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思想教育与通识教育同向融合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民办高校思想教育与通识教育同向融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民办高校思想教育与通识教育同向融合

【摘要】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民办高校针对思政课程的实施途径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从实际发展状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进行融合的过程中依然可见缺位现象,尤其是将通识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依然面临各种挑战。执“奋进之笔”,铸育人之魂,深入研究思政教育、通识教育的融合路径,在通识教育部门的指导下,结合通识教育要求,鼓励教师凭借专业优势影响学生学习知识,通过有效方法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到专业教学当中,促进实现“同向融合”的最终目标,培养新时期的民主复兴新人。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同向融合

一、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思政课程和通识课程都属于一种动态发展活动,在两种教育活动中,道德熏陶、知识传授、素质培养和人格发展各种环节内在统一,随着教育背景和条件的改变维持一种动态平衡。通识教育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起点,和思政教育的品德培养目标在内涵上实现完美契合。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两者在育人内涵上拥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识教育是一种将学校的培养理念和学生学习体验进行有效连接的重要桥梁,因此在促进思政课堂转化为课堂思政的过程中,可以将通识课程当作主要突破口和核心切入点。

二、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同向融合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民办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和通识教育进行同向融合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民办高校中的相关教学部门、职能部门等没有针对通识课程教学制定刚性的思政任务,对于思政教学没有具体要求;二是部分民办高校中的通识课程存在较为明显的忽视思政教育倾向,通识课程的任课教师在设置课程目标的过程中没有形成鲜明的责任使命意识;三是民办高校中的通识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没有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手段缺少引导性。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便导致民办高校中的思想政治课程在和通识课程进行同向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一种“两张皮”问题。

三、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同向融合的对策

想要促进民办高校彻底解决相关问题与困境,需要在促进组织领导不断强化的基础上多想办法,同时寻找课程同向融合中的薄弱环节,促进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有效落实。具体对策包括以下几点:深入挖掘民办高校中的思想政治课程和通识教育进行全面融合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在科学设置通识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加强组织领导力度,制定各种刚性要求,促进民办高校中的通识课能够重回育人初心。突出重点,民办高校中的通识教育课程拥有知识传授、引领价值两种教育功能,因此在课程融合过程中可以突出通识与思政两个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促进教师传统教育理念的有效变革,纠正部分教师心中将“思政”单纯当作是思想政治理论授课职责的错误理念,通过潜心研究通识教育和思政教育两者的内在联系,形成各种课程类型都要与思想政治教育保持同向同行理念,发挥协同效应。民办高校在以通识教育为基础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探寻有效的教学路径,寻找正确的教学方法。在通识课程创新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进行系统研究,利用改革教学手段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性,促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日常学习当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理想目标、推动学生成为终身奋斗者的最终目的,将通识课程的教育价值全面发挥出来。

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同向融合的路径

1.理直气壮讲政治,针对民办高校中教师在通识课程中的讲授内容、教学方法提出明确要求和正确指导。民办高校中的所有教育活动都应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其科学指导下,促进主旋律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对学生三观进行科学引导,从而促进其形成正确观念,有效抵御各种错误价值观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这种政治影响与引导也成为民办高校中通识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文化形式之一。此外,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应该与我国文化发展方向和时代特征保持良好的一致性,我国民办高校在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应该贴近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精神文明发展方向。课程融合过程中也不能背离该方向,因此通识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应该始终坚持核心价值体现指导和统领,通过创新与传承相融合的方法,维持主旋律教育,弘扬民族特色。

2.引导教师立师德、筑信仰,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为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传授教学内容,积极学习各种先进的政治理论,是教师内心深处始终拥有历史使命感,成为学生人生导师,灵活选择各种教学手段促进党的相关创新理论进行有效宣传,促进思政教育、通识教育的全面融合。在通识课程与思政课程进行同向融合的背景下,需要相关政治理论教师对于其他领域学科保持深厚兴趣,不断学习各种内容,能够实现教学内容上的交叉互动。为此民办高校应该形成人力资本开发意识,组织相关教师积极参与各项培训和进修活动,健全培训体质,扩展培训通道,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此外,座谈会和学术会议也是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通过学位提升、岗前培训、理论知识更新等方式,促进教师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形成综合性的知识框架。

3.通过优化创新教学方式,提高通识课程的实效性,使学生可以获得丰富多样的课堂体验。民办高校中通识课程和思政课程融合条件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实现探索和自主式学习,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选择多样的教学手段,弥补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比如可以将小组讨论和大班上课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自由讨论和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讨,不限制级具体内容,可以选择网络热点事件、时政热点或是经典图书,在教师引导下,发展学生主动思维,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实施案例解析式教学,利用各种带有典型特征、比较鲜活的案例为学生剖析,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促进学生领悟真谛,掌握相关理论,提高自身能力。教师在解析案例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在案例中获得启示,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4.采取有效措施,彻底解决民办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和通识课程融合过程中的“两张皮”问题。想要促进通识教育、思政教育的同向融合,应该将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彻底发挥出来,在理论与实践相互统一的基础上,寻求与外界环境的协同和系统的综合平衡。来自于社会实践和生活的思政课程以及同事课程,都倾向于从广大人民群众立场和社会视角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单纯灌输理论知识,会导致教育脱离实践,而知行合一方法能够促进社会实践转变成增强师生体验、强化知识的有效渠道,促进师生个人理解融入整个社会系统当中,实现整体与个体的有机融合,促进社会现实和精神世界的全面对接。

五、结语

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创新机遇,而民办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融入新型的教学理念。变革不只强调形式和变的过程,更加注重教学实践和教学结果。通识教育的尝试性实践已经成为新时期的某种潮流,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叶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融合与实施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4):40-44.

[2]刘萍,商姚.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合对策探讨——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7(03):52-54.

[3]周晓晓.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互动——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12):70-71.

作者:黄跃仙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