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体育学科承担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任务,也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体育技能、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等的作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游戏化教学,既能够丰富体育教学的形式,也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实施策略;全面发展
201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出台,这是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聚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谓的“五育并举”是指要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体现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做好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要想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充分投入体育学习中,培养其学习兴趣是关键因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教师大都专注于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这容易降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学生是小学体育课堂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取游戏化教学策略。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游戏化教学的含义
所谓“游戏化教学”,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所面对的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以学生喜欢的游戏为主要教学形式或手段,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任务等内容全面融入游戏之中,使学生在较为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并能够提升思想认识,从而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游戏化教学法利用学生好“玩”的天性,巧妙地把游戏与教学结合起来,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不自觉地投入学科学习中去,这有利于有效发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也与新课改下的学科教学强调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当前的各学科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
二、小学体育学科实施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
现在的小学体育学科又被称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它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促进学生健康为目标的必修课程。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还能够促进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从小学体育课程实施的理念来看,坚持“健康第一”、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小学阶段是学生体育学习习惯、体育意识与体育爱好培养的奠基阶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阶段打好体育学习的基础非常关键。但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推进是要以学生情况为出发点进行的。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点对其学习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自我抑制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体育课堂学习的自觉性不够、坚持意识不足、自制力也较弱,等等。而且体育课以室外课为主的方式也使小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的问题。一些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只是进行“教师讲授—学生反复练习”的简单教学模式,这种被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形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和枯燥的感觉,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学情来优化教学方法,逐步提升小学体育课堂的实效性。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能够把小学生爱玩的天性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更有效地“动”起来,这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放松学生的精神压力等,从而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所选择的一些游戏来源于生活,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时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的价值与魅力,这在无形中也会提升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在游戏化体验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要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同时要积极进行观察和思考,特别是在团队合作的游戏中,学生彼此之间需要进行深入的沟通,以更好地参与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从而顺利地完成游戏任务,这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等非常有帮助,也符合现代教育的育人理念与要求。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游戏化教学非常有必要,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化教学。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实施策略
(一)合理选择体育
游戏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游戏化教学时需要注意,游戏项目的选择和游戏内容的实施是有效开展游戏化体育教学的前提。但是从目前体育学科游戏化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来看,一些体育教师存在着游戏至上的教学误区,经常出现体育课成为游戏课的现象,并且对课程标准要求的落实关注不够,导致体育教学中学生虽然在参与游戏,但无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因此体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认真研究和领悟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选择游戏项目,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设计学生进行游戏的内容。教师在设计内容时一定要从体育和健康两个角度来进行。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重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差异性,这样可以保证体育教学中游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使学生的体育学习与身心锻炼得到同步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把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体验、方法总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知等全面融入教学中,为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打好基础。例如在三年级上学期这一阶段的体育教学中,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步入小学中年级学段,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状况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此时学生学习内容的要求应该是在“水平二”阶段,因此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运动能力方面就要侧重于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柔韧性、反应能力、灵敏度和身体的协调能力等方面,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教师如果只是进行单项训练,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厌倦,此时教师可以设计“逮鸭子”的游戏,可以将班级学生以每组8至10人的形式进行分组,由两名学生当“猎手”,以沙包为“武器”进行“狩猎”,其他学生在两名“猎手”中间充当“野鸭”,力争成功躲避“猎手”的攻击,如果学生能够在空中“截获武器”则增加一次“复活”的机会。这个游戏中,扮演“野鸭”的学生需要具备判断力、灵活的反应力、手脚的协调力;各小组要想成功“活下来”,还需要保持恰当的队形以及密切的配合。而“猎手”则需要一定的爆发力和判断能力,也要学会使巧劲儿,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大的挑战。这样的游戏设计综合了各项学习内容,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起到全面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作用,也就有利于提升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二)开展角色扮演式的游戏教学
角色扮演式的教学模式是情境教学法的一种,它是结合教学目标要求,以任务来驱动角色,然后结合具体的教学要求,给学生创设能够提升其兴趣的游戏情境,学生在情境中是以某一角色为参与者,通过一定的行为模仿或者替代,在角色中体会其情感变化或者行为方式,使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收获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心理认同感。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还更多地停留于形象思维阶段,因此体育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设置直观形象的游戏情境,把教学内容融入游戏情境中,既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新鲜感,还能够降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畏难心理,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也鼓励体育教师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出发,在教学中多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其体验、探究、实践的学习情境,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例如,在二年级下学期这一阶段,训练学生的速度和平衡能力是体育教学任务之一,对此,教师可以设置“秋收大作战”的体育游戏。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秋收中的农民,由于受到突然变化的天气影响,学生需要到地里抢收“玉米”和播种“小麦”,但是从“家里”到“田间”的路途曲折,学生需要拿着小篮子绕过障碍,完成“抢收”和“抢种”的任务。这种游戏方式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绕障碍这一活动形式也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力,而“抢收时间紧迫”又能够在无形中使学生不自觉地提升速度。所以学生在游戏中会提高积极性,希望通过与时间赛跑来顺利地完成游戏任务,这样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驱力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出来。这样的角色扮演也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不易,教师可以顺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如珍惜粮食、注意节约等,这对于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有很大的帮助。
(三)在传统体育项目上开展游戏化教学
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相对成熟的部分,也是小学生在体育课上或多或少都能够接触或学习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展游戏化教学。像跳绳、踢毽子等项目,不仅能够使学生身体的关节、肌肉等得到锻炼,对学生的协调性、反应能力、心肺功能等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另外,传统体育项目也能使学生了解民俗文化,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为了减少学生因为过于熟悉而产生兴趣下降的问题,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围绕传统体育项目创新教学方式,开展符合学生兴趣的游戏化教学。例如在进行跳绳训练时,教师可以打破原来的“一个人、一条绳”的训练模式,设计为“十人八字跳绳”,以十名学生为一组,要求学生开展两分钟的游戏竞赛,看看哪一组在固定的时间内坚持得最久、跳的数量更多,这样就能够在游戏中给学生营造竞争的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样的竞赛氛围中,学生会自觉总结经验和教训,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也有很大的帮助。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除了教师教、学生学以外,还有教学环境,这里的教学环境就包括课堂教学氛围。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一般是教师讲解示范,然后由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点基本上是在训练效果上,对于表现欠佳的学生经常是点出问题,这容易使学生压力过大,影响其上课积极性。因此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去发挥和尝试,而学生由于个体经验的不足以及素质的差异,很容易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就要及时给学生信心,多肯定或者表扬学生,在学生参与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且给学生适当的鼓励,用良好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参与游戏化教学提供动力,这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游戏化教学的功能。教师在给学生指出问题时,最好用商量的口吻、亲切的语气,充分发挥出教师的引导功能,这对学生的学习成长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
四、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对于改进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体育教学实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内容。首先,小学体育教师要坚持适用性原则。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只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不是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游戏时,要对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进行充分考虑,对于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提前进行预设,以保证游戏教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次,小学体育教师要注意及时总结与反思。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教师需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特别是要查找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从而在后续的应用中更加得心应手。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体育学习的奠基阶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化教学,契合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试验与优化,不断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陈雷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