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哲学视域下体育教育的价值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身体哲学视域下体育教育的价值,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身体哲学视域下体育教育的价值

【摘要】在漫长的体育教育演变进程中,按照哲学思维来构建身体话语,成为联系身体与体育教育之间的逻辑中介。本文借助文献资料、历史研究、文化叙事等研究方法,从词源学的角度考查身体教育之本源,分析身体教育的现代焦虑危机。从身体哲学视角梳理近现代体育教育身体叙事的历史逻辑,阐述体育教育价值理性,提出“真、善、美、利”的现代体育教育身体观。

【关键词】体育教育;身体哲学;价值;词源学

前言

身体作为联系外在世界的物质实体,长期以来,“身心二分”的哲学话语割裂了身体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内在联系,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看成是“自然的人化”过程,而忽视了“人化自然”的能动作用。随着后现代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身体也开始被肃反和正名,预试身体转向的可能性。身体作为体育和教育的研究对象,从对身体本体的追问,到体育教育对身体外在形态的塑造,无不表现出人类对身体认识主体的本性回归。本研究按照身体哲学的思维范式,探讨体育教育的哲学线索与身体价值的批判反思,对于构建当代体育教育价值体系和实践学科体系,进一步明确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寻回体育教育中身体之“本真”均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身体教育的词源学考查与现代焦虑

1.身体教育的词源学考查

从词源学的角度,在我国古文献里主要从“身、体、形、躯”来定位身体教育。“君子之学也……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美七尺之躯……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身体教育是通过教化、修养来达到对君子之身的塑造,改变身体外在的形态结构,这种教育过程是按照社会规范和社会关系来加以规制和形塑,由此形成的身体观不仅存在于身体本位的物质空间,还与社会空间保持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1]。西方身体教育最早源自古希腊身体术语,柏拉图在《斐多篇》中把身体看成是“器官”“有机体”,身体的肉体骨架被囚禁在精神世界的牢笼之中,形成与精神二元对立的哲学思维。教育本身隶属社会范畴,对身体的教育自然也就成为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把“身心二分”聚焦到心智层次,采用“非具身性”(disembodied)[2]思维来表现身体的双重思路,身体本身表现出“缺席在场”(absentpresent)价值样态。霍布斯和福柯从社会建构的视角试图揭开身体教育的话语规则,身体作为社会教育的定位场所而存在,但尚未挖掘身体客观存在的生命态、情感态的价值取向,生命态身体的本位回归是社会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可是,按照这种社会思维来构建的身体教育实质倾向于社会意识、社会发展和社会流动之间的内在关联,导致身体教育的缺场。

2.身体教育的现代焦虑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主义、科学启蒙运动掀起了现代身体教育的哲学思潮,并展开对传统“身心二分”身体观的思维批判,身体教育被放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按照西方哲学的思维逻辑,从情绪、情感视角形成身体教育的“单向度”思维,强化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倡导教育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真正使身体教育回归生活本体,突出身体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终身学习观,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但是,这种用体验代替认识,用生活教育取代科学教育,用学生的能力取代知识,用发现研究取代知识传授的身体教育观会导致实践理性的超越和价值理性迷失。否认身体教育的客观规律是对传统理性教育的批判,实现了身体主体的理性回归,却忽视了理性教育的价值意义,引发实用主义身体教育的现代焦虑。

二、身体哲学视域体育教育的历史线索

1.近代体育教育的身体叙事

近代体育教育按照卢梭“自然主义思想”来建构身体思维,以“身体本能”作为立论依据,提出教育本体化、生活化主张。也正如威廉士提出的“体育即生活”的观点,把身体教育转向社会领域,形成了诸多有价值的学校体育教育理论,有效提高了学生体育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体育学习兴趣,丰富了学校体育教育内容,实现了教育系统的精细化。到了上世纪30年代,学校体育教育内容基本稳定,编排出版了一些体育教育参考书籍,使体育教育按照教学大纲的规范要求执行。

2.现代体育教育的身体叙事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体育教育按照苏联模式,否认西方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学校对学生身体教育更多转向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体育教育对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确立了“健康第一”(即体质教育)的体育教育主导思想,注重对学生身体质量(即体质健康)的控制。按照体育“劳卫制”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要求的绩效模式来规制身体的教育思维,以国家意识为核心的体育教育范式加速了身体工具化的进程。1979年,我国恢复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国内体育竞赛活动日益高涨,形成了以运动技术、技能为核心的体育教育观。进入90年代以后,以运动技能掌握为核心的体育教育身体观,打破了以运动技术教育为核心的教法体系,开始反思身体主体教育的理性回归,形成了快乐体育、终身体育、阳光体育等多种体育理念相结合的格局。

三、身体哲学视域下体育教育的价值理性

1.体育教育之“真”

求真是人之本性,把身体教育融入到现代生活体验之中,按照“人化”结构来表达情感、意志、信念的体育教育价值样态系统,都是在对身体认知基础上引发的[3]。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身体哲学思维中,都是把体育教育目标定位在引导身体发展,实现身体社会化的手段。体育教育作为一种规范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国体育教育身体思维在经历效仿、引进、探索之后,从身体求真的角度来推进体育教育改革,按照“实践——反思——重建”的纵向思维逻辑法则来构建身体形象,使体育教育根植于身体求真的活动之中,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体育教育的价值内涵,并把这种价值归咎于个体生命的表达和生命体验的创造。

2.体育教育之“善”

按照身体哲学的思维逻辑,身体教育不单单是肉体之真的物质实体,还表现出一种道德身体的伦理范畴[4]。体育教育对身体的改造按照“道德形上”的原理,通过身体形塑达到所需要的幸福和主观体验,形成改善后的自我,以达到“身体——心理——精神”的体验过程,构建了符合道德伦理的体育教育标准。体育教育崇尚对躯体健康形象的塑造,彰显体育课程价值观的善。按照体育教育“善”的思维逻辑,建设符合社会道德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体系、教育评价体系。

3.体育教育之“美”

遵循美的规律来建构身体形象,形成符合审美思维逻辑的价值判断,转变传统身体哲学思维偏见,把体育教育身体观作为感性鉴赏和自我创造性形塑的核心要素[5]。理查德•舒特曼从实践层次上展开身体美学的认识,批判体验身体的方式,寻求培养和改良身体的具体路径,借助实用主义价值取向,在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身体的自我感官和主观体验,美化人的内在心灵情感和身体的愉悦体验,形成自觉的身体感知(审美意象)。按照客观审美规律来构建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也是体育身体教育的价值所在。

4.体育教育之“利”

身体作为物质实体,同样属于资本范畴,由此形成身体教育的功利化思潮,人们选择接受体育教育总是有一定的功利需求。教育对象体育教育参与积极性和兴趣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利的达成情况,体育教育自然也就成为身体资本的积累与养成过程。按照体育教育之“利”的思维逻辑,生命态的身体被置于快乐的基础之上,以构建自我愉悦的心理空间。此处“利”之价值理性除了“功利”以外,还具有“权利”的性质,完善体育教育制度,保障教育对象拥有平等接受身体改造的权利,形成对身体尊严的社会认同。

四、结语

体育教育对身体的关注为我们呈现出体育教育思想演化生成的逻辑线索,按照身体哲学的思维方式来解读不同时期体育教育的身体话语,从生物性身体到生理、精神层面身体的变迁使“身心二分”对立走向“身心一元”的辩证统一。身体哲学对于构建现代体育教育价值表现出真、善、美、利的理性回归,以规避传统身体教育的缺场。近现代体育教育的身体叙事表现为体育教育对身体的改造转向身体治理,实现了身体主体教育的理性回归。体育教育的现代焦虑亟须身体教育回归生活本体,从实践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角度重塑身体主体,期待体育教育变革趋向理性。

参考文献:

[1]何胜保:《融摄与对话:周易哲学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影响发微》,《体育科学》2013年第33卷10期,第93-97页。

[2]童丽平:《身体哲学视野下的体育文化反思》,《体育与科学》2015年第28卷第5期,第31-35页。

[3]刘欣然:《从身体哲学中寻找体育运动的哲学线索》,《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47卷第1期,第23-27页。

[4]聂真新:《论身体与体育教育》,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第74-75页。

[5]高红斌、何胜保:《〈周易〉美学对中国古代体育审美思想影响——基于元哲学理论视角》,《甘肃社会科学》2016年第25卷第1期,第179-183页.

作者:张馨娇 单位:商洛学院体育教学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