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通识教育视域下农耕文化的传承,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伴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出,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当下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具有中国历史文化色彩的农耕文化,其传承和保护必须从原有的学者式研究中走出来,在通识教育的视域下走进大学本科教学,培养大学生对农耕文化研究的兴趣,从而达到对该文化的自觉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通识教育;农耕文化;传承保护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农耕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毫无疑问,农耕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但是,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工业文明的兴起,农耕文化的一些表现形态常常被贴上“落后”“愚昧”的标签,同时由于市场经济中对利益的重视,很多优秀的农耕文化形式面临着后继无人,逐渐走向衰亡的尴尬局面。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作为文化传播和研究的重要载体和组织机构的高等院校,尤其是农林院校,必须改变原有的农耕文化传承研究的学者模式,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广大青年学子可以认知和学习的人文素养知识,培养大学生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的意识。
1农耕文化的界定及研究情况
1.1农耕文化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
随着农业文明社会的形成,农耕文化便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相关政权的更迭,还是中国传统的道家、儒家的哲学思想,无不体现着农业和农耕的社会影响力和内在的文化基因。从农耕文化的特征研究来看,彭金山教授总结出农耕文化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哲学意蕴,这也进一步体现出了农耕文化在生产、生活、政治、道德、文化方面的精神特质。从规定性研究来看,张永丽教授对农耕文化的界定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农耕文化,则是指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即小农意识,包括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思维方式等。广义的传统农耕文化是建立在传统农业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是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习惯等意识形态的总和。从农耕文化的地域性研究看,其中的农耕文化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汉民族的中原农业文明研究,还将视野放宽至青藏高原的农牧文明、西南的梯田文化、北方的游牧文化、东北的狩猎文化、江南的圩田文化、蚕文化与茶文化等,这可以说是将农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丰富和充实的体现,同时也说明农耕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基于以上的研究,笔者认为,农耕文化应是一种以农业生产为重要载体的系列活动,包含了相关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文化教育等内容的意识形态性文化。
1.2农耕文化研究的成果丰富
农耕文化的研究离不开文化学者的努力。从研究思路来看,现有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结合一定的文学和文字功底进行学理性的归纳和研究;另从事相关的田野调查,对现有保存的农耕文化遗迹及文化形式进行记录和保存,以便其他学者进行农耕文化价值发掘和发展研究。从研究成果来看,2015-2017年,CNKI收录的关于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研究论文1004篇,国家图书馆收录的相关图书23部,获得国家社科基金20余项,可谓成果颇丰。从研究内容看,涉及不同地区农耕文化的表现形态、文化内涵、社会价值意义等方面,涉及的学科领域有文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以及艺术学等多学科领域。从这些研究的成果来看,农耕文化的研究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
2农耕文化研究成果转变为通识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高校作为文化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机构,必须承担起对农耕文化传承的责任,从科学的角度去解读、传播农耕文化,而通识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2.1通识教育为农耕文化的大学传播提供了课程支持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等方面,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此背景下,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将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引入到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中,将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哲学观、道德观以及与农耕相关的农业生产、农耕民俗及民间文学带入到大学课堂不失为一种增强传统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有效途径。
2.2高校农耕文化研究者的双重身份有利于农耕文化的传承
在研究农耕文化的学者中,大部分为高校的教师,尤其在具有学科优势的农林院校尤其如此。这些研究者在从事农耕文化研究的同时,也承担了高校的教学任务,教学和科研的双重身份无疑对农耕文化转变为人文素养课程具有先天的优势。他们能够第一时间将最新的关于农耕文化的研究成果引入课程教学,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农耕文化,培养对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进而培养更多的农耕文化的传承者。
3农耕文化转变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意义
3.1促进科研反哺教学,实现科教互补
钱伟长院士对大学科研和教学关系的评价是“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前文已经提及高校教师具有的双重身份,将农耕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带入人文素养课堂,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够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所在;同时借助大学生社会来源广的优势,不断更新对农耕文化的研究内容和知识体系,起到很好的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的作用。
3.2实现相关社科研究成果的转化,发挥社会文化价值
在现阶段的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是向生产力转化方面的评价,诸如技术转让、成果的经济效益转化等方面,而忽视了作为全社会人文素养提升重要支撑的人文社科类成果的转化。从社科研究的特殊性及高校职能的方面来看,社科研究的成果向人文素养课程内容的转化无疑是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的。农耕文化研究中提炼出的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观、历史积累下的优秀的农耕知识、绚丽多彩的农耕民俗以及具有朴素的道德教育的民间文学都对提升公民的传统文化素养、重新接纳认识中国农耕文化、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教育意义。
4大学通识教育对农耕文化传承的途径探索
根据农耕文化研究现状,可以将农耕文化研究的成果归纳为系统性的农耕文化的价值研究、农耕文化中重要的社会/文化/历史价值观点的阐发以及具有文化遗产性质的农耕传统的整理等三种主要形式,将农耕文化纳入到通识教育的人文素养课程建设就需要结合这三种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调整,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同社会实践相结合,进而实现对农耕文化的现代传承。
4.1完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增设农耕文化相关课程
通识教育的一个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具备一定的中华文化的底蕴。农耕文化的研究虽然需要系统的社会学、哲学以及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支撑,但是正因其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研究方法多样,可以全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从课程设置上,可以结合系统的农耕文化研究成果开设体系完整的相关选修课程,或者将原有的具有专业特点又涉及农耕文化内容的专业课程普化为各专业均可接受的公选类课程。例如浙江大学的《茶文化与茶健康》、华东师范大学的《中国民俗》就是将农耕文化中具有的体系性成果以独立课程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样在全国较多高校开设中文专业课程《民间文学》(包含农耕文化色彩的传说、歌谣等),在部分院校也逐渐转变为全校范围的公选课。推而广之,可以将农耕文化中其他相关的研究内容,例如中国传统农耕制度、中医药栽培历史、中国传统农作物历史、传统农耕习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等设置为具有人文素养性质的课程。以系统的课堂知识和专业教材的形式将农耕文化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保护和传承。
4.2丰富原有教学内容,更新相关知识体系
中国具有悠久的农耕历史,农耕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历史、政治、哲学以及文学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现代大学中的相关课程,诸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古代哲学》《中国园林艺术》《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等均包含有农耕文化的相关内容,可设置与之相关的课程章节,对农耕文化中传统的哲学观点、艺术理论、文学表达进行较为充分介绍,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以《中国文化概论》为例,其中涉及中国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农耕社会组织构成以及朴素的世界观,可以结合最新的农耕文化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现有课堂教学内容,启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科学认识农耕文化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农耕文化学习和传承的热情。
4.3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引入农耕文化实践教育
第二课堂是在正常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之外,在学校的支持和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有组织的课外集体活动对受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是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通识教育的重要手段。由于农耕文化研究的特殊性,很多内容是具有实践性质,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感受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思考其文化价值,具体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实施途径:首先,开设关于农耕文化的专题性讲座,通过相关学者的系统介绍和广泛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科学认识农耕文化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讨论农耕文化的当代社会文化价值;其次,将大学生吸收到农耕文化研究的团队中来,支持从事农耕文化研究的教师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指导学生通过田野调查收集整理农耕文化的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进行相关文化研究的兴趣,鼓励学生开展具有创新性的思考和分析;最后,结合农耕文化研究中的实践性成果举办农耕制度、方式、民俗、文学等方面的主题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切身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自觉传承优秀的农耕文化传统。
5结语
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劳动智慧。高校通识课程的设置能够让更多大学生认识和感受到中国农耕文化具有的历史价值和当代社会意义,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树立中国传统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对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承热情。
[参考文献]
[1]彭金山.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J].西北民族研究,2011(01).
[2]张永丽,孙群雯.我国西部地区农耕文化现代价值的探讨[J].科学•经济•社会,2013(04).
[3]夏学禹.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J].古今农业,2010(03).
作者:徐兵 隆滟 郭阳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