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方高校公益服务与通识教育相融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一些高校开始倡导大学生公益服务理念。大学生从事公益服务是提升其精神境界、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重要载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高校实现通识教育目的,即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的有效载体之一。
关键词:通识教育;公益服务;影响
一、公益服务
公益服务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为全体人民提供无偿服务,即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大学生作为当今慈善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公益事业的认识和参与情况备受关注。④然而,很多大学生对公益事业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支教、清理卫生、社区服务等表层认识,基于目前社会现状,学校急需开设一批公益课程,让学生通过参与公益服务了解社会、关心社会、认识国家现状,也是高校目前开展通识教育,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公民需要。
二、公益服务与通识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字面意思为“普通教育”或者“一般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也称为博雅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公民的健全人格。通识教育的内涵丰富,没有统一的定义。
(一)目前高校通识选修课状况———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1.冷热门课“待遇”差别大。目前,浙江工商大学每年共开设4轮通识选修课,为了确保课程质量,学校对每门课程设置了选课人数的上限,因此,一些比较容易拿到学分或者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另外,目前就业形势也迫使学生在选课的时候只选择对就业有用的课程。因此,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热门的课程受到学生追捧,冷门课程或比较难懂课程则无人问津。如物理类、政史类等学科。2.现在的大学生对通识选修课的选择越来越功利化,变得日趋单一:热衷于选修与自身专业和将来就业密切相关的、学分很容易拿到的课程。可以学一技之长的实用型课程,例如经济管理、互联网技术应用等;而旨在提高学生人文艺术素养的社科类选修课却逐年递减,如政治学、哲学、名著欣赏等。由于学校有硬性要求,每个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修满12+4学分的选修课才能毕业,导致很多学生为达到学分顺利毕业,而盲目地选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课程。结果达不到优化知识结构、突出学生个性的目的。
(二)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
部分大学生除了应承担普通社会成员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外,因为其受过高等教育,对社会应负有更多特殊的责任和使命。然而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出现了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精神状态低迷,社会责任感缺失等现象。
(三)加强公益服务类通识课程设置
浙江工商大学从2018年开始增设一批公益类通识课程,引导广大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了解公益服务,认其精髓所在。如新增“公益服务与社会创新”等通识课程,让学生了解公益服务的知识,提升自身的组织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给予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造福社区的锻炼机会,突出对学生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慈善意识的培养。通过公益类课程学习和服务实践,希望学生养成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形成对人生价值的正确认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形成包容、诚信、负责、关爱的价值观;养成遵守公共道德的自觉性;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具备敬业、守信的职业精神,了解并遵守所学专业的伦理和职业道德;养成公共环境意识和环保的行为习惯;培养领导和组织能力;培养综合采用多种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升公益服务的有效途径
(一)制度与管理相统一
高校应出台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服务的社会,浙江工商大学先后出台了《浙江工商大学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管理办法》《浙江工商大学小浪花义工服务手册》等相关制度,具备一套完整的入会工作流程,定期汇报,评选优秀义工等表彰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统一组织或者学生自发组织的公益社会活动。
(二)教育与教学相统一
高校要把公益服务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为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服务,浙江工商大学先后在教学工作中增设公益服务类通识选修课,在学生工作中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小浪花义工服务队等多种平台的公益实践,实现教育与教学相统一的格局。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投身于实践当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公益服务的现实意义
(一)是提升其精神境界,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敢于公益服务怀着奉献爱心、关爱社会的高尚情怀,自愿以知识、体能、劳动、经验、技术、时间等奉献社会,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高尚人格,提升其精神境界,既是学习、充实、开发自身潜能和快乐自己的过程,也是大学生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重要载体。
(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借助各种力量来促进市民社会的发展。市民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志愿活动的普遍出现,以及互助团体和组织在社会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义工组织中,有身居高位的领导,有普通市民,但是在组织中没有这种身份区别,大家是真正平等的,因此公益活动有利于打破社会阶层间的隔阂,为不同身份的人相互了解提供平台。大学生在身体力行当义工,实际上是引导市民社会的崛起,将千年奴化形成的臣民作风的残余荡涤出去,让主人翁精神和民主精神得到发扬光大。公益精神是以互惠为基础的“互利精神”和“利他精神”的结合,是公民相互支持和关爱的体现,他利于道德建设和社会团结基础的扩大,有助于促进公民之间的团结。因此,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三)是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需要
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合格公民,增设公益类通识课程,是学校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希望学生通过公益活动,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社会服务,将学术与社会公益服务相结合,具有职业道德,养成文明、诚信、守礼、守法、服务的社会公民意识,具备奉献精神。
参考文献
[1]周志峰.高校贫困大学生助学工作引入义工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信息,2010(35).
[2]毛淑梅.加强大学生义工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10(12).
[3]罗列,刘佳.公益与创新创业的教育融合[J].亚太教育,2015(32)。
[4]宋垚臻,蔡映辉.高校通识教育改革新探索[M].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
作者:赵霞 厉小军 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