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通识教育下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传播,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医科院校通识教育理念实践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通识教育理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构建与传播提供了有益思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需以“经典”为核心,凸显医科院校特色。课程对外传播需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关键词:医科院校;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建设;传播
面对当前人文性日益淡薄、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医学与人文分离等问题,医学人文教育亟须进行改革。中国传统文化在“心灵的滋养、情感的慰藉、精神的提升、道德的指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建设医学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可以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文化软实力与吸引力。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理念的根器解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思想观念、价值信仰、文化传统等,凝聚、积淀、延续着中华民族精神、人文伦理、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和核心思想理念”三个维度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这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提供了方向。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理念最早在美国萌芽、茁壮并成熟,逐渐被国内教育界接受、认同并实践。“通”有通达、兼通、博通、通简、通变、变通之义。“识”作为动词,有记忆、记住、懂得、知道、认识之义;作为名词,有知识、见识之义。从字源来看,通识教育内涵有三:一要“博”,见识和视野博闻才能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二要“熟”,仔细研读、反复揣摩才能通晓、精通。三要“活”,不做“两脚书橱”,活学活用,才能融会贯通、通达无阻。比较视野、打通思维是“活”的最好注脚。在医科院校推进通识教育的进程中,一部分学者将目光投向了国外,研究、效仿、借鉴他国通识教育理念和经验。另一部分学者瞩目于本土传统特色建设,“今日中国建立通识教育体系,理应立足于中国实践,优先接续这两个传统。”[2]通识教育体系构建应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当代价值的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经典是我们的根与源,通识教育理念是外引的器与流。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涵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需要通识教育理念的多角度演绎。
二、以“经典”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应以经典为核心。经典指那些经过历史沉淀,存留下来的各个知识领域中的典范、权威之作。经典是“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经典凝结了历史时代的尘云,“乔装打扮”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3]经典教育在西方也受到重视。大学教授艾伦•布卢姆(Bloom,A.)悲观地发现,美国大学生阅读量下降,呼吁尊重、重视传统,并需要强化经典课程。[4]芝加哥大学的本科通识教育核心课研读的都是传世经典作品。清华大学为本科生推荐阅读经典读本并编写了书目导读。学校课程设置形式为:组课+应读书目+讲座。课程可以充分利用慕课、翻转课堂等多样化模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列为核心课程群,采取线下导读+线上课程+线下专题讨论的模式进行分组教学。课程内容需要结合医科院校的特色对通识教育理念进行顶层设计,围绕经典作品开设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世界文学、世界文化等课程。中国文化部分可以从人文精神、传统美德、思想流派方面分层递进,还可以围绕经典文化设置中国书法、绘画、礼仪、中医、艺术、科技、诗词、戏曲、服饰、文字、古建筑、饮食等专题。同时可以开设中西文学比较、中西文化比较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比较视野、跨文化思维。要重点凸显医科院校的特色,充分阐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及伦理价值。比如在讲授儒家文化时,可以重点挖掘孔子的“仁”说。中国人文精神的第一抹曙光应该追溯到春秋末年孔子的“仁”说,孔子希图个体内在达到高度的伦理道德自律,人才培养讲究德才兼备。孔子将“仁”推演到一系列人伦道德规范,包括孝、悌、忠、信、恭、宽、敏、勇、惠等。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线索推进,如“仁爱忠信、见利思义”的个体美德、“孝悌友恭、谦敬勤俭”的家庭美德、“勇毅力行、中正乐群”的社会美德、“刚直持节、廉洁奉公”的国家美德、“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德等。[5]要重点挖掘医德方面的传统文化资源,尤其是医学著作中的伦理要素。再如墨家文化重点剖析逻辑学贡献,注重经验与实践。墨子也把道德作为贤士的标准,重视培养人的知识技能和思维论辩能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重德精神、求统一或综合精神、事理圆融精神与通识教育相通,为当前医学人文教育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三、面向留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全球化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来华留学规模、层次、结构、类别等越来越多样化。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6年,留学生规模突破44万,学历生中,就读人数最多的学科是西医。教育部印发的《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中国文化课程,如中国概况、汉语、医学汉语等课程。必修课《中国概况》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一扇重要窗口。课程目的在于全面概括介绍中国国情与文化,逐渐消除跨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壁垒,提升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因此,如何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非常重要。第一,以兴趣导向为主,提升自主学习动机。在教学中,兴趣是一种良性的心理状态,它可以支配对象自身的动机与动力。要调动医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意教学切入点。留学生最感兴趣的中国文化内容有两个特点:一是生活化,比如对衣食住行的关注度高;二是当代性,这就需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当代活性成分注入课程内容。第二,课程教学体系化,注重教学成效。当前医科院校的《中国概况》课程一般为英文授课,36学时居多。学时的稀缺导致留学生理解中国文化精神内核收效甚微。因此授课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浅”,英语授课,内容上可就中国文化基本内容进行讲解,增强学生对中国的基本了解。内容涉及地理位置、历史变迁、地理资源、交通环境、公共事业、城市概况、名胜古迹、人文景观、民间艺术、饮食文化等。第二层次“深”,双语教学,通过经典研读、成语典故、传统文化主题等深层次内容理解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第三,增加课外实践,以任务体验为主导。充分利用慕课与翻转课堂的优势,结合专题讲座、户外体验、经典汇报等形式创新教学模式。课堂评价要注重考核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课堂表现、任务完成、亲身体验等因素。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内的理论讲解和课堂外的实践,通过理论学习—户外实践—个人/小组心得汇报考核。创新教学方式,提升队伍水平。针对医学留学生的需求,适当加入与中国文化相联系的医学内容。第四,创新文化传播路径,提升文化认同感。培养高校大学生、来穗留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开展形式多样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创造中外学生对话机会,营造留学生国际化生活环境。要根据明确的学校定位来指引文化培育活动。比如基于校训、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对外传播的国际思维,注重培养医科留学生德行与文化视野;增加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介绍、交流;结合食养保健开展丰富的中国民俗节日活动;以中国师生牵头开展太极拳、中国绘画、中国舞蹈等兴趣小组,定期与感兴趣的医学生进行交流;结合当代中国衣食住行、旅游名胜等内容,每年定期开展中国当代文化展、国际文化节、汉字书写比赛、汉语晚会等活动。精心培育高校的人文氛围,让学生在优秀文化氛围中产生认同感。
参考文献:
[1]陈来.儒学能为现代化提供适当的人文环境[N].北京日报,2018-07-09.
[2]姚中秋,闫恒.现代中国通识教育经典文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
[3][意]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M].黄灿然,李桂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1-10.
[4][美]艾伦•布卢姆.美国精神的封闭[M].战旭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8-24.
[5]陈绪新.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发展的生生之理[J].中州学刊,2019,(3):87-92.
作者:张阿娜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