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进步并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领域通识教育要时刻为不断更新的技术做好准备。核心素养发展是当前国际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视角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策略,应明确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板块架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以多学科协同来实施通识教育课程。
关键词:核心素养;通识教育课程;多学科协同
科学技术的兴起作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不仅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准,也深刻影响着教育、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伴随着西方科技社会不断发展,现代大学教育也得到了繁荣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深深影响着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水平、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育教学管理等。目前,通识教育课程是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话题。20世纪80年代,美国专门研究通识教育的机构就撰写报告《美国高等教育潜力》,该报告指出通识教育应该为未来做好准备,成为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的一种教育,因为谁也不能预测未来的科技发展将会如何影响人类社会。很多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形成了一些模式。目前,世界各国各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把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
1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视角
现代大学不仅要从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中获得强大的发展动力,而且要始终引领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通识教育主要着眼于学生的能力提高、精神成长以及知识结构的优化,针对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而共同开展的非专业教育,主旨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具有健全人格的人。通识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就是通识教育课程。在本质上,通识教育课程是为了让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是为了学生的人格养成,是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做准备。为了让通识教育更为有效,针对当前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很多高校从课程设计理念等方面着手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当前课程改革潮流中,重视课程内容整合,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成为推动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与世界发达国家将“核心素养”视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换句话说,在复杂多变的教育世界中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要素,是改变教育基因的关键因素。台湾学者陈伯章认为:“素养是指个人为了健全发展,并发展成为一个健全个体,必须因应社会之复杂生活情景需求,所不可欠缺的知识、能力、态度。”这就意味着,素养不仅仅是指知识或能力,而是知识、能力与态度的统一,是适应未来社会生活世界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是所有素养中最为关键的内容,是指涉到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必要素养,是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完成个人之自我实现与发展主动积极的公民、社会参与以及沟通互动所需的重要素养。OECD认为核心素养涵盖了基本能力、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个人获得成功生活与社会健全发展的关键素养,是具有关键性和必要性的核心价值。核心素养具有多元面向、多元场域、多元功能、高阶复杂以及长期培育等五种特质。核心素养是一系列多元面向组合的综合整体,每项核心素养均涵盖知识、能力与态度层面,同时具备促进个人实现与社会发展的多元功能,具有跨越各种社会场域与学习领域的广度,牵涉到反省思考的高阶心智以及复杂行动学习的高阶复杂的深度,核心素养必须透过不同阶段的长期培育等等特质。核心素养的特质决定了它是课程设计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个人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知识、能力与态度等的核心素养是可教的,可以通过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等进行培育。在大学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主要途径就是进行通识教育,而通识教育实现的主要载体就是通识教育课程。
2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缺乏整体规划
由于通识教育脱胎于“自由教育”,而“自由教育”主要体现出对古典人文学科的高度重视,进而人们狭隘地将通识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导致通识教育的研究者们也更集中于对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进行探讨。实际上,自然科学知识关系到一个人对自身、社会和自然的认知,关系到一个人是否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因此,应该把自然科学领域的通识课程纳入到整体通识教育框架下统筹考虑。不能像我国当前大学教育中,大学英语、大学体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构成了所谓的通识教育课程。学校没有从顶层上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规划与设计,课程结构比较混乱,课程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联系,“拼盘”现象比较突出。
2.2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不清晰
通识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着眼于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融为一体,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无论其职业是什么,通识教育是为学生日常生活做准备,包括给他们一定社会的知识、信仰、语言和思维的习惯,是对文化延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因此,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载体,就需要把人才培养目标转化到课程目标中去。只有如此,才能经由课程来实现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当前的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来看,倾向于弥补专业教育的缺陷和不足,以知识性、认知性的目标为主,情感性、体验性的目标缺乏。没有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素养,尤其是核心素养的角度来思考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由于受就业率的牵制,很多高校非常重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从而导致通识课程内容重视工具性、实用性、技能性。
2.3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偏专业化
哈佛大学的《自由社会中的普通教育》明确提出,通识教育重点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而专业教育则特别强调专业技能的培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各种职业能力训练。也就是说,专业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则着力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全学生的人格。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来分析,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通识课程更多地像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还是偏向于实用性与专业化。面对实践中的诸多问题,我们更应该理性思考,在“科学”与“人文”、“专业”与“通识”、“深度”与“广度”之间探索出一条有效的策略。
3基于核心素养的通识教育课程设计
3.1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发展
当前来自劳动部门的声音表示,相当部分的毕业生欠缺的是一种基本的职业素养,不是不会做而是缺乏做工作的精神和态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要以大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识教育白皮书》明确提出其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如下:让学生具备现代公民的意识与素养,并能够有意识地参与到社会事务中;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生活在文明传统中,并深刻理解人类文明特别是中国文明;让学生具备卓越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文本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让学生具备多学科的思维;让学生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因此,高校每个专业都应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调研该专业人才的核心素养是什么?该专业人才未来从事的工作需要具备哪些非专业的、核心的素养?这是开展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依据、目标和方向。
3.2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核心素养板块
通识教育课程是一种非专业性的、基础性的、具有适应性的课程,是构成个体素养中的一个部分。通识教育课程围绕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内容应为核心素养板块。目前,被认为实行通识教育最好的课程模式就是核心课程。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应坚持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民族与国际的融合等方面。在此,我们以国内典型高校案例来说明通识教育课程内容选择的核心素养板块策略。上海交通大学将社会科学、数学或逻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文科学四个模块确立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浙江工业大学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程就是常规的外语类、思政类、计算机类、体育及军事类、专业导论类等课程,选修课程设有科学素养、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四个模块。复旦大学将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等六个模块确立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山东大学将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国学修养、创新创业、艺术审美等七个模块作为该校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模块。通识教育课程在于其涵盖知识的宽广性、连贯性、联通性,以及使学生所学与他们的将来生活之间产生联系。如《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指出,哈佛针对社会科学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课程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西方的思想与制度”,讲授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的经典思想家和经典作品;“美国的民主”,讲授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布赖斯的《美利坚联邦》,或冈纳•米尔达尔的《美国的两难处境》。在通识教育委员会看来,这些经典“古籍”虽与现代专业学术分科之间有一定距离,但有更为整全的理论视野,也包含了现代西方政治、制度中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只有通过这样的通识教育和经典学习,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现实和各专业学科的根本意识。基于此,精选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应注重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和沟通。为了提升通识教育课程的集成度和整体性,通识教育课程应该按照分布比修型、核心课程型、自由选修型、经典巨著型等类型进行优化与重构,各个领域内的课程可以综合运用水平路线、历史路线和比较路线等方式来进行有机组织,注重通识教育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学生知识结构的均衡与和谐。
3.3通识教育课程实施:多学科协同
(1)打破学科界限,注重知识整合。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要与当前科技发展的综合化趋势相适应,充分体现学科发展的交叉、渗透或融合,要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等方面的密切联系。2006年,哈佛大学制订了一个通识教育新计划,凸显跨学科的思想,命名为“哈佛学院课程”,该计划强调“这些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以后学生在拓宽知识领域方面打好基础,超越传统学科的界限,并获得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此外,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的通识课程主要是围绕主题的知识串模式,就是把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每个知识串将两到三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交叉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通过这种知识串的学习,将这些知识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从而综合培养学生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思维与方法。这种知识串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就是一种多学科协同交叉的实施思路。但是多学科协同交叉的实施中要避免“拼盘”现象。“而有的大学则是开设一大批五光十色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仅仅向学生‘填鸭式’地灌输各种知识,课程内容偏浅。学生从一门狭窄的课程修读到另一门同样狭窄的课程,他们没有机会掌握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没有机会来综合处理不同学科的信息和概念,背离了通识教育的真谛。”通识教育课程应打破专业壁垒,整合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让学生在不同的知识领域之间建立起联系,学会用不同的学科思维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整全之知识视野,培育学生健全的心智与人格。(2)多领域中选择,凝聚核心素养。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经验,通识教育课程实施采取分类选修与核心课程相结合,极端的共同核心(例如只固定开设少数几门大班课程)或极端的分类选修(例如缺乏章法而近乎自由选修的分类方式),都会产生流弊。一方面是依据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所需,保证各个核心素养领域课程都能得到落实,供学生分类选修。另一方面建设几门体现学校特色与优势的共同核心课程,并且在学校几大学科领域内先行建设1-2门核心课程。该核心课程内容要体现该学科领域的灵魂,不断加强其内容建设,从而提高课程的稳定性,减少课程开设的随意性。特别是要开设具有本校办学特色与优势、彰显学校办学理念的校本通识课程,突出核心素养的优势。如重庆邮电大学利用学校信息科学技术的特色与优势,开设了大量的信息类通识教育课程,有助于学生信息化核心素养的提升。(3)借助互联网慕课平台,改革教学模式。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发〔2015〕40号文件《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阔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各种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并渗透到社会生活各领域。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大型课程平台,引入优质慕课资源,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核心来推进通识教育现代化,突破传统课堂时间、空间、人群的限制,实施翻转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充分体现“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探索“小组研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三种相互关联并各有侧重的有效教学模式。
作者:王桂林 代金平 单位:重庆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