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平台建设浅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通识教育平台建设浅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通识教育平台建设浅析

摘 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背景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增强其吸引力、号召力和凝聚力,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社会主要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极为重要。通识教育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识教育平台的搭建,对于通识教育效果能够产生直接影响。为此,本文主要从高校通识教育平台建设的价值、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设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校;通识教育;平台搭建

通识教育是我国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众多高校已经基本实现了通识教育本土化。通识教育平台泛指通识教育所需的环境或条件,高校通识教育平台建设主要包括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环境的营造等。在全球化进程下,各种国外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应以通识教育平台建设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如何利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通识教育平台,让高校真正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实阵地,进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出更多具有健全人格和高超技能的人才。由此可见,加强对高校通识教育平台建设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高校通识教育平台建设的价值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构成要素,意识形态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具体的影响。高校通识教育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落实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主要教育功能为通过各方面对学生的文化理念和意识形态进行塑造。目前,国际上对于通识教育的研究成果颇多[1]。但就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研究现状来看,情况并不乐观。我国高校大多是从学生的文化水平和技能培养等方面开展通识教育活动,很少有涉及专业研究的。构建通识教育平台,能够优化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环境,并提供便利条件,促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中社会主义意识对学生引导质量的加强。

二、高校通识教育平台建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平台的建设现状来看,普遍存在过于关注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忽视意识形态教育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建设缺乏系统化。目前,我国高校在通识教育平台建设缺乏系统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通识教育平台建设中只设置了第一课堂的课程平台,使得我国通用课程体系建设缺乏系统性。二是部分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全面,对于通识教育无法进行准确定位,导致通识教育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规范的教学内容,并且在课程设置上引也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甚至有部分高校将通用教育以选修课形式开设,这一现象在理工类大学中尤为突出[2]。三是选课制度的不合理和管理盲目,导致通识教育流于形式。由于通识教育的学分较高,大多数高校学生为了能够在毕业之前修满学分,会将通识课程作为首选。如此一来,导致高校通识教育趋于功利化,教育价值无法得以体现。四是学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较多的漏洞,如缺乏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教学管理方法落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到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五是授课和教学形式单一。大多数高校通用教育都是以理论教育为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

(二)网络平台建设匮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涌现出了大量的新媒体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和新媒体技术的接受能力较高,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但纵观国内的各类网站,通识教育的专门网络非常少见。即便是关于通识教育的内容,其质量也有待提升。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样化的,我们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由于部分高校对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认识不够全面,他们会将见效时间短的现代专业教育作为办学的重点。而通识教育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获得成效。这也是通识教育在高校中一直不被重视的原因。二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学之间的矛盾。高校学生的专业在高考志愿提交后就已经确定了,当他们进入到高校后,就会由相应的院校和系部进行管理。通识教育的对象对全体学生,这也导致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会受到学期设置、专业课程设置、行政管理机构的管辖权等限制。三是网站建设投入有限。通识教育网站的建设必须要有经费投入、领导支持、教师投入、顶层设计等多方面的支出。但随着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高校会将大量的资源投入专业教学管理中,对于通识教育投入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导致高校通识教育在网络平台的建设上相对欠缺。

(三)建设不完善。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不论是在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上,还是在通识教育机构管理和制度建设上都不完善[3]。就课程建设这一方面来看,由于部分高校对于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自身体系、理论创新力和解释力上有所欠缺,导致通识教育缺乏实效性。就高校通识教育的实践互动现状来看,大多数高校对于“广义通识教育”和“大通识教育”的组织平台建设拓展不足,使得通识教育不能很好地贴近社会现实需求,也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导致通识教育的思想引领作用无法得以体现。

三、高校通识教育平台建设的路径

(一)搭建系统化平台。搭建高校通识教育系统化平台,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课程教学平台。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平台需要包括必修课程、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三大模块。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导向,并始终坚持将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如此一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够在高校通识教育中掌握话语权。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高校应结合地域特色和本校实际情况,将地域传统文化、民俗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等内容纳入必修课或选修课中[4]。同时,在必修课程中,高校需要将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纳入其中,并确保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以便于学生明确自己的政治立场,并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全面分析和认识,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进一步提升。在对设计选修课程内容时,应在知识拓展方面各有侧重,高校可以根据自身专业设置对选修课程内容进行灵活调整。第二,第二课堂平台。通识教育并非理论说教,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将理论内化为行为实践。因此,高校应注重实训基地的搭建,比如通过实训工厂、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各种纪念馆、科技馆、博物馆、名人故居等地进行参观,再现历史事件或人物事迹,从而提升通识教育的鲜活性和实效性。第三,慕课平台。慕课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如今,慕课在高校通识教育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应加强通识教育慕课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网络选修课程,并让学生合理和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高校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实行“全托管”管理模式,通过制定基本规范,由第三方网络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如此一来,既可以有效解决高校师资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

(二)深化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在意识形态发展理论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由主导向主流发展的过程并非是自发的。这就要求高校领导人员根据通识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通过传统宣传和现代媒介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高校还应注重通识教育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推动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加速了社会变化,而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其会对应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自觉变化。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和表达形式会对其在社会中的传播效果和认同程度产生直接影响。当传统意义形态的文化形象和呈现方式过于单一时,就会导致意识形态教育缺乏亲和力和认同性。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普及通识教育,拓宽通识教育的宣传途径,增强青年群体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比如,高校可以用网络用语、平民风格、人文关怀在网络平台上宣传通识教育内容。同时,高校还应对互联网传媒的舆论宣传和控制引导进行高度重视,合理利用通识教育的互联网平台,提高抵御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冲击的能力,并构建出具有加强防御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防火墙”。

(三)注重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特色,发展具有自身优势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高校可以根据自身专业设置,让各个院校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并参照通识教育板块体系,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细分为不同的模块,并增设相应的课程,以此来促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通识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5]。高校所设置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必须要涵盖以下几个领域的内容:一是人文科学与文化,该课程模块主要分为文史经典阅读与批判、中文文化继承与传播两大类,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二是社会科学与道德,该课程模块主要涵盖政治、经济、法学等领域的内容,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科学的重要理论、观点和方法;三是自然科学与技术,该课程模块主要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内容,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四是艺术科学与审美等领域的内容,该课程模块主要涵盖美术手法介绍、音乐风格欣赏、视觉艺术享受等内容,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理解和欣赏意识作品的能力。高校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够为全体学生提供一个共同的学识背景,并满足不同学科专业性质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通识教育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高校在通识教育平台构建的过程中,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导向,并将意识形态对于社会关系和思想文化的引导整合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高校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让学生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将学生培养成优秀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梁晨.高校通识教育实施现状与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7.

[2]钟秉林,王新凤.通识教育的内涵及其本土化实践路径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05):3-9.

[3]潘彩霞.高校通识教育平台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3):57-61.

[4]盘美秀.大学通识课程体系绩效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5]王曾.高校通识课程在线学习支持平台的设计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

[6]余瑞君.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探索:困境与对策[D].重庆大学,2014.

作者:王凌云 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