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对策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创新不仅要立足于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还需要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进行有效创新,可以借助教学导入、课堂教学以及综合活动等方式来实现体育教学的创新,从而实现培养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教学;体育教学;核心素养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体育教学作为初中阶段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对于促进初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以及综合发展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因此教师需要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这一目标来展开教学创新与探索。

一、当前环境下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及发展现状

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行,其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了大部分教师所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也就成了最关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在这样的整体教学环境之下,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了出来。体育教学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学生实现对相关体育知识、健康知识等理论知识内容的了解与拓展,更在于推动学生个人对体育运动方法、技能的掌握和强化,以及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不断增强。因此,重点开展体育教学、强调学生的体育运动和锻炼对于当前初中阶段的学校教育而言十分重要。但是从当前体育教学的发展状况来看,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对体育教学、体育运动的态度、认知和看法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存在于教师群体,更存在于初中学生和家长群体中间。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一部分教师尤其是语文、数学等知识型学科的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认知不够深入,没有正确认识到体育教学对初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屡次出现随意占课导致体育课程总教学时长不够的问题。而从学生和家长群体的角度来看,学生及家长受升学、考试成绩等因素的影响而对体育运动、体育课堂不够关注和重视,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配合度、参与度不够,家长对于教师所提出的课下综合体育教学运动也缺乏配合等问题,这对初中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整体教学计划等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其次,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和内容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等问题,主要是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堂的教学缺乏科学的设计和指导。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既需要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更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和帮助,指导初中学生掌握专业的运动技巧和方法。但是当前教育教学环境下,大部分体育教师受限于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在开展体育教学之前,并没有进行完整的、科学的备课活动。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设计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安排混乱、缺乏合理性和针对性、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这对初中学生的运动习惯和个人身体素质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限制了新课标下体育教学新目标、新任务的完成效果。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设计趣味教学导入,培养学生体育情感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通过对体育学科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所能够掌握和形成的体育情感与品格、体育运动能力和体育习惯以及健康知识与行为等素养。其中体育情感与品格是学生能够以正面的态度参与体育课堂并且能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更大收获的基础和关键,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与核心。具体来说,体育情感与品格就是指体育教学中需要学生具备的参与体育活动和课堂的情感、态度与认知等,其中体育情感主要指学生对于体育学科的热爱和兴趣,而体育品格则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坚持不懈、遵守规则、合作意识、顽强拼搏等精神品质。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要对初中学生的体育情感和品格进行培养,通过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来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和品格。就体育教学课堂的具体活动与过程设计而言,教师可以大体将其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激发兴趣的导入阶段,二是培养精神品格的活动教学阶段。在体育课堂上的不同阶段中,教师需要基于不同的目标和任务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首先从兴趣培养的角度来说,游戏仍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最感兴趣也最直接有效的一种手段和方式,相比于课堂上其他学科的教学,体育课堂与游戏教学的兼容性更高,能够有更广的整合方向。因此,教师可以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围绕本节课的体育运动来设计趣味游戏,以作为体育课堂的导入环节。在此基础之上,教师需要借助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对精神品质的培养,通过科学设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来兼顾素质养成与技能教学,以保证学生在强化综合素质的同时,实现对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动能力的提升。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在开展正式的课堂教学之前,先对体育活动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中蕴含的素质教育渗透点,然后以此来设计对应的体育活动形式或者内容,这样初中学生自然能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自身精神品质、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因此,科学的体育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实现激发初中学生体育运动兴趣这一目的,还能够起到素质养成的作用,同时强化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真正实现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科学设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运动习惯

学生的运动能力与习惯也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运动能力主要指学生基本的运动能力,如走、跑、跳、爬等,以及专项的运动能力,如锻炼能力、竞赛能力等。而运动习惯则是指学生需要养成的每日固定运动的行为习惯。对于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而言,核心素养中的这一部分是更为关键、也更为困难的一个任务和要求。要完成这一教学任务,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对体育课堂进行创新性的、科学性的设计,还需要寻求校园、家庭等的配合。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校和家庭构成了其生活环境的绝大多数场景,因此学生运动生活习惯的形成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首先从体育课堂的角度来说,体育教师需要对体育教学流程、教学活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进行科学设计。教师要针对初中学生当前阶段的运动能力、运动技巧以及自身所能达到的运动强度等来整体设定运动目标,然后围绕教学目标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教学知识和能力来设计科学的教学活动。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既要包括学生课堂上的活动过程以及运动目标、时间等,也要包括学生在课后需要自主完成的运动任务、运动方式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按照教学计划来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以此来初步引导学生形成体育运动意识,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方法和技巧,从而强化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其次,教师可以寻求校园、家庭的帮助来实现学生日常运动习惯的养成。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寻求班主任、学校活动组织部以及学生家长等的配合。体育教师在进行简单的理论知识讲解之后,让班主任、学校以及学生家长了解整体的体育活动计划和目标,并且安排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引导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初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能够通过这种规律性的课外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这种教学形式既能够使学生的运动技巧得到锻炼,运动能力得到提升,也能够起到稳定和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从而实现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康发展,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中的体育锻炼活动,完成基本的体育锻炼目标。体育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够让学生形成整体性的体育锻炼计划和课程,让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获得全方位的培养,也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定时、定量完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也是强化学生的体育学习意识、体育运动兴趣、体育核心素养的良好形式,有助于体育教师完成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任务。

(三)设计综合体育活动,深化学生健康知识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健康知识教学,从而强化初中学生的体育健康认知。体育健康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提升个人能力的作用,从而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这一部分的教学任务主要是指教师需要适当地拓展科学健身、健康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规范体育锻炼健康行为,同时让初中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从而加强对自身体育健康的重视。综合性的体育活动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促进初中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教学形式,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秉持这一教学理念,科学设计体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具体来说,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选择专题性的体育活动形式,通过专题性的活动及内容来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可以在活动的开始阶段,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与普及,也就是健康知识教育。这一部分也是整个综合活动的基础性环节,其教学效果对于之后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但是在这一阶段中,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从而降低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所以教师需要尽可能地增强理论健康知识的趣味性,可以通过情景演示或者动画、微课视频等形式,来使理论性的知识内容更加有趣,对学生更具吸引力,从而强化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认知和掌握。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公众号、小程序等新媒体形式来设计包含观看和测试的教学方式,让初中学生在体育课堂开始之前,就借助网络手段自主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既能够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在完成这一阶段的任务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需要掌握的体育健康知识或健康行为来与学生已经掌握的体育运动类型、技能等进行整合和搭配,使其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加以深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对理论性的健康知识内容进行讲解,然后借助综合性的体育活动来让学生深入理解体育健康知识,并逐步形成一定的健康行为。这样的体育活动能够起到强化初中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的作用,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竞争意识等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四)关注体育教师培训,强化学生体育引导

在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体育教师是培养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的思考者和践行者,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对于课堂教学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对初中学生体育素养以及能力的最终强化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完成体育运动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正确、科学引导不仅能够提高其效率和质量,还有利于保证学生的运动安全,避免意外的出现。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活动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创新改革,也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等进行改革,学校可以通过创新性的教师培训来实现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一方面,学校需要加强对在校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专项培训,从而提高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结合体育课堂教学的特点,教师培训既要涵盖专业的体育运动知识、健康知识等理论性的知识内容,也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安排等实际的专业教学内容。学校在组织培训活动时,需要结合不同年级教学重点来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从而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切实提升。针对体育健康知识、专业运动知识等的讲解,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讲座、公众号视频讲解等方式来进行;而对于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学校及教师则可以通过观看示范课、与其他学校进行教学研讨等形式来进行。另一方面,学校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准入门槛,在进行体育教师招聘时,可以增加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的考核内容。对于在岗的体育教师,学校也需要定期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以及专业体育知识进行检验和考核,从而强化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学校只有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才能使其充分发挥教学引导作用,从而实现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综合能力逐渐成为学校教育关注的重点。因此,初中体育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基本体育运动情况以及体育教学现状等进行积极创新与改革,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李永红 单位:甘肃省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