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民族体育的新时代价值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乡村振兴下民族体育的新时代价值,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乡村振兴下民族体育的新时代价值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具有特色鲜明的新时代价值: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产业深度融合、绿色生态发展、边疆繁荣稳定、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但在乡村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双重制约下,其发展面临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内生动力不足、村民全面发展受限等困境。发展云南民族传统体育要坚持政府主导,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人才建设,深化民族传统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乡村命运共同体,培养和激发村民全面发展的素质能力,实现云南民族传统体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云南民族传统体育;乡村振兴战略;困境;高质量发展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19年云南省印发《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意见》指出:“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文化等融合发展,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健康休闲产业发展。”云南拥有25个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已有300多项传统体育项目,处在全国首位,有“民族体育王国”之称。因此,云南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新时代的价值内涵,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三个定位”的重要载体,是云南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1云南民族传统体育的新时代新价值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的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阶段性谋划。因此,结合云南省的边境线长、民族众多、民族体育活动丰富等优势特点,统筹推进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它为云南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新平台、新载体和新抓手。从文化、产业、生态、安全、组织五个维度来评价,加快推进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建设为乡村文化建设、产业深度融合、绿色生态发展、边疆繁荣稳定、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等具有重要价值。

1.1推动乡村文化美美与共、共同发展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乡村振兴彰显地域性和文化性双重价值的重要资源。云南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节日庆典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族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民族心理和文化传承中有着独特的内涵。因此,民族体育是推动乡村文化美美与共、共同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一是乡村文化融入民族和体育两个特色文化符号,文化内涵进一步彰显;二是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尚;三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不断赋予民族体育新时代内涵,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优质载体。

1.2助力乡村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云南在乡村振兴中融入民族、体育、旅游等元素,不仅在全国独树一帜,还为乡村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开辟了新路径。长期以来,云南的乡村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以发展农业为主,二产、三产层次不高、基础不牢固。民族体育为乡村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抓手,也为云南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提供解决方案。

1.3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少数民族经过多年传承下来的民族瑰宝,具有原生态、民族性、传统性等特点。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满足村民文化活动的需求,还能推动旅游、手工制品、文创作品、研学、度假、养生等绿色产业发展融合与发展。另一方面在乡村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展示基地,促进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打造体育赛事活动带动村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1.4促进边疆繁荣稳定、安定团结

云南与越南、老挝和缅甸三国接壤,边境一带正是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地区,有16个少数民族、1种人跨境而居。在边境民族地区其特征表现为山水相连、同宗同源、习俗相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跨境民族在生产、生活、节庆、祭祀等活动中保留下来的活动载体,搭建了边境各民族之间交流互通的桥梁,促进了边疆繁荣稳定,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5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建设在实现文化、产业、生态、安全的同时,也具有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2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境

2.1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

云南民族传统体育作为自然、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面临着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低下,效益低、周期长,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产出质量和数量低下,主要体现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受外来文化的侵蚀,村民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在村庄建设、场馆建设、体育设施建设等方面,忽略了与古村落、山水自然的协调统一,忽略了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未能结合消费者需求,供给效率低下,主要体现在云南民族体育发展过程中,同质化较为严重,差异化不明显。

2.2内生动力不足,村民发展受限

云南民族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受乡村自身内部软硬件条件影响较大,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的现象,乡村民族体育文化符号不明显。如今,具有文化认同与符号价值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面临消失的风险。乡村民族体育文化商业化、利益化和现代体育的冲击,乡土气息不再浓厚,民族特性不再原生,群众参与度很低,青年人不愿意学习传承,面临被现代体育逐步取代,甚至是消失的境地。

3云南民族体育发展路径

3.1政府主导,统筹推进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建设

3.1.1健全云南民族传统体育体制机制

政府应在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建设与发展中建立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落实激励和问责机制。首先,政府应主导建立协调工作机制,民族传统体育建设跨领域、跨部门、跨学科较强。其次,制定完善的政策为云南民族体育发展发挥导向、监督、问责等作用,进一步修订细化《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云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护与开发提供政策依据。制定鼓励和引导政府、企业、村民等多方参与的政策文件,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整合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

3.1.2整合资源,协同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政治、文化、人才建设

在云南民族体育建设过程中,政府除了发挥政策导向性作用外,还应发挥在资源整合方面的主导作用。一是构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它是实现云南民族体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需要政府、企业、村民共同作用,协同发展,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二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和体育性双重符号,它既是人类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三是构建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教育和人才体系。政府进一步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在民族自治州、县、乡构建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教育和人才体系。

3.2深化云南民族传统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聚焦云南民族体育核心要素,融合旅游、文化、康养、医药、手工业等产业,通过资源重新配置开发出新业态新产品,摆脱乡村产业单一、资源分散、供给能力弱等问题。同时,还可以融合美丽乡村、体育小镇建设,打造集民族体育赛事、旅游、研学、全民健身为一体的云南乡村特色民族体育产业综合体。其次,推动云南民族传统体育高质量发展。政府、企业、村民在民族体育融合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应坚持协调性与差异性并重、短期性和可持续性并重、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

3.3构建乡村命运共同体,实现云南民族传统体育高质量发展

3.3.1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云南民族传统体育良性发展

云南民族体育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定、监督检查、项目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还需要企业在旅游资源开发、房地产开发、体育小镇开发、手工制品等产业发挥协调推进作用。一方面,企业在云南民族体育规划建设上,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聚焦乡村民族体育文化符号,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实施特色和内涵建设,实现村民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力度,加大对公共文化民族体育服务投入力度,主动接纳和吸收村民到企业就业。

3.3.2培养村民全面发展能力,激发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内生动力

所谓村民的全面发展能力,就是指村民的道德、智力、体力、才能等方面得到整体提升。一方面,村民主动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中来,既增加了家庭收入,提升了生活品质,又提升了村民的综合素质能力,进一步增强村民对本民族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村民的全面发展是云南民族传统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村民的全面发展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促进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全面提升,从而形成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利益共同体。

作者:张海军 单位: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管理中心