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公共画室与通识教育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内容摘要】高等院校教育新形态的通识模式,呈现出一种深入经典同时立足当代的立体探索。在清华大学新雅书院以文、史、哲、艺为主的课程框架下,作为选修课程的“艺术的启示”课程,更强调实践体验和问题讨论的维度。而公共画室性质的课堂雏形,在于建立理论、实践和讨论的综合区域,将各自独立的传统形态纳入到致力于个体成长的艺术现场。所谓通识,其要义实质应为“通绘事之理,识个体之性”。因而,公共画室形态的建构,关键在于在浸入式的艺术空间中,贯通从理论认识到实践体验的互动与延伸,从而有效实现艺术教育的宗旨。
【关键词】公共画室;通识教育;艺术教育;艺术的启示
就高等院校而言,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无须赘述,而通识模式的实验吸引着众多大学的目光,也是不可忽视的趋势。与此同时,美育的缺失又是一个事实,在院校的日常教学中,难免陷入到尴尬的迷茫之中。厘清专业院校、综合院校的专业教育和非专业的艺术教育,自然能够廓清一个基本思路,但关键仍需在具体的教学中真正实现转化。作为实验专区,2014年建立的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在文、史、哲、艺的课程框架下,逐步形成一个大致教学模型,并逐渐走向深入。历经5年实践,新雅书院的教学实验显现出其独特的探索性质。以艺术教育为例,既有经典理论的阅读和直面技能的实践课程,也有立足于艺术思维的启发式设置。比如“艺术的启示”课程,自书院成立以来,便将其纳入了艺术类选修课程。
一、艺术的启示
尽管归属于艺术类型,但与侧重概论式或强调技能实践的相关课程不同,“艺术的启示”并不在于具体知识与技能的衡量,而意在艺术世界的思想探讨。因而,即便对于以明确标准和意义取向为目标的高水平学生来说,一旦变更视角,难免陷入到一种莫名的惶恐之中。正如课程的名目一样,其重点恰恰在于重新建构一个艺术世界,并显现出分属于不同个体的独特存在,以此作为启示,而并非简单获得一个知识与概念的升级。显而易见,掌握知识是一方面,但如何运用知识,乃至于创造知识则是另一方面。对此,“艺术的启示”课程试图在藉由恢复个体想象力的基础上,获得各自开创性的密码。自2014年建立新雅课堂以来,“艺术的启示”便揭开了一场属于艺术世界的雅集,令每一个选择课程的个体登上各自的舞台。在融合艺术和教育两个因素之后,“艺术的启示”课程基本建立了完整的结构:一个是艺术内部的图画演绎;另一个是教育的现代特征。前者呈现艺术世界的古今中外,后者在借鉴欧美大学的教学情境下,引入并强化小班讨论与写作的环节。由此,课程贯通了讲授、讨论、写作和实践的有效衔接。大致而言,讲授属于传统方法,讨论与写作是通识模式的主要特色,实践体验则突出了艺术课程的特殊性所在。2014年至2017年,新雅书院的学生通过选课系统,分别进入为期8周(共计16次课)的“艺术的启示”课堂。其中,2014年至2016年是选修,2017年则作为必修课程。课程的实施主要分为课堂内外两个部分,8周教学期间,除2至3次走入美术馆和博物馆之外,主要在课堂或画室空间的三个环节中完成。首先是讲授环节。此环节主要在于通过具体艺术的历史、观念和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既有西方古典走向现代的关键转折带来的历史变化及其启示,也有中国绘画对此进行的回应和革新。也就是说,在对古今中外的经典解读之中,深刻理解和认识当下。其次是小班讨论和写作环节。讨论和写作均建立在两个层面:一个是经典的命题,另一个是当下的热点。因而,恰当的主题选择既与课程脉络相连,也与个体的体验关联。即以艺术为媒介,贯通艺术的历史、文化和现实之间的规律性及可能性认识,同时,个体以此语境介入思考。最后是艺术实践的体验。正所谓“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1]。因艺术的特殊性,往往有诸多的感受与思考需要在实践的情境中展开,使学生既可以获得具体媒介的体验,也由此触及个人与世界对话的精神之旅。一方面尝试通过素描、水彩、水粉、丙烯、水墨、版画、剪纸等不同的媒介体验和语言方式,使个体得以捕捉微妙而敏感的感受;另一方面,图像世界链接了人与自然、社会的通道,在一笔一划的探寻过程中,获得表征内心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图画。
二、作为实践场的公共画室
从课程过程来看,无经验者试图努力获得一个确定的认知,而对艺术充满浓厚兴趣的人来说,则信心满满。这里固然有局限于学科制度的因素,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以上两者是否就天然合乎艺术教育的设想,或者说,因不同程度的体验必然带来对于艺术认知的差异。事实并非如此。某种意义上说,这既与专业背景无关,也与技术能力高低没有必然联系。与之相反,闪光之处往往出现在无意流露的潜意识。值得注意的是,但凡涉及艺术历史和理论的知识,个体似乎难以显现,而一旦置身艺术实践环节,便更像是一场属于每一个个体的盛宴。在“思者,删拔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2]的自我与世界对话的图绘博弈中,主体得以在此确立,并作为艺术世界的主角,各自寻求一种自我超越。当进入“艺术的启示”课堂时,个体的意义便开始突显。不容忽视的关键在于,传统的课堂被类似“公共画室”的空间所替代,使个体本身获得一种释放,即便混杂了紧张、兴奋与茫然。尽管依旧是闭合的空间,但每一刻都在消解经验的束缚,让个体试着放松地步入开放的艺术世界。而此时的画室空间,实质成为承载情绪的一个躯壳,并随着理论讲授、主题讨论以及艺术实践的节奏展开,填充属于个体的艺术体验,以此累积探索的碎片,汇聚成艺术独特的光亮。在连续几届新雅课程的教学中,不乏综合素养极佳者,但更多的是不同个体在不同环节各自体现出的特殊才能,逐一被激发或放大。若说讲授环节在于静听经典,那么,讨论和写作环节则是引发思考、探究艺术的重要媒介。一方面,在讨论和写作中,自觉对应经典问题和实践体验的梳理;另一方面,又将理性的思考与实践体验结合,做进一步判断或感受,并转化为一种敏锐的表达方式。当所有的情绪以艺术之名投射在艺术实践环节时,这个画室已然超越了传统的课堂模式,演绎为思想的场域,也完善了公共画室的雏形。而以此课堂为节点,营造的是每一个个体的知识汲取与真理探索。换言之,公共画室以具体空间为经度,以个体痕迹为维度,共同编织出一张由艺术启示生发的知识网络。
三、从学堂到旷野
常规时间段的教学历程固然已经完成。然而,从“艺术的启示”课程给予的观点看,艺术之旅并没有终结,反而是一个开始,并伴随着个体自觉的美育序幕。也意味着,有形的公共画室逐渐演绎为无形的画室,从学堂步入旷野之地。以艺术课程之名构筑的公共画室,既容纳历史、文化与现实的线索,也引领个体思索的痕迹。这不仅关乎艺术教育下的成长,也必然遭遇诸多问题,但恰恰是问题的发生,才能生发出知识的碰撞,熔铸为一条探究问题之域的解决之道。“艺术的启示”课程之目的,便在于让每一个个体获得形塑自我性情的方法,并建立属于个人体验之上的精神世界,而不限于历史或现实的描述。某种程度上,此公共画室只是一般的封闭空间,尽管富于想象的氛围,却仍然需要我们为此保有对于经典知识的尊崇与敬仰。学堂之上的严肃学问,从来不是僵硬的。画室之内的空间敞开的不仅有群体的智慧,也有个体的自觉。知识的汲取只是这个空间的一部分,也并非目的,而对于真理的探索,乃至于形成信仰,才是艺术世界带来的另一个启示。由此,作为一个短暂时间片段内诞生的萌芽,艺术空间便不再固定,也就是说,它始终处于流淌与变化之中,直至无形的公共画室开始逐步清晰。当然,只有诉诸于个体内心隐含的自我对话,并以艺术的体验和审慎的定义为依托,才足以称之为无形的画室。在无形空间的逐步显现中,“艺术的启示”课堂绝然不会结束,反而在迈向旷野之时,画室空间的形态更为多元而立体,既有宏阔的视野,也敏感于从微观的角度去认知世界。从封闭的课堂到无形的画室,正是“艺术的启示”课程试图揭示的教学宗旨,而不是教案之上的衡量。毕竟,学科、教育和专业等背景不同的个体,在渐次展开的艺术之旅中,无法通由可视的图画加以评价,那样有失公允。因而,无形的画室分属两个形态:一种是客观存在的可视空间;一种是属于个体内心的精神世界。而公共画室期待激发的正是后一种[3]。“得道有先后”,艺术眷顾之下的个体自觉,最终构建了一个个无形的画室,由此汇聚,铸就无形的公共画室的闪光之时。只有脱离束缚的温床,在旷野之中的想象与驰骋,以及迁想妙得的思索中,才足以迸发创造的力量。毋庸置疑,公共画室扮演了成长和蜕变的孵化场角色。空间中的经典讲授、主题讨论与写作、艺术实践,在环环相扣的逻辑中,不断印证共性和个性、感性和理性的关联,并出入于先辈学术、图画经典和思想脉络的围栏之下,以此观照现实世界,目的在于通达个体的精神世界。
四、结语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的通识专区,在强调经典意识的同时,也在于引导教育面向古今中西的传统,试图形成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课堂讲授的环节已非单一的形态,甚至于明确转向更注重小班讨论的理念,而这里的讨论与写作,意在从广泛的阅读和持续的实践中获得立场与阐明观点。在此基础上,“艺术的启示”课程强化实践的环节,并以此提升个体体验的可贵性。一方面,这种艺术体验无法替代;另一方面,艺术实践的环节,既是与世界对话,也是自我私语的过程,而想象和创造,往往由此体验的缝隙中生成。作为文化核心素养课程的一种补充,或者说大学教育的一种实验,通识模式的艺术教育有其深化的空间。“艺术的启示”课程所带来的启示,提醒我们在艺术的浸润下,本应形塑的是一个缤纷的世界。有别于宽泛素质教育或文化素养课程模式,通识教育模式的立足点在于:与其装点富丽堂皇的花盆和景观,不如在自然的泥土上茁壮成长,于千姿百态之中各自显现其绚丽的灿烂。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甘阳.文明•国家•大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12.
[3]李睦.另一种观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肖芳凯 单位: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