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识教育问题与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闻通识教育问题与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闻通识教育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业态和人才需求标准有所变化。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高校新闻通识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通识教育发展与变革的途径与方法,提出要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摒弃功利主义思想,形成具有特色的高校新闻通识教育;加强课程管理和建设,提升师资水平。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通识教育;新闻人才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媒介面临深刻的发展与变革,也带来了人才需求的变化。但是,一些业界人士认为,高校培养出来的新闻系毕业生,上手很快,但是后劲不足。“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他们不知道该去哪里寻得知情和权威的信源,也很难知道声称与核实、推论与证据、偏见与公平、伪科学与科学、非知情人与知情人的区别。”①究其原因,传统的新闻教育过于强调专业化,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部分高校开始针对新闻专业本科通识教育进行改革。尽管一直提倡“厚基础、宽口径”“加强文理渗透”等,但高校新闻专业本科通识教育很难完全跟上业界发展步伐。作为人才培养新思维和新模式的有益探索,高校新闻专业需要改革和完善新闻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实施途径,以更好地契合时代的发展,培养适应行业新形态、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一、新闻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新闻通识教育已经比较成熟。近年来,我国高校虽然在新闻通识教育的教学理念变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学界与业界普遍认为,当下,新闻专业教育与媒体行业的需求仍然脱节,重要原因就在于高校对于新闻专业本科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受到传媒市场化的影响,部分高校有着普遍的功利心理,弥漫着浮躁的情绪,认为新闻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一些基础学科的知识”。这主要体现在授课内容侧重于知识或技能的教授,而忽视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部分高校只是开设了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基本的公选课程,一些课程直接从专业课程移植而来,仅改换了课程名程,或以概论课形式出现。这样的课程在质量、效果等方面都不尽人意,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广阔的视野和理性的思维能力。“新闻通识教育不是培养什么都懂的‘通才’,而是要培养能将不同的学科融会贯通,利用多学科背景的优势处理问题,完成工作的一专多能型的新闻传播人才。”②可见,新闻通识教育重在拓宽学生的视野格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部分公共选修课的开设缺乏稳定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主要与新闻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有关。一是教师不够重视新闻通识教育。参与新闻通识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不高,很少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课程,导致课程质量很难得到保证。二是因人设课情况较多。由于课程的开设与教师的主观意愿关系密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开设或取消相关课程,而不是根据学生的意愿或发展需要设置课程。因此,每个学期都会出现公选课大幅调整的现象,导致优秀的课程资源得不到维护和共享。三是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开设公选课的教师中,尤其缺少名师。一些符合学生兴趣、需求的优秀课程,经常会出现两三百人同挤一个课堂的现象,这也势必会影响教学的效果。

(三)课程体系缺乏设计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整体结构失衡,某些领域存在内容交叉重复或者空白现象;二是课程之间缺乏协作,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新闻通识课程体系;三是课程内容不够通识化,开课目的不明确。在系统设计上,一些高校缺乏整体的考量,因此课程架构比较粗糙,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等方面的课程有所空缺。此外,一些课程划分不明晰,造成了数量多、类别少、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在没有课程介绍的情况下,给选课同学带来了困扰和不便;在教学目标上,由于缺乏严格的审批体系,教师较少或几乎没有考虑课程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学生的知识背景,在提交课程时往往只是依据自己的兴趣与专长,从而导致课程无的放矢,难以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程内容上,过多地强调功能,但是功能并不是新闻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新闻通识教育是要培养新闻人才,使其能够承担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通识教育理念的变革

“一定时期的教育思想理念与社会对特定学科人才的要求和期待有着密切联系。”③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通识教育理念认为,“媒介融合时代应加强人文与自然社会科学的学习,并为学生提供前沿的媒介体验。让学生从融媒实践中学习,有助于学生把书本所学知识与现实中的写稿、编辑新闻技能结合起来。”④新的媒体行业形态下,高校应变革新闻通识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对于政治、人文、法律等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培养人文精神与新闻理想

“新闻传播是面向整个社会、整个历史和整个文化的一门学问、一个事业。”⑤只有了解文化、读懂文化,才能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做出反映现实本质的新闻报道。这就要求新闻专业的学生具有扎实的文史知识,具有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因此,新闻通识教育应根植于文化,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判断力和分析力。具体来看,在构建新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系统整理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形成我国高校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其追求“大杂烩”的课程数量,不如精心设计几门与文史相关的核心课程,使学生建立科学有效的文史知识体系,在深读各种文史经典的基础上,培养其人文关怀的思维、视野和胸怀。另一方面,新闻专业的采写编等专业课程也需要注重以史为纲、以文化为视角。只有在了解新闻作品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学生才会增强对于新闻作品的审美能力、形成新闻理想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培养艺术鉴赏和独立思考能力

新闻传媒的相关工作常常需要从业者具备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深厚的人文素养。特别是在多元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当下,新闻通识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培养学生高尚的精神品格、广博的知识与胸怀、文雅的生活情趣等,使他们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分为六大模块,分别是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注重从全局视角设计学生的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人文气质。

(三)提供创新动力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部分传统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闻从业者在新媒体领域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部分高校将基础教育转向应用型教育,甚至认为通识教育与本科教育相互对立、难以协调。这些都对高校新闻通识教育提出了挑战,如何从媒体融合发展的理念出发,安排课程、实施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应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实现两者的平衡,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以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为例,“新闻专业通识课程占总课程三分之二的拓展课程,将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并在专业教学中发挥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培养适应融媒技术的全能型新闻人才”。⑥从整体和长远发展的视角来看,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学术视野决定了其是否具有持久的创新动力。通识教育应在配合专业教育“专”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律等各学科知识,培育学生前瞻的思维和科学的眼光。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通识教育发展与变革的途径

新媒体时代,懂新媒体、懂数据分析的新闻人才往往更具竞争力。媒体行业要求从业者不仅具备一定的理工科知识,而且还具备深厚的媒介素养。因此,新闻通识教育需要跟上业界的发展步伐,更好地满足业界对新闻人才的新要求。下面,我们从课程设置、发展目标、关键路径三个层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新闻通识教育涉及学科比较广、内容比较宽泛,如果没有合理的课程设计,很容易出现随意拼凑、堆砌的现象。一是在课程内容上,要注重普适性,避免专业化。公选课的学时较少,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各不相同,因此课程内容要尽量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注重宽度与厚度相结合。二是在课程结构上,要体现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特色,改变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人才需要具备技术适应性,更需要具备对内容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能够利用多学科的知识处理问题,完成相应的工作。因此,高校新闻专业不仅要科学合理地调动自身教育资源,还要加强专业之间的沟通,在学校层面整合资源,注重专业横向的扩展和纵向的延伸,构建合理的新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通识教育作为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尽可能满足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如与其他高校建立新闻通识教育共建、共享机制,充分挖掘和利用其他高校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聘请外校教师授课或者开设专题讲座,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同时,加强与业界的沟通和交流。

(二)摒弃功利主义思想,形成具有特色的新闻通识教育

当今时代,媒体对公民的影响无处不在,而新闻从业者是媒体最直接的发声者。部分高校的新闻通识教育以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偏重于应用学科,用技能训练代替通识教育,充满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色彩。只有摒弃功利主义思想,营造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开阔视野、独立思考,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具有社会担当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新闻人才。为了满足媒体融合时代对新闻人才的需求,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理念、教学资源,构建新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属于自己的特色风格。一是要改变高度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利用小班讨论、助教制度、多元考核和网络互动等教学形式,形成富有特色的教育模式。通过新闻通识教育,使学生具备批判精神和思辨能力,挣脱教条主义的束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要培育全校师生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构建共同的文化根基。“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全体学生对自己所属文明的核心价值有一个共同体认,从而凝聚共识和力量,这是关乎中国这个大国全方位走向文明富强的大事。”⑦

(三)加强课程管理和建设,提升师资力量

一是要转变思想观念,明确新闻通识教育的性质定位和功能作用,避免“重专业课,轻选修课”的思想。高校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任课教师,落实好配套教材和相关教学设备,使新闻通识教育由随意化向规范化转变、由松散化向制度化转变。二是要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鼓励专业课老师上好基础课。为更好地适应媒体融合的新形势,教师也需要提升自己的实践水平,多到新媒体行业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三是要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设计进行严格筛选和把关。在选课之前,要为学生提供详尽的课程介绍,使学生获得相关的课程信息。如北京大学的选课手册不仅有课程分类、学分、授课教师的基本信息,还包括未来三年的开课计划及开课承诺、教材、参考书等信息,为学生选课提供了丰富、实用的信息。

四、结论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进行了较为大胆、有效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我国高校的新闻通识教育要真正走向成熟、形成自己的传统,仍要深刻地转变教育理念、不断地改革实施路径。正如1945年哈佛大学发表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一书中所提倡的,“通识教育是为了将学生教育成民主社会中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那一种教育,培养完整的、有教养的人。”这也就要求新闻通识教育加强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辨能力。同时,高校应摒弃功利主义思想,重点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气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从而适应媒介社会的新要求和新标准,肩负起提升国家软实力、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

作者:田维钢 张仕成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