的是在培养实用性、必需性、专门性专业人才的基础上,培养出有道德素养、能思考人类社会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担负责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现状

(一)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通识教育的理念已被多数高职院校肯定并积极引入,也得到了一定程度和范围的推广与实施,但总体来看,人们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功能与作用的认知依然停留在激发学生对综合学科知识的泛兴趣,是专业学习的补充但随时需要删减学时为专业学时让步,甚至受严重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念影响成为一门边缘化课程,因此也就缺乏对其教育价值的正确认知,也尚未形成合理、健全的课程体系。

(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够丰富

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由于以往此类课程的建设基础较为薄弱、门类不够齐全等原因,多数院校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不够丰富,不同学科的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关联性和稳定性,从而无法体现跨学科的课程特色。此外,受专业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不同院校对通识教育中某些跨学科课程的学科归属存在没有统一界定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些课程的现世意义与学科价值的认知与掌握。

(三)通识教育课程师资缺乏

通识教育的本意是一种普及教育、通才教育,对授课教师的学术功底、学科驾驭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导致短时期内此类课程的师资力量稍显不足,不可避免地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另一方面,多数教师有着专业教学的教育背景和稳定的知识体系,同时又承担着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在特定的专业教学和全院普及性通识教育之间开展教学,需要转换教学理念,还要有适度的关联,因此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策略

(一)把准通识教育宗旨,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有效沟通能力、科学判断能力以及价值认知能力,甚至折射出国家利益层面对新时代青年人才的价值诉求。因此,其课程体系设计应充分考虑国家、社会、个体等各个层面的需求,可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既要平衡又要有所关联,共同构建合理、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其中,人文科学类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对不同领域文化、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认知,并培养学生的文化反思与批判能力,提升审美能力,获取精神力量,获得健康的人生价值观;社会科学类课程重在开拓学生的跨学科视野,培养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和能力;自然科学类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对科学领域前沿动态的兴趣,探索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形成理性的科学思维与表达方式。经过一段时期的课程建设与实施,在后续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我们可以尝试在现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探索打破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领域之间的壁垒,进一步丰富、完善课程体系。同时根据通识教育的宗旨、学院现有课程教学实际和建设成果,重新整合、优化具体课程内容,实现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我国最早组织实施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高校———复旦大学,近期根据自身实际,对部分不符合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课程进行了调整,共设置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发展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等七大模块、50多个课程单元、180多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今后3~5年之内还将继续对课程体系与基本课程进行调整与优化。

(二)厘清通识教育学科归属,协同做好课程设置

在跨学科语境下实施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和知识结构,拓宽综合学科知识视野,并丰富其人文素养,塑造健康的价值观。具体来讲,人文科学类课程可设置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心理学等相关课程;社会科学类课程可设置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常识等相关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可设置数学、科技发展史等相关课程。同时可以通过研讨、座谈等活动形式,组织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师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推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发展,体现不同课程之间的跨学科价值,提升课程的关联性和普适性。由于目前不同院校关于通识教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教学理念和方法等实际存在较大差别,具体课程设置、对通识教育中部分基础课程的学科性质归属等无法统一,因此上表中的课程门类、课程名称不尽全面,仅供参考;上表也没有将这些课程作出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确切划分,只以课程基本内容为模块进行大致罗列,各院校可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调整、补充。总之,在进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关于具体的课程名称以及门数等,不同院校需要结合办学实际和现有课程建设基础,经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开课系部进行严谨商讨与研究后方可最终确定。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还要设置好通识教育课程的选修总学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门类下每门课程的学时、学分,以及各门类的必选课程门数等。

(三)练好通识教育内功,创新教学模式

1.多元化的自由选课模式

推行通识教育从单一型到多元化的自由选课模式,适当改变全校不同专业学生同上一门课、或各专业学生随意选课的现状,适当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兴趣特长、所学专业大类等,再结合通识教育课程中各大门类的学科性质,在三大类数十门通识教育课程中自由、科学选课。目的是坚持大门类全覆盖、具体课程自由选择的指导原则,打破学科壁垒,让学生自主选课,既实现了综合学科知识在不同专业学生中得以普及与运用,又兼顾了学科之间的平衡与跨越,最终目标是使任何专业的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学习专业知识之外,都能养成有效的思考能力、正确的判断能力、科学的批判能力等,具备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的双核心竞争优势。

2.拥有学科驾驭能力的师资要求

通识教育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的特点,又涉及具体学科的前沿知识、思维模式、科学方法论等综合性知识,因此要求授课教师具备开阔的学术视野,深厚的学科功底,以及较高的学科驾驭能力,因此打造能力稳定、梯队合理的教师队伍成为通识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具体来讲,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开展教学研讨、交流等活动,组织教师团队深刻领会通识教育理念,认真学习通识教育理论,厘清通识教育的内涵、宗旨,提升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能力,保证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效果。在推广通识教育现有成果的同时,继续做好跨学科新课程的开发,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和功能价值的良性循环。

3.混合式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更新迭代,现阶段学生独立获取网络信息越来越便捷、熟练,以往教师单向传授具体知识信息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给学生教授的至少是经过筛选和处理过的高效信息,更重要的则是科学的思维方式、高效的学习方法。同时还要通过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打造“传统课堂教学”到“混合式教学”的新模式,指导学生自主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总之要注重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充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式学习。同理,面对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我们不能认为它们是绝对对立,或者割裂的关系,它们需要相互补充,共同为人才培养的工作目标发力,而将通识教育的思想、理念、方法融入专业教育,相对而言是一种较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

四、结语

由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中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同时强调要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通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肩负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健康价值观的教育和社会功用。职业院校要踏实练好内功、创新思路,扎实做好通识教育工作,继续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宏海.论跨文化语境下的通识教育本土化[J].高校教育管理,2014,8(5):87-91.

[2]隗寒冰,万萍,李军,赵树恩.以“五W模型”理论为指导的跨文化传播视野下本科通识教育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13):3-5.

作者:史凤云 单位: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与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