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通识教育理念对计算机课程教学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岗位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人才计算机操作水平的考核力度,因此,在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为了保证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计算机操作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高,教师需要树立一个通识教育理念,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树立完善的通识教育理念,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促进学生更加有条理和有逻辑地进行自主操作,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通识教育理念;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
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树立通识教育理念,是非常重要并且必要的。教师需要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下构建系统性的教育模式,更新教育方法,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进而能够有效促进其提升专业水平,达到全面发展。教师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利用通识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时,需要对通识教育理念的含义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从而保障后续教学的有序进行。
一、通识教育理念的含义和发展背景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由西方自由教育思想演变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近代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近年来,经过在世界各国大量高校中的应用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以及调整,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中最具科学性的理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对所有大学生的非专业性教育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1]。在通识教育理念中对人才培养的思路进行了广泛的认同,需要教师学习实行通识教育高校的先进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水平,教师要秉承通识教育理念的特点以及要求,探索实践通识教育理念,从而打造全新的教学课堂[2]。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一些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促使学生自高校毕业之后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师需要探寻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质量。比如在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以通识教育全面发展的理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从而使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高。教师需要摒弃传统优势教育的思维方式,抛弃本位性的功利意识,利用通识教育来创立新的教育模式,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覆盖面、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在利用通识教育时需要将通识教育赋予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转变并非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非常系统性的工程,所涉及的内容也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因此,教师在将通识教育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需要对通识教育进行广泛性的学习以及研究,努力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二、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中,教师利用通识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时,需要将通识教育的内容和课堂教学形式进行精心设计,从而保证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有效提高。对于通识教育来说,包含内容具有复杂性的特征,也涉及诸多学科的层次内容,在进行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地借鉴各高校先进的经验和专业教育进行相互的融合,从而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活动。通识教育分为非正式通识课程和正式通识课程。正式通识课程,包含有关基础类方面的知识,例如计算机应用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是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一些基础。对于非正式通识课程来说,主要涵盖了有关社会科学和文化研究方面的内容,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精神品质与文化素养的有效完善。在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课中,教师需要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并且加强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有效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够成为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3]。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向学生讲述基础性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社会文化及校园文化进行相互融合与渗透,从而打造全新的教学课堂。
三、通识教育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通识教育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教育部门在推行高等教育发展意见中指出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主要是为了向学生提供一些专业性的计算机知识,并且还要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多方位的练习以及锻炼,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和网络的技巧,促进学生利用计算机来分析问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当前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现有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多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一门涉及大多数学生必备的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需要充分体现出通识理念的作用及优势,从而使课堂教学能够实现有效的改革和创新。
四、通识教育理念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思路
(一)人格特征的培养。教师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需要加强对学生人格特征的有效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成长,促进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意识的有效提高。教师需要将这一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处于一个非常开放、和谐的状态中,使学生的学习动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获得成功和进步的快乐,从而形成自我意识[4]。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获得了空前解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存在模糊的问题,日益增长的计算机网络犯罪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在进行通识教育时,需要加强对学生人格特征的有效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日常生活加强对伦理道德的思考,在面临道德问题时能够做出精准判断以及选择,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有效提高。另外,教师还要在授课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完善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以达到通识教育的目标。
(二)认知结构的培养。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学生认知结构的有效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述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从诞生到当前体系结构的转变,从操作系统的形成到图形用户界面的有效优化,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并且有助于对这门学科形成完整体系结构的认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加全面地向学生介绍有关计算机科学前沿发展方面的内容,讲述有关科学史的重点知识,从而使学生带着好奇与憧憬来进行更加有条理的学习。另外,教师在班级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向学生渗透有关科学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家的辛劳,让学生能够受到深刻的启迪,实现科学和人文的有效连接,从而防止过度专业化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丧失,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思维品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品质进行培养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课堂所讲述的知识内容来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提高。质疑能力和独立思考习惯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必备的重要品质,是建立在理性和逻辑基础上的有效分析。质疑是知识建构的重要环节,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摆脱自身固定化的思维,更加开放和灵活地进行智能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创造力和批判能力的有效提高。优秀的思维品质是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有效结合,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有关办公软件使用方面的知识时,需要对软件的各项操作方法进行全方位的讲述,提出有效的学习思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海报的排版、学生会入会表格的设计、成绩的汇总与计算、创意产品展示PPT等,将课上所学用到自己现实面临的问题之中。
五、结语
在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教师需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且还要多方位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在脑海中搭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能够在通识教育理念指引下进行不断地探索及学习,进而达到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17-23.
[2]李娜.通识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2019(12):55-56.
[3]赵玲.通识教育理念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究[J].中国教育月刊,2010(6):41-42.
[4]于彤彤.通识教育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J].电子世界,2019(3):140-142.
[5]张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运城学院学报,2020(14):67-68.
作者:王玮 单位:陕西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