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体育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是提升体育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育创新精神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有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借鉴。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针对学前儿童的体育教学,构建有针对性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促进高等师范院校学前体育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4个方面,探索如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实用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前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高等师范院校学前体育专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体育教育;学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逐步深化。但在现有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前方向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人才培养规格亟待明晰,特别是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高度重视的情况下,如何提升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师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体育教育专业具有应用性要求高、实践性强的特点,如何强化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成为关键,鉴于目前普遍存在高师院校体育教育学前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缺乏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和将实践能力等同于技能训练等问题[1],改革对促进高等师范院校学前体育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问题的提出
实践教学作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突破口,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特殊作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的创业能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学前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开端,学前体育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幼儿身心健康、兴趣培养和意志品质的形成。因其所处时期的特殊性和本身存在的专业特点,在现有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规划方案基础上,加强对学前方向人才的培养,构建以提高幼儿体育教师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主线,技能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应用型学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满足当前幼儿园对幼儿体育专业教师的综合性需求。
2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1学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起到引导作用,是指通过拟定的实践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认知能力、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达到相应的水平或标准[2,3]。认知能力是指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对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获得某种感性认识,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结合所学理论进行反思、拓展和创新,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其获取幼儿体育教育改革的新政策和新信息。动作技能是指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其从事学前体育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即根据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设计合理的体育教学活动方案;抓住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充分利用情景教学、器械资源、体育游戏等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主动自我提升和教育反思的能力。情感态度是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幼教观,培养其认真、细致和耐心的工作作风,认识到幼儿体育对提高幼儿意志品质、团结合作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旨在将认知能力、动作技能和情感态度进行有机融合,培养学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整个幼教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学生终身教育和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2学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应以目标体系为出发点,摆脱以往实践教学时间较短,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理论和实践教学严重脱节等问题,紧密围绕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将学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落实到操作层面,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课程教学模块,在现有课程体系上重视理论性,突出实践性,强调发展性,逐步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形成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具体包括: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师范类课程和毕业论文课程。专业类课程不仅涵盖学前儿童体育课程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还包括体育教育训练学不同专项技术动作教学,如结合专业课程和市场需要开设10余个课外项目课程,依难易程度划分为C、B、A三级,逐级推进学习并考评,规定最低毕业标准为2A、4B,达到A级的学生不仅能进入专业选修班,课余时间还可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到合作幼儿园或小学进行实践教学。师范类课程实践包括师范生基本技能,课堂教学的设计与评价、课外活动组织教学等[4]。毕业论文课程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为目的,以当下学前儿童体育的热点议题为探讨内容,成为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和解决幼儿体育实际问题的能力检验环节[5]。(2)实训教学模块,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实现校企合作,为教育见习、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创造条件。为了让学生增强职业感性认识,分别在一、二年级下学期组织为期1周的“下园”教育见习,观摩优秀幼儿体育教师示范课,初步熟悉教师工作步骤,为毕业实习作好铺垫。为巩固专业能力和检验学生学习成效,在四年级上学期进行为期8周的毕业实习,引导学生用校内所学知识指导实训教学,不断总结实际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工作体验。(3)活动实践模块,活动实践是调动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和提高应用能力的基本途径,其主要形式包括专业竞赛、资格培训、参观活动、社会实践等。如定期举办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提高学生师范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内容包括教案设计、课件制作、教育问答和模拟授课4个环节;裁判员和教练员资格培训是对学生体育职业资格的提升和认定,能全面提高运动技能、执裁能力和竞赛指导能力,推动学生快速融入社会,增加自身工作经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型体育活动,指导学生进行赛事组织、管理、裁判等工作,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3学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构建
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是检验实践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快速提高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完整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应改革仅通过课程考试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一传统考评方法,增设课外项目等级考核、竞赛活动和论文评比等多种途径的以实践应用能力为考核重点的考评方法。在考评方案中规定考核项目、方法、标准及成绩评定办法。重点加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的指导和考评,校内实训以报告和成果的形式展示,并由专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校外实习采取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其中教师评价由幼儿园和学校指导老师联合考核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最终考核成绩评为“优秀”者将颁发“优秀实习生”证书,评为“不合格”者将实施补充实习,从而提高学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2.4学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构建
(1)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加强“校园”合作力度,共育“双师型”教师。有计划地安排校内有承担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师到沿海地区幼儿园进行实践进修、做访问学者;鼓励专业教师到幼儿园开展实践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聘请实践经验丰富、能力强的幼儿园园长、幼儿园体育教学名师、特级教师到学校作为兼职教师,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或担任实践指导教师。打造一支善于将扎实的专业知识投身于实践教学中,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创新精神,幼儿体育实践教学能力强的高素质实践教学师资团队。(2)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优质的实践教学条件和实践教学基地是保障实践教学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在校内建立学前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技能实训中心、模拟幼儿园活动室、幼儿体操活动室、体育游戏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具研发室,整合资源开设裁判实践课堂,为学生进行常规化赛事的筹备、组织和执裁创造条件。在校外建立学前体育教育见习中心,着力建设一批省内、外学前教育实习基地,把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的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实践教学的重点工作,把幼儿园实践教学基地发展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建立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双赢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
3结语
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重点工作。针对学前体育应用性要求较高和实践性强的学科特点,大力发展实践教学是顺应学科发展、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的有力保障。因此,如何在传统实践模式上加以改革,通过卓有成效的建设路径,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学生社会竞争力和推动学前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张学龙 单位:长沙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官瑞娜,贾玉霞.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模式探索[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2):133-136.
[2]杜燕红.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13(2):92-96.
[3]王建华,唐敏.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幼儿教育,2010(15):29-32.
[4]吴忠义,张维寿.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及建设路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4):33-35.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编.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经济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