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议高校体育生存教育体系的构建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略议高校体育生存教育体系的构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略议高校体育生存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生存教育的内涵

面对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衍变,随着科技高度发达,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生存能力有三个具体表现:体能是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能够适应环境的身体,生存是无从谈起的。技能是生存的保障。就人类的生存发展史来看,没有技能,人类甚至会在大自然的挑战中无法生存下来。智能是生存的前提。人类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人必须是社会的人,必须组成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中生存就要社会化,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高校体育生存教育,应在体育课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中,通过各项体育技能传授、竞技比赛,达到提高学生的体能,掌握1~2门锻炼身体的运动技术与方法。在技能学习及竞赛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胜不骄,败不馁。集体团队意识,学会沟通协作,磨练大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在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健康健全的人。

二、高校体育生存教育内容

高校体育生存教育就是在学校通过一系列与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过程。其生存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存意识的培养;二是生存能力的培养;三是优良品质的培养。

1.生存意识就是一个人对有关生活问题总的看法及内心感受,它包括生存环境观、生存价值观和生存危机感。一个人的生存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因此,高校体育教育者要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教育,危险意识教育,竞争意识教育,沟通与合作能力教育,集体观念教育,教育学生对未来生存和发展树立信心。

2.生存能力培养生存能力就是个人社会生活能力的总称。它包括个人职业劳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高校体育生存教育要在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和体能,沟通和合作能力,保存生命的技能方面下工夫,为提高学生社会生活能力做支撑。高校体育课及课内外多种体育比赛、野外生存训练、拓展训练、游泳、武术、防身术、体育保健等都是培养学生生存能力最好的方法。

3.优良个性品质的培养个性是指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区别于他人的心理面貌的总和。人的个性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与发展的,是客观现实与人的心理相互作用的产物。优良的个性品质是一个人参与社会生活并获得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高校体育生存教育可以通过各种项目的身体练习、各种竞赛及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沉着冷静、勇敢顽强、机智果断、互相帮助、团结友爱、遵守纪律、集体观念等优良个性品质,为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三、高校体育生存教育的目标

高校体育生存教育目标是进行体育生存教育设计的依据,只有明确体育生存教育目标,体育生存教育内容设计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四、高校体育生存教育模式构建

高校体育生存教育,存在于高校的体育课内、课外体育竞赛及其他体育活动中。过去高校体育只注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现在高校体育注重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其实过去和现在的高校体育教育都进行了生存教育,只是没有把生存教育显性化,没有把生存教育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去认识。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基本以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选项分班上课为主,个别高校高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结合课外体育比赛、社团活动构成。

我们在现有模式基础上进行细化和突出生存教育,把大学生的生存技术、生存能力、生存价值观、生存学习方法等融入到高校体育的课堂教学中、课外体育竞赛中、社团活动中及自己所需学习的运动项目中。该模式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高校的人、财、物优势,开拓生存教育的活动场所及内容,创新体育生存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整体提高大学生生存能力的目的。

五、结论

高校体育中的课堂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及竞赛,是实现大学生生存教育的最好途径。通过构建大学生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生存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对体育生存训练的学习热情及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生存意识、生存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能,改善身体各系统的机能,提高身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团队的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能,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为大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从身心两方面作好准备,打好基础,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作者:李维希 张少伟 关润岐 单位:吉林大学体育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