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部分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高校缺乏对通识教育的准确把握,课程体系不健全;②师生缺乏对通识教育的高度重视;③高校缺乏通识教育发展环境及支持机制。普通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的现实出路:①高校走出观念误区,完善通识教育体系建设;②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学习动机;③校内外专家积极交流,开展闽台高校合作。
关键词:通识教育;存在问题;现实出路
一、通识教育的发展
通识教育的历史久远,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19世纪初,美国学者帕卡德(A.S.Packard)提出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概念并引入高等教育,逐渐形成以“核心课程”(哈佛大学)、“经典名著课程”(芝加哥大学)和“分类必修课”(其他多数高校)为主的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格局。中国学者对通识教育的探索起步较晚,研究分散且不够深刻,但不乏李曼丽教授运用马克思的“理想类型”方法,就通识教育的性质、内容和目的三个维度进行了系统阐述。各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尚未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达成共识,但大多都认同:通识教育是随着近代高等教育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暴露的弊端应运而生的一般教育、通才教育、全人教育,它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更是一种教育理念。
二、普通高校通识教育实践的现状
本文选取福建省不同层次各具代表的部分普通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包括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厦门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一本高校———福州大学、福建省高水平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公办本科二本大学———闽江学院、省属地方本科院校———三明学院、民办本科院校———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据调查统计:厦门大学涵盖文学、哲学、艺术等11类38门通识课程,另设“厦门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用于课外讲座、科技竞赛、文艺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等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宣传与引导;福州大学涵盖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文学与艺术、创新与创业四大模块通识课程,并于2015年颁布的《高水平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专项规划》中指出,将在未来三年打造20门通识教育选修核心课程;福建农林大学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与体育、文学素养和创新创业教育五大模块通识课程,并按文科类、理工类、农科类学生制定不同的通识教育培养计划;闽江学院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等9门通识课程;三明学院涵盖历史和文化、社会科学、心理健康教育等10门一般通选课程,另于2013年起将其引进的本科国际通识教育项目纳入高招计划;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涵盖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技术、语言、艺术教育、体育与健康、创新创业教育等六大模块通选课,其中公共选修课占课程比例5.53%,实践课占课程比例28.4%。
三、普通高校通识教育实践中存在问题
2018年4—9月,笔者对上述高校开展的通识教育现状进行文献查阅,发放问卷582份,实际回收569份,实地访谈36人,发现普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高校缺乏对通识教育的准确把握
1.理念存在误区
各大高校的教育发展离不开其办学办校理念、自身发展定位及人才培养观念,有些高校具有比较强的就业导向性,偏向于技能和应用,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有些高校着重发展本校的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存在很大程度上的教学资源倾斜,导致其他“冷门”专业“冷暖自知”;虽然有些高校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但仅把它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且易在实践过程中不自觉地为之蒙上专业教育的“面纱”,或是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割裂、相互对立,以至于精英说着精英们理解中的通识教育,学校教育的具体执行人员做着自己能够做到的通识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2.课程体系不健全
不难发现上述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分布,主要模仿通识教育发展较成熟的美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简单将数十门通选课分为四大类、五大类模块,并规定每类至少选修几门或几学分,尚未形成具有本土特色、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表面的模仿没有真正把握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本质,更没认清美国高校将通识教育视为一、二年级学生主课而非通选课如此重要地位,形成分科课程多、核心课程少、“内容杂、质量差、结构乱、地位低”的通识课程体系。
(二)师生缺乏对通识教育的高度重视
1.教师方面
不少教师对非本专业课程缺少兴趣且未接受专业的通识教育培训,其开课的动机往往出于课时的达标,或与其博士论文、研究课题项目相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单一的讲授法,将自己近期研究的结论单向式灌输、填鸭式灌输,忽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性交流探讨。讲授内容易偏向专业化、知识化,或是直接变成专业教育的初级科普,尚未理解到“通识教育”中的“识”并不泛指简单的“知识”,而是要形成“远见卓识”“有智之识”。
2.学生方面
通过对上述高校学生通识课程学习态度的情感、认知、行为三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对于如何进行通选课程选择,44.5%选择以线上线下授课模式为首,25.9%以课程考核难易程度为主,16.7%表示能抢到什么课就上什么课,9.7%依兴趣选择;对于通识课程作业的抄袭频率,37.8%的人抄袭频率一般(3—5次),28.2%会偶尔(1—2次)抄袭作业,23.8%会经常(5次以上)抄袭作业,而几乎没有抄袭过的同学仅占10.1%;对于通识课程的考核难度,71.4%的同学认为通识课程考核难度较容易,18.3%认为考核难度一般,10.2%表示考核难度较难;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意义,37.2%的人认为能加强学生基础教育,为专业学习做铺垫,28.5%认为能获得专业知识及技能,促进更好地就业,20.9%认为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13.4%认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可见,学生普遍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度粗浅,重视度不高,学习效果不佳,认为通识课程仅是“混学分”的次位课程。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两个重要主体,教师与学生对通识课程的不重视逐渐淡化了高校中通识教育的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甚至使部分通识课程极易沦为2018年以来教育部狠抓淘汰的“水课”。
(三)高校缺乏通识教育发展环境和支持机制
1.高校通识教育的实践阵地有限
通过对上述高校研究发现,大多数高校通识教育发展模式仍处于探索改革阶段,虽然已基本形成了第一课堂(公共必修课、通识选修课)、第二课堂(课外读书活动、文学讲座、科技竞赛、文体活动、社团活动;校外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第三课堂(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相结合的通识教育实践路径,但存在明显的“课堂等级”,以课程质量良莠不齐的第一课堂为主,而把举足轻重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放于次等地位,对整个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的重视程度不高。
2.通识教育相关的支持机制不完善
通识课程变“水”,课堂氛围懒散浮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缺乏外在考核体系的强约束力,相比涵盖师生互评、课上课下评价、期中期末评价等多样化的专业课程评价系统,缺乏全面的课程支持体系,极易传输一种“学校不重视,教师、学生也没必要重视”的错误观念。
四、普通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的现实出路
(一)高校走出观念误区,完善通识教育体系建设
1.高校需准确梳理自身定位、培养理念及发展目标,打破“通”与“专”的对立局面,实现两者的相互融合、高度配合,并从校园文化环境、师资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配套考核机制等方方面面提高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通识教育不应只被看作公共选修课及其任课教师的责任,而应该是所有大学教师的责任,改变“非本专业即不教学”的误区,并通过教学过程潜移默化让学生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2.高校积极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根据甘阳教授在《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两个中心环节》中的观点,高校需要做的并不是大刀阔斧地改变原有课程体系,而可以通过增设各样形式的通识课程,充分挖掘本校优势资源,具体分析本校学生发展特点(文、理、工、农科等),制定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建设全校最基本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并与专业教育有效衔接,逐渐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精品化、核心化”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二)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1.教师方面
(1)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熟读经典、博古通今,自觉接受与通识教育相关的锻炼培训,真正做到学高为师,方能教书育人。(2)创新教学方式,采用更加实效的教育方法,例如以小班授课、小组探讨等形式,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探索性教学、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获取、运用知识。(3)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思想观念和批判精神。
2.学生方面
联结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教师可以有效地运用“学习动机强化理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某位教师在“经典阅读”的第一堂课上指明这门课程的理想效果是:通过一学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能够把握作者在书中流露的人文思想及情感变化,并根据课程要求,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每周一次读书笔记作业和每学期两次读书报告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部分顺利完成任务同学的行为时,也需关注另一部分同学为什么无法完成任务,并给予适当的鼓励,最后,行为可能被强化,不良行为(作业拖拉、抄袭、质量差)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于是,需要一定的惩罚来减少不良行为。当然,强化学生学习动机还需深化学分制改革、严格规定考核制度、适当调整课程平时分与期末考试分各占比例等辅助机制,注重提高学生平时的学习意识,而不是习惯性日常逃课,期末简单地抱佛脚、混学分。
(三)校内外专家积极交流,开展闽台高校合作
1.充分利用全省、全国优质的校内外教育资源,校内外研究与实践,如教育机构整合研究、校外教学软件开发、教育管理理念创新、优秀的师资引进,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科建设方面探索本土化的发展之路。2.充分利用福建省的地域优势,增进与台湾、香港等通识教育更加成熟的高校研讨交流,借助学生交换学习、教师学者访学考察等机会,取其精华并切合实际地运用在省内各高校。如台湾高校成立的通识教育研究中心,重新整合通识教育资源,开辟创新制度,值得深入研究。总之,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的舞台上还是一个仅诞生二十多年的“新事物”,其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需要众多高校、学者积极探索、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汪雅霜,汪霞.高水平大学通识课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基于混合研究方法的实证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2):68-75.
[2]冯英.近二十年来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1):54-57.
[3]孔令帅.当前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4]李曼丽.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反思:1995-2005[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86-99,190.
[5]庞海芍,郇秀红.中国高校通识教育:回顾与展望[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1):12-19.
[6]王洪才,解德渤.中国通识教育20年:进展、困境与出路[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21-28.
[7]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读书,2006(4):3-12.
[8]章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5.
作者:黄欣悦 陈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